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是一年中秋月

 红瓦屋图书馆 2015-09-25
又是一年中秋月

    景俊美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 又是碧空万里、金秋送爽的时节,今年的中秋节已近在眼前。

    比之其他传统节日,中秋节在我国正式形成相对较晚,属于“后来者”。但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与当时的“元旦”即今天的春节齐名,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样的改变基于多重因素,其中中秋之夜“月亮”的“圆”与人们对“团圆”的企盼暗合,成为诗意中国人爱月、敬月、祭月和赏月的内核。

    历史上,中秋节又名月节、月夕、拜月节、赏月节等。顾名思义,无论从哪个角度,中秋节与月亮都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追溯中秋节的起源,也可窥探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源于先民敬畏自然而生成的生命信仰。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中国古人将太阳与月亮视为世界的两极,分别是“阴”与“阳”的代表。月之盈亏轮回,对古人来说既神秘又亲切,一方面形成了月亮崇拜,一方面得出了朔望月的规律,这是古人的高明之处。前者延续了对“月”的信仰意义,后者衍化出一年四季的观念。两者并行不悖,铸成中华文明的文化传统。

    大自然之妙在于独特,人文传统却关乎积淀。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农事、历法、天文紧密相连,而节日得以久传与广布,则与神话传说有关。中秋节作为节日之所以美丽,就是因为月神嫦娥、玉兔捣药、唐明皇游月宫、丑女无盐拜月等故事传说的流布与浇灌,进而影响到人们对中秋的想象与期待。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版本也很多,其中最为流行的版本是战国时的古书《归藏》所记载的:“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古书常常微言大义,故事主体是吞药奔月,至于为什么吞药,奔月之后又如何,则留下很多想象空间。后世之人,多从善良与正义的角度体恤嫦娥的苦楚,尽管也有关于“偷吃”的版本,但整体的文化期待则是希望变人为神的嫦娥作为月精可以促成人间的团圆之美以及对幸福、美貌的成全。丑女无盐的故事便是对这一传说的再次补充与重新演绎。

    关于月有玉兔的传说,异文之众可达六七种,经典说法有三:一是兔子为救人主动牺牲,二是兔子生怜悯恒伴嫦娥,三是兔子(后羿所变)为爱情无怨无悔。三个故事版本,看似没有任何联系,实际上贯穿一条主线,即善有善报的道德评价与人之共有的良善认可。

    作为众多节日形态中的一种,中秋节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一起,共同构成中国农耕文化的节日链条,是先民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文化创造。早期的节日源起,以“神圣性”为主,与崇拜和祭祀有关。随着俗民社会的渐趋发达,中秋赏月、玩月主题日渐突出,即使有“拜”的成分,也主要由社会的“弱势群体”女性担当,故而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宋人吴自牧在其《梦粱录》中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这是中秋走进平常人家的历史见证,明清时期更加盛行。明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有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汉族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地方志中,关于中秋“团圆”的记载更是举不胜举。清乾隆年间,《口北三厅志》如是云:“十五为中秋节,人家制月饼,取团圆之义。”至此,“团圆”成为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之一。夫妻团圆、亲人团聚,既是一种情感认同,又是一种生活愿景。直到今天,象征团圆的月饼依然是民众过节的重要载体,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企盼。

    今年中秋节前夕,笔者在宁夏吴忠调研,发现在节日研究者普遍认为并不过中秋的回民那里,节日的元素已经被吸收到他们的生活节奏之中。他们也许不自称在过中秋,但是月饼会吃,家庭会举行聚会,甚至连塞上江南的收获之季比如对葡萄、瓜果、菜蔬的采摘,都会迎合节日的来临而充盈着生活的喜悦。

    天上月团圆,地下人团圆。作为中秋节俗的中心意旨,“团圆”所担负的不仅有诗酒添香的情话,还有连通血脉的家国情怀。所以,中秋节的团圆象征,不单停留在小家之聚上,更扩充到了大家、国家乃至天下的和美与共。从这一角度看,在所有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中,中秋节最具有与世界对接的潜力与可能,其永恒的节日魅力将为世界人民所共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