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与中秋的故事,是吃着月饼想着谁

 真友书屋 2015-09-24

祝星 陈粒 - 如也

记得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在中秋节那天父母会置办上丰富的饭菜,还会到镇上糕点铺买上几盒肉饼。晚饭过后,一家人围坐在小院子吹吹风,看看月色,其乐融融。然后再搭配浓茶,一口饼,一口茶,胃口特别好。

来上两个鲜肉月饼配一杯浓茶笃定是最幸福的事,吃时,舍不得漏了的酥皮,用手抹进嘴里,“咵呲”一下才最是满足!爸妈总是把肉饼留给我和妹妹吃,笑说自己都不爱吃这些甜腻的东西。

美丽的月色,意犹未尽的鲜肉饼,还有父母满满的爱,这一幕温暖了我整个童年。 现在自己在外也成家立业了,把父母接过来住。公司会发中秋节月饼卷,朋友也会送上各种口味的月饼。

但是爸妈都说不爱吃,说还是家乡月饼最好吃。想起了父母的这良苦用心,故乡地僻,需得明月入胃。 出门在外的朋友多找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我们小时候总是向父母索取,却很少说感谢。直到长大才懂得,他们竭尽了所有来疼爱孩子,当守护我们的父母逐渐变得苍老。后知后觉的我们,何时可以学会反哺,就像父母毫不花哨的关爱,这是归家才能尝到的味道。

by linsl

去年中秋的晚上,我拎着一套月饼礼盒去女朋友家送去,她接过礼盒问我是不是上楼 ,我期期艾艾了半天都没有敢上楼见见她的父母,她还取笑我胆子太小 ^_^

然后陪我在湖边散步,我不记得走了几圈不记得说了什么,只记得月光掩映下佳人笑靥如花,和微凉晚风吹来她头发的香气。

by 晓渡笙歌

对中秋节的记忆,是小时妈妈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什么广寒宫、嫦娥、玉兔,各种传说堆积起了我对中秋节的印象。记忆中那时候的中秋节还是中秋节,还没有变为现在的“月饼节”。

那时候亲戚间走动得比现在频繁多了,中秋节一大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吃着不太精致的油纸包裹的月饼,感受到的全是满满的亲情。作为一个80后,有记忆的时候,是90年代初,那时候物质还远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每到快接近中秋节的时候,都会期待父母赶紧把月饼尽快买回家。

记得有一年,大概是92、93年的样子,家里经济不是特别好,一直到了中秋节的时候家里都没有一块月饼。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吃着月饼,脸色满足的样子,心里很不舒服,便吵着父母买月饼。那时候,家里大人总说中秋节还没到,到了才能吃。 其实长大了我才知道,那时候市场经济还没有现在这种规模,基本处于初级阶段,一条街也基本就只有1家卖月饼,基本垄断了月饼市场,中秋节前价格一直坚挺,居高不下。

哪是不到中秋节不能吃啊,其实就是等降价。终于在中秋节的晚上,那家卖月饼的小店开始清理存货,降价销售了,我也在中秋节吃上了月饼。第2天那家店的月饼价格降得更厉害了,父母又给我买了一点,我满足地咬着月饼,现在回忆起来,感觉把之前看邻居家的嫉妒劲儿全使在牙上了。

by i'm多肉植物

有合法假期身份之前的中秋记忆大概也只剩下各种甜腻月饼和十六更圆的月亮了。但比起这些,一年比一年更难聚齐的亲人要更加珍贵的多,从小时候就算不放假也会一大家子围坐一起吃喝赏月的情景到现在独自一人异乡漂泊,深夜里谈情总是要比谈成还让人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去年的中秋举杯对空席,今年的中秋若是对着一轮满月也是不负良辰美景。

by 别叫我札克。

小时候,每到中秋佳节,虽然家里也买市场上的月饼,但母亲总是会“蒸”月饼,母亲说她小时候就是这样过中秋的。所谓“蒸”月饼,其实就是和做馒头的面,在分好的一个一个的面团里放上芝麻和红糖,再压扁,完了还要用瓶盖在每个月饼上盖满小圆圈,这些小圆圈要是连在一起的。

这对于当时年幼的我充满新鲜感,所以我总是抢着盖圆圈。最后把这些月饼上锅蒸熟即可。蒸熟后的月饼热气腾腾,上面的圆圈印还清晰可见,掰开一小口,吹吹,迫不及待的放入嘴里,那个芝麻和红糖所带来的香甜充盈齿间晚饭家人坐在院子里吃饭。

我吃着月饼,也会抬头看看当时的月亮,小小的我还会想嫦娥在干嘛呢,她会不会很孤单,吃不到这么好吃的月饼简直是遗憾呢。

现在,长大的我喜爱美食,中秋之时,虽然母亲还是会继续她的传统蒸月饼,但我也会给餐桌上添一道亮色,比如冰皮月饼,各种馅的月饼,看着家人吃的开心,我也挺满足的。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了,但偶尔停下来做做美食,陪陪家人,赏赏皓月,也是一种圆满。

by 1184

中秋节离家。 高考前她曾经答应如果我们俩个全都考上武大就在一起。然后我发挥失常(本来就希望渺茫……),最后我被湖北另一所大学录取。如今她的学校和我的学校相距1177km。

她在家乡,我考入湖北另一所大学。中秋节当天安排在武汉。中秋节独自一人在外还是第一次。而且是在离家千里的湖北。但心里不是酸楚,因为我在我梦想的地方。

当错过第一次机会的时候,便绝不会错过第二次。我想在四年后考研堂堂正正的来到武汉。或许她不会来,但我一定会在武汉,告诉她:我答应你的,我做到了。

中秋那天,我想把武大仔细走一圈,拍许多照片,寄一张明信片背面想写上:有时尺素频相寄,不负西来锦鲤波。

小时候的中秋,依稀记得父母摆上一个方形桌子,还得是照的到月光的地方,这桌子不必大,能容下几盘月饼,几碗水即可。再贡上香炉,对着圆月,待香燃尽,长辈总是把碗里的水给我们这些小孩喝,他们认为这是经过神明祝福过的。每每念及,必定心向往之。只可惜,如今再也无法安然赏月,只因物是人非。

by Hope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中秋节我提前了好多天准备,准备各种道具想着自制灯笼,拎着它和朋友们绕着院子到处玩耍。结果遗憾的是,我的自制手工并不成功,别人都有漂亮的灯笼就我没有,我难过的连门都不想出了。

好在我妈她出了一个点子,她建议我用空着的月饼铁盒,在里面点上蜡烛,放着月饼带上刀叉,端着它和朋友们一起坐在院子里的草坪上享受这凉爽初秋夜晚的一次愉快的草坪夜宴。在这之后这样的聚会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朋友们也各奔东西,有的成家立业有的离家求学,他们可能早已忘记这样小小的聚会,但是他们每当中秋月圆之时或许还能想起我们曾经拥有的最好的友谊。

by 甜酒汤圆

我与中秋的故事,打下这几个字突然想起了很多自己以为早已忘却的事情,然后停了半个小时开始陷入回忆。

其实不过中秋已经有好些年了,这几年一个人在外工作,有点像是无根的浮萍,所以类似端午中秋这样的节日便刻意得避开了。

端午燥热起来倒也就罢了,唯独这中秋,中秋在我们老家算是一个隆重的节日,各式各样的月饼糕点祭祀用品,跟过年一样能回去的儿女们在这一天都会回趟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聊聊天。

过往在家的那些个中秋,总是有母亲大人准备好一杯热腾腾的普洱来去去月饼的甜腻,总是我乐此不疲得消耗掉家中所有的月饼然后意犹未尽得期待着来年。我觉着在我心中,这个节日更像是一种仪式。而现在一人在外,在这个伴着秋风而来的节日里却只是倍感萧瑟。哪怕能买到最好的那个月饼,中秋却再也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氤氲着普洱香气跟月饼甜气的温暖的节日了。

by myhom

到异地读书之后,中秋时候的大事妥妥的变成了回家。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坐在家里吃着妈妈自己烤的月饼,和家人一起看看月亮,再看看中秋晚会,才算圆满。对了,今年大四,课变少了,中秋可以提前回家,老妈还说今年的月饼让我来烤。我先静静。ps希望能成功,好吃点儿(深夜君说:结果如何?)

by 秃秃

家乡的中秋节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隆重,热闹,家乡的习俗中秋是要拜月亮的。晚上吃过晚饭,整条巷子的人都会把家里的桌子拿出来拼在一起,放上贡品拜月娘,贡品除了纸钱,月饼,水果,最特殊的是小孩子要拿文具,祈求用了之后学习很厉害;女人要拿化妆品出来拜月娘,祈求用了之后漂漂亮亮。

中秋拜月娘的香都是有一个小小的装置,按下开关就是音乐,大人们做在一起喝功夫茶,赏月,吃月饼。小孩子坐不住咯,这里看看、那里串串,伴随这香烛的音乐声,孩子的嘻笑声,大人的讨论声,大街上的鞭炮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中秋。

说是我与中秋的故事,不如说是我想家了,五年前出来读大学起,再也没在家里过中秋,满满的乡情让异地游子的心空落落的,幸好今年有机会能中秋连国庆回家,心里窃喜,家乡的人,家乡的功夫茶,家乡的中秋节,我来了。

by 向阳花

外公在世的时候,在扬州老家的姨妈都会托亲戚带一小袋湖菱来广州,仅白水一煮,也让我们在异乡吃到家乡的味道。那时我还小,外公把外壳一咬,吃了里面的肉,把壳拼回完好的形状,再拿空壳逗我,在我快哭的时候,拿出一小角月饼再哄我笑,我一哭一笑,惹得家人哄堂大笑,大家在笑声与唠嗑中过完中秋,再聚首,就是来年的春节了。

by 撑撑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