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余额宝、P2P、众筹等多种互联网理财方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凭借其高收益、低门槛和高流动性等特征迅速获得大众青睐,给传统的银行理财业务带来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一些机遇。银行理财应当顺势而为,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尽快转型,从而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更广阔的人群。 互联网行业最活跃的群体是年轻一代,一般来说,年轻一代的财富积累有限。银行理财首先不妨考虑在认购起点上慢慢降低。目前不少互联网理财产品都是1元起投,而银行理财最低的认购起点分别是:低风险产品5万元,中风险和偏高风险产品10万元,高风险20万元。银行理财的起点是公募资金的50倍,高风险银行理财门槛是公募基金的200倍。相当一部分在互联网活跃的客户群体,目前都不在银行理财的服务范围之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包括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银行理财可以考虑对一些比较低风险的产品,通过互联网完成风险测评和首次认购,并可将其作为一个与客户交流的渠道。理财产品的个性化也是银行理财发展的方向。很多高端的银行客户群体,考虑更多的是服务、流动性和风险。通过互联网即可进行沟通乃至达成交易,这对银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非常重要。 银行理财应主动拥抱“大数据时代”。银行所面临的竞争不仅仅来自于同行业内部,外部的挑战也日益严峻。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企业在产品创新能力、市场敏感度和大数据处理经验等方面都拥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说,谁拥有数据,谁就会拥有未来。驾驭大数据的能力已被证实为行业领军者的核心竞争力。银行理财应该着眼于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对海量数据持续实时进行处理,为客户服务质量改善、经营效率提升、服务模式创新提供支撑,以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银行理财未来还可尝试跟互联网金融平台第三方公司合作,比如B2B、B2C、C2B模式,由客户定制,再由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模式都可以尝试。 互联网金融给银行理财带来多元化、开放性的思维。银行理财业务应站在更加开放的平台拥抱互联网,寻求更多合作机会。(李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