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不是完全对立的

 小新绘本馆 2015-09-25

  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中谈及从“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对立”的问题时,曾这样提醒我们:“一种以标榜自有观念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也可能变成像它所曾经反对的传统教育那样无端,这种说法并不过分。任何理论和实践,如不以批判性地检验自身的根本原则为基础,那就是武断的。”今天,当我们审视一波又一波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时候,很有必要重温杜威当年的这番言辞。我们不妨看看当下推出来的一个又一个模式,一套有一套理论,又多少不是用“非此即彼”的公式来标榜自己的。

  

  我们不妨看看时下出现的这样那样的流派与门派,有多少在标榜自己理论与模式的先进前卫的同时,在审视自己的主张与作为中出现的问题与偏差的,有多少不是以为自己真理在握而口出狂言的,动辄给别人的教育打零分,动辄给某教育冠以奇迹与第一的头衔,动辄自称自己所做的代表了中国教育等等,其实所缺的正是“批判性地检验自身的根本原则”。“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告诉我们“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的经验中采纳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也就是说任何变革都不可以割断已有的经验。

  其实稍有常识的就应该清楚,无论哪个时期,哪个国度。所谓新教育与教育改革,无不都是出于对传统教育的不满而生发的,既然不满就要有反思有批判,反思和批判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甑别遴选与建设的过程。既然如此,所谓的新教育就不可能是推倒历史另起炉灶的,而是在原有的历史与经验中改善与完善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任何变革将传统和历史说得一无是处其实就是历史的虚无主义的表现,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要剖析传统教育的弊端,进而寻找改变的可能与路径。

  所以运动式的教改是可怕的。这一点杜威早年也已经看到“一种新的运动往往有一种危险,即当它抛弃它将取而代之的一些目标和方法时,它可能只是消极地而不是积极地、建设性地提出它的原则。因此,在实践中,它是从被它抛弃的东西里获取解决问题的启示,而不是建设性地发展自己的哲学,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比如时下我们热衷的所谓“高效课堂建设”“四人(或者更多)学习小组建设”。细想一下,这些以效率为目标的所谓的改革,不正是我们原本想要舍弃的教育哲学吗?

  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审视一下,当下热闹的高效课堂,就会发现就是那班人痛斥的传统课堂。因为它的指向就是容量,效率;评价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回顾一下,哪热闹的“高效课堂”不是用中高考数据来佐其高效的?当下教育的尴尬其实就在这里:一群无视基本逻辑的人,在教师中呼风唤雨,他们看到的正是我们这些教师的急功近利,是我们心甘情愿地将他们奉如神明。无哲学基础的教改就是这样热闹起来的,因为许多时候,我们要的就是热闹,因为需要热热闹闹,就需要有那些动听的言辞来为现存的实践作辩解,也就容不得人们的质疑和批判,更不要说“批判性地检验自身”的原则了。

  然而,当我们认识到“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的时候,我们或许就会深刻认识到批判与反思的意义和价值了。因为每种经验是“全不受愿望或意图的影响”的,每种经验“都是在未来的种种经验中获取生命力”的,同时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还是从现时的经验中悬着后来的经验丰满其具有创造性的生活经验的。也就是说,教育说到底就是帮助生命个体丰富生命体验,涵养生命内涵的经验过程。这个过程有起伏,有扬弃,更有波澜,绝不是一成不变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变革是一个缓慢而艰苦的过程,这过程中有争议,有彷徨,有批判,有反思,甚至是不是的会有停滞和回潮,这一切原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千百年来教育就是这样在传统与变革中行走过来来的,为什么我们就容不得对“变革”的质疑质疑呢。

  所以杜威说:“根本的问题并不在于新教育和旧教育的对比,也不在于进步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对立,而在于究竟什么东西才有资格配得上教育这一名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