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正解(十六)

 sl1953 2015-09-24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正解)
心性虚寂达到极至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的能保持动静一如;世界万物的产生,存在,观其产生,存在的原因,与人的虚寂的心性一样,虚寂真正的内涵是道体,道体就是生命的本源,明白了道体虚寂是生命的本源,就自然明白了道是永恒不变的,明白了道体永恒不变,就自然明白了生命的至理,明白了生命至理,就能把握生命自如了;而没有明白生命至理的人,做事情往往是错误的,颠倒的;得道的人,是能包容一切的,能包容一切,就一定是公平无私的,公平无私是行天下而无差的,这样公平无私的心性就是道的本源,所以说,真正得道的人,明了道之性,是不受任何患祸影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