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华夏民族永恒的记忆

 晨A 2015-09-25

端午节,华夏民族永恒的记忆

 

(廖时权)

 

粽叶飘香,艾枝插堂。

又近端午,一名披发行吟者的苍凉声音,又一次跨越近2300年的时空渐闻渐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一具肉体的毅然自沉,造就了历史长河中一座永难淹没的精神岛屿;一位《楚辞》精魂的集大成者,透过千年传承的光亮和爱国情怀,竖起了一座永难磨灭的历史丰碑。

 
 
  端午节,如果记忆仅仅停留在插菖蒲、喝雄黄、赛龙舟、吃粽子这些事情上,是远远不够的。多姿多彩的民俗构成了端午节的丰富内容,但它最深邃的内涵,应该是那种包含着爱国主义情怀和奋勇拼搏精神的传统文化的积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对于端午节的来历,最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的一生是短暂的,从史学家的眼中看,也许因为他没有建立什么丰功伟绩,远不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如果以成败论英雄,他甚至是一个事业失败的人。

 

   我们当然不能苛求屈原。因为他寄托的是一种情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如果生是另一种死,那么死就是另一种生。屈原在不该死的时候死了,但他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却得到了永生。唐代诗人殷尧藩在《端午日》一诗中说: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千载招魂悲楚仕,万人抚卷叹离骚。我们感叹当初屈原的悲壮,也庆幸今朝祖国的富强。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屈原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走出了“小我”。他是歌唱这个民族、土地和国家的诗人。表达爱国情怀的诗更能感动千百年来的无数中国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等,都表达了同样的感情,所以被历史铭刻。 

屈原的美政理想中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在屈原的著作里,人民的疾苦,一直是他念念不忘的主题。譬如,屈原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反复讲到的问题。哀民生之多艰相观民之计极(《离骚》),览民尤以自镇(《九章》)。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他一心向民,建议不分贵贱,选用贤能来治理国家,修明法度,严格按法度办事。在封建社会里,这些提议无疑得罪了权贵,权贵们为保自身利益,处处打击屈原,使之遭到奸佞的排挤,最终被流放到汨罗江边,郁郁不得志,报国无门,投江而亡。可以说,屈原之死,不仅仅是因为国家的破灭,也是因为其民本理想的破灭。

   自汉朝以来,各地端午纪念的历史人物不尽相同,楚地纪念屈原,越地纪念勾践、曹娥,吴地纪念伍子胥等,他们都有地方传说作为依据,也就是地方文化情感需要有这些先贤作为投射对象。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广大中国人最终选择了屈原,屈原由地方先贤上升为祖国先贤,甚至是世界名人,屈原成为端午节期间被祭祀的重要的爱乡爱国人物。中国历史上历经分裂与战乱,中国人民多灾多难,中国需要屈原这样的忠臣,正是有了屈原这样的民族忠臣,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不倒。屈原在端午祭祀中的脱颖而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选择,忧国忧民的人道情怀、忠诚故国的高尚品质、纯美无瑕的人格魅力,让屈原光耀千载。 

端午节眷念家国、激扬精神的信念,无不显示着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人文核心价值,那些从历史的风雨烟尘中,穿行而来的情真、情义与情怀,已然渗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可以说,端午节,不但是中国人缅怀民族文化挥之不去的情结,也几乎成为东方民俗文化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 

事实上,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无论你走到哪里,过自己民族的节日都会让你找到自己的 

重新记忆端午节,能够再一次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凝聚我们的爱国力量,让它成为一个别人抢不走、夺不去的民族节日,并且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