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树套种猕猴桃 在舟山镇大路任村任振韶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里,猕猴桃树已经结满果子,十分诱人。与其它种植基地不同的是,这里给猕猴桃搭藤的架子是人字状的,而且每隔一个人字架就种着一颗柿子树。种植户任振韶告诉记者,人字架代替平顶架,猕猴桃的爬藤面积大大增加,受光面积也更加均匀,套种的猕猴桃较普通的猕猴桃产量提高一倍左右。 种植户任振韶说:“套种的对太阳防晒方面还是比较好的,凡是树长得比较茂的地方,猕猴桃的瓜果比较好。因为柿子结果需要5年左右,猕猴桃第三年开始有产量,现在刚刚出现效益,预计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利用人字架虽然使猕猴桃爬藤面积增大,但是猕猴桃是喜阴水果,人字架的一大缺陷就是延长了光照时间,为此,任振韶采用了猕猴桃套种柿子的方式,让喜阳的柿子树为猕猴桃遮阳,既保护了猕猴桃,也提高了亩产收益。柿子是深根系的,猕猴桃是浅根系的,所以是相辅相成的作用。 桂花树下套种出金罐子 绿化树套种葛根=收入高、效益高。桂花树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常与建筑物,山、石机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旧式庭园常用对植,古称“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有一定的抗性,也是一种绿化的好花木。但其前期种植投资大、周期长、投入时间很久、见效慢。近几年,桂花树市场价格浮动较大,怎样才能在无形的市场风险下短期带来效益,临桂县会仙镇寺山村委农民通过经验证明:采取在桂花树下套种粉葛种出了金罐子。 近两年粉葛收购价格一直稳定在3-6元每斤,葛根亩收入达1万元以上。粉葛每年开春种下,当年收获。会仙镇寺山村委农民将桂花树下套种葛根,长短结合、以短养长、降低了市场风险,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创造了短期效益,而且还能起到保水,增加肥效、提高桂花树成活率的作用。每年葛藤、葛叶腐烂后,增加肥效、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每年采挖,还能疏松土壤。会仙镇寺山村委农民桂花树下套种出了金罐子。,在一排排整齐的油桃树下,还套种了紫荆花等中药材。“由于林下阳光不能直射,有效光照大部分已被果树吸收,所以在果树下可以套种一些耐寒、耐凉植物。”随行的汤阴县伏道镇机关干部孟庆龙看出笔者疑惑,一边走一边介绍,紫荆花、半夏等中药材喜阴、耐寒,果树树冠的遮阳、保湿功能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通过科学套种,不仅有利于果树的生长,还能提高果园的综合效益。旁边的李海兵给笔者算了一笔账:“80亩油桃树亩产2500公斤左右,已直接与大型超市实现了订单销售,每亩效益在1万元以上。套种的25000棵紫荆花明年上市后,每株可以卖80元左右,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据悉,近年,汤阴县农林部门积极向林果大户推广果园套种栽培模式,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多途径增加经济效益,让种植户从中获益,通过科学套种实现增收致富。 为增加收入,农民也在幼树地里套种小麦、大豆等低矮作物,但套种这些传统的作物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收割麻烦且易损坏果树。为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中国辣椒之乡—河北省鸡泽县农技推广中心成功推广了在幼树地里套种辣椒,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今年秋天,笔者在鸡泽县城东农田看到,一至三四年的幼果树枝繁叶茂,果树行间套种的辣椒挂满枝头。村民张老汉正忙着采摘红辣椒,他告诉笔者:今年他在自己的5亩多果树行间全部套种了羊角红一号等辣椒优良品种,果树有开始挂果的,也有当年新栽的。一两年的幼小果树对辣椒的产量几乎影响不大,且在果树地里套种的辣椒比单种的辣椒品质还要好。他指着油桃树说,这一亩半地的油桃第一年坐果,夏天卖了5000多元,仅辣椒也卖了五六千元。在鸡泽县,今年和张老汉一样,在幼树行间选择套种辣椒的非常普遍。据了解,今年该县引导农民在葡萄、苹果、桃树、金银花等经济林间及绿化带套种辣椒千余亩,预计每亩比套种传统的小麦、大豆可增收2000元以上。 浙江茶树套种香氛植物 每亩茶叶增收1万元 今天,在浙江绿野仙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林精品园的茶树与薰衣草、迷迭香等香氛植物套种示范区内,两名工人正在除草。椐了解,这样的套种模式不仅增加了60%的单位土地利用率,而且经济作物和香氛植物的驱虫效果提升茶叶质量和20%的产量,香氛植物本身经深加工也可以产生每亩5000多元的经济效益,综合下来,每亩茶叶大约可增收1万元。 茶果套种,谢天今津津乐道:“茶树喜阴,茶树旁种上果树有利于茶树生长,适度种植果树也能带来收入。我们种植的主要是桃树和李子树,最受市场欢迎的是元黄李,还有金花李、沙李、黄金李、翠红李等。实施套种后,茶树亩产值5000多元,果树亩产值3000多元,而且果树种植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梨树、茶树套种效益高 唐县果农苹果幼树套种大葱 实现收入“双保险” 中新河北网保定8月12日电 连日来,保定唐县齐家佐乡北洪城村赵江文正在苹果园里忙乎着,他将幼树行间实行大葱套种,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不妨碍幼树生长,使苹果幼园由“零收入”变成了“双保险”。 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赵江文通过土地流转,整合荒山荒地资源,建立了总规模近200亩现代苹果基地。现如今,由于管理技术到位,果树长势良好。 赵江文称,苹果树周期长,栽种后几年时间都没有收成。为破解果树挂果前“零收入”难题,他多方咨询请教,尝试在幼树间套种部分大葱。目前,按每斤3毛批发,还卖了8万多元,光这一项差不多就够一年的地租了。 赵江文初尝到了套种甜头,今年把幼龄苹果园全部套种了花生和大葱。 柑橘林下套种药材助增收 来源:本站 编辑人:江口镇 编辑日期:2012-07-30 本网讯(通讯员:陈泳州)近日,上元村返乡农民工李昌利在柑橘树下种50亩药材,有元胡、高胡、太子参、地丁等。柑橘林下的药材会怎样,柑橘生长不会受到影响吗? 李昌利告诉笔者,他在外务工就是帮人在果园帮种植药材,现在回家想自己来尝试一下。在柑橘林下套种药材不但不会影响果树生长,而且还会收到双赢的效果。一些喜阴的药材,在大田里种植效果并不好,比如,中药材元胡和柑橘套种是最合适的,柑橘为元胡遮挡阳光,树荫下的元胡产量明显要高些,同时,元胡能散发特殊的气味,可以驱赶甚至杀死部分害虫,减少柑橘病虫害。此外,在柑橘林下套种药材提高了土地使用率,提高了药材收成。他这50亩药材如果收成好,可年收入近10万元。 李昌利还将注册药材专业合作社,远景规划600亩药材种植基地,带领当地农户共同增收。 探索新途径、拓展柑橘园套种茶叶新模式 好茶网讯:大港头镇现有柑橘园3400多亩。近年来,柑橘价格低落,桔农无利可图,橘园失管、荒芜情况严重。对此,大港头农技站农技人员积极探索橘园套种茶叶新模式的做法,提升橘园利用率,帮助橘农致富。因橘树、茶树都是多年生植物,橘树高大,人工栽培的茶树较矮小;且茶树的老祖宗就生长在枯树林中,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橘树、茶树可以共生一地并进行套种。大港头镇于2007年北埠等村进行多点试验,又通过2011年至2013年的三年套种研究,摸索出橘园套种茶叶这一新模式: (1)经济效益提升显著,单一种植亩收益桔园2500-3500元,茶叶4700-6500元,而套种模式一般亩收益可达7800多元(其中柑橘2800元左右,茶叶5000多元),高的甚至可达1万多元; (2)提高了肥料和光能利用率。橘树为深根系植物,能吸收土壤中茶树吸收不到的养分;茶树、橘树是呈“两层楼”的间体生长,能更多地利用光能; (3)能进一步培肥土壤。橘树、茶树落叶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蓄水、蓄肥能力,则又为茶叶、柑橘的持续增产提质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4)炎夏,橘树能为茶树遮荫,减弱强光直射,降低园地水分蒸发,起到抗旱作用,冬天又能为茶树防寒风袭击,抑制霜冻,起到保暖工效,促进春茶提早开采。据2014年调查,套种茶园比露天茶园提早3-4天采摘春芽;(5)橘树花香四溢,绿叶茵茵,能吸引蜜蜂、飞鸟来桔园采蜜、食虫,形成以虫治虫的生物链,减少了病虫危害管理成本。可见,橘园套种茶叶这一新种植模式值得推广。目前大港头镇全镇有86%的橘园和其它果园开始套种无性系茶树,效益显著。 水果木瓜喜获丰收 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几天,景洪市普文镇城子村委会曼么老寨村小组的岩腊和家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忙着采摘成熟了木瓜,今年他家的木瓜又喜获丰收。 在这一片50亩的木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木瓜树都不太高,但是每一棵树上都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据了解,木瓜不分季节,随时成熟,随时采摘,一年可为当地农民带来几十万元的收入。 木瓜基地主人岩腊告诉记者,他种植的这些木瓜苗都是从海南引进过来的。由于种出的木瓜具有无公害、瓜果肉厚实、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等特点,所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他的木瓜主要供给景洪城区的超市和水果店,也销往昆明、玉溪、海南等,销路不错。木瓜平均每颗树1年收果在5、60公斤左右,一年一亩的产量8到12吨, 50多亩一年可产500吨以上。按目前市场价的批发价格,一亩可获纯利润一万一至一万五。而要是赶上木瓜上市高峰期,更是供不应求,通过发展水果木瓜特色产业岩腊走上了致富道路。 湖北安陆:种植木瓜 富裕农家湖北网台讯(安陆台:秦清梅 赵光彩) 秋高气爽,安陆市孛畈镇三里村林农邓世清的木瓜树上挂满木瓜,在阳光的照耀下,硕大的木瓜相继成熟,成为林农们致富的又一法宝。 [邓世清同期声:一般是药厂一直到我们这里来回收,我们果不愁销,果在我们当地的话,果供不应求。] 酸木瓜具有顺气、养颜等功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邓世清的木瓜园里,200多亩生长才3年的木瓜树,每年带来经济效益达5万多元。 [邓世清同期声:像这个树的话,每年可以达到50至100块钱的价值,就是这棵小树,因为,有果子的话,不让它结蛮多,只让给它结10多个,像这样,在我们这里卖18钱一斤。] 孛畈镇山林资源丰富,早在80年代,村里就有国家三类稀有树种酸木瓜。由于保护不力,近年来,这一树种逐渐消失。2003年,村民们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铁脚梨木瓜”和“酸木瓜”进行自主培育,并迅速扩大种植。 [孛畈林业站站长黄国涛同期声:03年第一年就培育出来了,04年木瓜就生起来了,05年就有两年,移栽,后来,周围的农民听说有木瓜,就过来买。] 仅3年时间,三里村发展木瓜种植户达20多户,不少农户的木瓜已经进入挂果期,每年创造经济价值达40多万元。由于掌握了苗木培育技术,不少外地客商前来洽谈购树,仅出售木瓜苗木创造经济价值就达100多万元。 [邓世清同期声:树原本是国家级树种,第一在原先这个树种蛮少,现在经我们培育加工,对社会供不应求。现在这种果树,被浙江老板、江苏老板,甚至湖南、四川的老板们的收走了。] 到明年,孛畈镇将形成万亩的酸木瓜的特色经济林规模,该镇结合打造生态观光游的目标,引导村民开岗种树,让木瓜林与当地的大洪山余脉、十里杜鹃、龙王水库形成生态观光园。 [孛畈林业站站长黄国涛同期声:我们申报立项,建立5000亩的木瓜苗木生产基地,填补安陆没有特色水果市场的空白,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现在山东、河南、陕西、安徽、江苏、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都有栽培。 温度适宜,雨水充足,光照恰当的地方适宜种植木瓜 郧阳木瓜 2010年7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10年第70号公告,批准对郧阳木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郧阳木瓜是产于郧阳区的一种地方光皮木瓜,俗称榠楂,果实为椭圆形、暗黄色、木质,味道芳香,果柄短,果皮干燥后仍光滑不皱缩,故又称为光皮木瓜。郧阳木瓜含有十七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方所产木瓜。郧阳木瓜中总皂甙、齐墩果酸、总黄酮含量均高于皱皮木瓜,药用价值极高。 郧阳木瓜历史悠久。郧阳木瓜的身影常出现于历史文献中。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的《郧阳府志》和清朝康熙年间的《郧阳府志》,都对郧阳木瓜的具体产地和医药功效作了详细记载。 郧阳区四季分明,木瓜成长期内光照充足、热量适宜、雨量适中,非常适合木瓜生长。郧阳木瓜是郧阳区的乡土树种,其品质在全国木瓜种类中属上品。在郧阳区五峰乡双庙村有一棵生长了700多年的木瓜树,至今枝叶茂盛,硕果累累。郧阳区白桑关镇、南化塘镇也有百年以上的木瓜树,至今长势良好。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当地群众对木瓜树的种植、管理、果实的加工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郧阳区五峰乡就种植木瓜树2500多亩,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2004年7月,山东省济南果品研究院冯建荣研究员考察五峰乡木瓜产业后说:“木瓜是中国的特产,栽培历史有3000多年,全国最大的木瓜生产基地是郧阳区。”木瓜树根系发达,耐干旱,寿命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具有很好的固土保水能力,是郧阳区生态经济兼用型优良树种。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的实施,使郧阳木瓜产业得到了突破性发展。到目前为止,郧阳木瓜树种植面积达1.3万公顷,覆盖全区20个乡镇 (场),涉及农民近10万人,年产木瓜两万多吨。郧阳木瓜的生产、销售、加工、科研已得到全面发展,一个以木瓜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特别是湖北梨花村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十堰渝川食品有限公司、湖北耀荣木瓜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十堰市武当山珍有限公司、十堰俊发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率先对郧阳木瓜进行了深度开发、加工、销售。先后研发出木瓜酒、木瓜醋、木瓜汁饮料、木瓜果脯、木瓜素胶囊等多种食、药系列产品,已形成年产木瓜干5000吨、木瓜酒1000吨、木瓜醋300吨、木瓜素胶囊2亿粒的产业规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