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药配合,相得益彰:谷世喆教授针药结合治病经验

 鑫黄金屋鑫 2015-09-25


小编导读

药,固合的治疗方法。针灸专家谷世喆教授在临床上注重针灸与方药灵活使用,在治疗中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谷世喆教授关于针药结合治疗有哪些独到的经验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针药结合,又可称针药并用、针药合用,是指对同一患者,针对其病症同时施以针灸和药物等治疗措施,以达到防病治病提高疗效等目的。谷教授在临诊中善于针药兼施,相机而行,合理使用针灸与药饵,形成独特的诊疗思路。现对针药结合的历史源流、结合原理、结合类型及注意事项进行简单介绍。

1.针药结合,源远流长

针药结合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提出 “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的原则。《脉经》中对于疾病的治疗,多针灸取穴与选用药物并列。李东垣在其所著《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三书中就有15处记述了针药合治。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堪称针灸全书,其中亦颇多针药并用之论述。《伤寒论》中针药并用的条文数量虽然不多,但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针药并用的特色较为鲜明,并制定了针药并用的治疗方案。我十分赞赏古代先贤张仲景、孙思邈等大家针药合用的主张。尤为推崇孙思邈《千金翼方》所说:“若针而不灸,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灸,亦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固是良医。”临症遇疑难痼疾,要以张仲景、孙思邈为标准要求自己,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将针灸的各种疗法和中药有机结合起来,当用针时用针,当用药时用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针药结合,双管齐下,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疗效。做一个知针知药,各取所长的医生。

2.针药结合的原理

《黄帝内经》云:“必齐毒药攻其中,鑱石针艾治其外。”针药结合,无外乎通过内外并治、标本兼治、脏腑经络并治、局部与整体并治等形式,以达到调和阴阳气血,疏经通络,扶正祛邪的目的。例如:皮肤病的治疗,可采用针刺局部阿是穴以通经络活气血,同时内服中药整体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则可施以中药调其脏腑,同时选用针灸疏通经络。中风病人,常用针灸以醒脑开窍、疏通经络以治其标,同时根据病人辨证的具体情况选用中药调其本,肝阳上亢者辅以天麻钩藤饮或镇肝息风汤加减,气虚阳虚者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地黄饮子加减,每收捷效。

3.针药结合的类型

(1)先针后药

①初病、急病,首先针刺,亦即“针刺导其先,汤药荡其后”。以针刺取效立竿见影,顿挫病势之猛烈。在病邪亢盛而正气不足之时,如急性胃肠炎或顽固性呃逆或神经性呕吐的病人,先针内关、中脘、足三里穴,以求得病势缓解,再予以和胃降逆中药如藿香正气散、旋覆代赭汤或丁香柿蒂汤等,调节脏腑功能,针药结合,使病势得以控制。②凡遇久病,慢性病反复不愈,常法不效时,常先针刺,然后施药。如慢性泄泻的病人,病程反复迁延不愈,先温灸中脘、足三里、天枢穴,然后再施以健运脾胃的参苓白术散或温补脾肾的四神丸等。③在针灸治疗时,虽然取得较好的即时效应,但疗效不能持续,需要药物的配合,维持疗效。先用针灸,针灸长于疏通经脉气血,取效一般较快;中药长于调和气血阴阳,取效和缓而持久。以药辅针则十二经气血通畅后而持久,以针辅药则治疗直接而迅速。针药合用,则经络脏腑能因治法的各有所长得到更好的治疗。例如治疗腰腿痛病人,往往针对病人的疼痛先用针灸,荡其邪气,继而根据疾病的特点,即腰痛往往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引起,继以中药调理善后,这样既取效迅速,又可固其根本,维持长久的疗效,防止复发。

(2)先药后针

①对于虚证患者,宜先用甘药调之再行针。《黄帝内经》曰:“气血阴阳俱不足,勿取以针,和以甘药是也。”例如:腰痛证属肾阳虚者,当先用右归丸等补肾助阳,而后再选用艾灸法温之。②若服用中药后患者出现不适反应,可以合用其他药物,更可以考虑用针灸治疗,尤其是药物过敏等都可以优先考虑使用针灸。③有些患者长期使用某类药物后,已经产生耐药,或者敏感性差,疗效匮乏,配合针灸治疗后可以提高疗效。如长期失眠病人,运用针灸可以减轻或者消除对药物的依赖。

(3)针药同用

主要针对症情比较复杂的或者多系统疾病而言的,临床应用时,或以针灸为主,或以药物为主。例如:对于中风后吞咽困难,辨证属于痰瘀内阻,上遏清窍者,往往运用中药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为主活血化瘀,涤痰开窍,同时配用百会、风池、哑门、四神聪、廉泉、上廉泉、天突、合谷、通里、足三里、丰隆、太冲等穴针刺。对于属于肝火上扰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除用中药龙胆泻肝汤合升降散以清肝泻火、息风止痛外,常常选用肝经、胆经、胃经、心经的荥穴、原穴、井穴如风池、合谷、牙痛穴、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和大陵等进行治疗,可以缩短治疗过程,获得良好的效果。

4.注意事项

①正确把握针药结合的“度”。方药和针刺的使用应当谨记“针药勿过”“用药者之戒重实重虚”“ 用针者之戒实实虚虚”。

②针灸与中药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同效相须、异效互补和反效制约三种类型。应当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合理选择运用,即宜针则针,宜药则药,针药配合,相辅相成。

③在服用方药和行针刺时,应注意不要饮酒、近色、劳累、发怒、进油腻、过饱过饥等,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治病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