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不爱了,而是真少了一份非要在一起的执着

 蜀地渔人 2015-09-25



作者:逆行飞驰,安徽合肥市瑶海区法院

作者赐稿,在此致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做文字工作时间八年了,始终记得的第一句话是“写一篇文章首先要写好的是标题。”但是,今天,这篇文章,我实在无法找到更合适的诗句去描述我对法院八年来的感情。


有些事不可说,有些事不想说,有些事不愿说。对于一个离开的人而言,你就像埋在我心底一块深深的印记,一直到我辞职并离开了快一个月才敢坐到电脑前去敲打文字述说自己心里的“有口难开”。


2007年的8月19日,刚走出校园的我被学校怯生生的领到了瑶海法院执行局实习。那时的我什么都不懂,但却在那个现在想起来很遥远很稚嫩的从前,遇到我在执行局的几位师傅。也许我是幸运的,因为我遇到的几位师傅都对我很关心,从跟着跑送达开始到学做笔录再到跟着一起去做比较危险的扣押查封传唤任务等,我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疯狂的在执行局去一点一滴的吸收法律给予我的养分。那时的我还俏皮可爱的把宋庭长喊作“宋叔叔”,对于我的大师父邹莹玖老老实实的喊“邹科长”,二师父郝勇喊作“郝法官”,三师父李明喊作“李哥”,哦对,还有我的一位好大哥施勇。你们对我的包容,让我渐渐习惯了执行局的环境,也越来越喜欢这里。


在你们身边,三个月的实习期很快就结束了。有时,我在想如果不是当时因缘际会,可能我与法院的缘分就会随着那个夏天的结束而说声再见了。但是,很高兴的是,再接到通知后,我欣喜若狂的丢下律所的工作又回到了你们这里,继续我们的师徒情分。


也许是自己运气一不小心就到了,因为一篇稿子,被当时的研究室老主任马主任看上。本来一直为了把我留下来做个聘用书记员而忙碌的宋叔叔们这下又喜又恼,喜的是马主任把我要到院长那,留下来工作的问题解决了,而恼的是,我这下就去了研究室,开始学着马主任不停的写宣传稿。好吧,初入职场的我第一次体会到离开的感觉,很难受,但好在,师父们没有抛弃我,我也只是从4楼到了10楼,时常还是可以坐电梯下来看看。


研究室的生活苦不苦?对于一个刚学法律又没怎么训练过做文字工作的人来说,苦的异常,哭的难受。马主任是个接近退休年龄的老主任,对我这样的菜鸟只用了一个办法,就是天天催着我写材料,现在想想,这样的办法虽然土了点,但对于我这种毫无基础的人来说可能确是最好的办法。在我第一篇稿子登上《人民法院报》的时候,马主任高兴的立马大声叫着要奖励我100块钱。呵呵,现在想想,这样的领导真是好玩又可爱。我一直在想,如果不是马主任这样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悉心教导我,我可能根本不会那么快的成长起来。


我在研究室的日子就是不停的写材料,写宣传、写信息、写讲话、写人大报告。通过写,与宣传部、中院、高院以及其他法院结识不少兄弟姐妹,这也成了这八年来,我不停的持续热爱这份工作的最大支撑。


2012年对我来说是个不同寻常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我来到了我们法院宣传人最神圣的殿堂——人民法院报社实习,在这里我享受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资源和平台,这种愉悦,这种享受从没有过,我兴奋着、陶冶着、欢喜着、憧憬着。


就如标题一样,不是不爱,而是少了一份非要在一起的执着。在领导、同事的呵护下和支持下,我的外宣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得到了周围同仁的认可和期待,也许如果时间就可以这样静止,那么我可能永远也无法想到离开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我开始讨厌自己现在的身份,因为没有晋升的空间,即使我得到了领导们的重视和信任,我的工资几乎八年如一日,我渐渐的开始恐惧未来有一天作为一个男人该撑起照顾老婆孩子的重任时,以现有的收入该怎么去维持;我更加渴望自己能有更大的权限,因为我太爱在法院的宣传工作,我不再愿意想只做一个执行者,我强烈的渴望能够做一个策划者,在宣传工作日益重要的大环境下去带领出一只很强的团队驰骋江湖。


其实从北京回来后,我就开始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我要考进法院,我要把法院的宣传工作做得更好,这与自己的发展无关,与职级待遇无关,只因为我深刻的热爱这份工作。13年,报考市中院,我报了价格不菲的辅导班,一切的一切准备的井井有条,却在考前一天晚上在酒店失眠,结果第二天功亏一篑;14年,准备到了末期,却因为身体不适去做了手术,躺在医院的一个月里,我又错过了一次;今年,我准备的更久更充分,但是老天似乎总在跟我开玩笑,再次只差一个名次,与法院差之毫厘。


没有人知道,在成绩公布的那天,我实在忍不住偷偷跑到卫生间痛哭了一场;没有人知道,从北京回到合肥这座小城之后,我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了多久,但总是只差一点点;没有人知道在那繁星点点的夜晚,我一瓶接着一瓶的喝着红牛,只愿能还自己的一个心想事成;没有人知道,工作了八年作为一个没有考过司考,却非常想在法院考取一个“名分”的人却几乎没有考试的机会,那种滋味有多痛苦;更没有人知道,我为了能进入体制,为把自己想做的宣传工作做得更好,我奋斗了多久;也更加不会有人知道,我把办公室当作家,为了写一篇满意的稿子,柜子里放满了方便面和零食,一直忙碌到深夜。


我是个很狂很自大的人,狂妄到什么样的程度,我心里只会佩服两种人,其中一种就是水平高出我很多很多,以至于到我可能付出百倍努力都达不到那种程度的人。所以,当有人在朋友圈、微博晒出《你看过凌晨四点的XX》后,我敢马上的回应,那你一定没有看过凌晨两点的星海大道,没有看过此时还亮着些微灯光的瑶海法院审判大楼,无论冬天还夏天的,这条路上的冷热没有人比我更清楚。


在这个岗位上的8年来,我是自豪的,就算在我十分尊敬的一位媒体老师面前,我也十分高调的说起,在我做宣传这几年,我们单位没有一篇负面报道出现在平面媒体之上。当然,这也都是媒体的兄弟姐妹给的面子,我还敢说出,我搞宣传这几年,在人民法院报的上稿数超过了我们单位在我之前的前20年数字总和。


曾经,我做过一个梦,就是梦到自己成为了法院的新闻发言人,在媒体朋友的闪光灯下,慷慨激昂的宣扬我们法院又获得了哪些荣誉,又开展了哪些活动,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我骄傲,我自豪,我自信的说出这些,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作为瑶海法院自己一手培养的“本土选手”可以成功。但回到现实面前,一个没有正式编制的法律宣传人在法院长期这样做着,不为前途考虑,不为自己考虑,不为家人考虑太过于理想,现实的情况是即使父母不求我们大富大贵,但至少我们需要有一个体面的生活。


现在,既然选择了离开,只是不愿再与理想达成权衡的妥协,更加不愿让自己反复苦痛。路在何方,我们谁也不知道,但我依旧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大不了不过打回原形,重头再来。


最后,要感谢瑶海法院的李院长、徐院长,有你们的支持才会出现这么一个我,因为你们提供了我认真、潜心做好宣传工作的一切外部条件;感谢曾经分管我的王院长、王组长,无论我犯过多大的错误,你们都会义无反顾的支持我、鼓励我;感谢马主任、方主任,无条件的信任我去做好手上的一切工作;感谢身边一起工作的同仁,你们让我相信,在一起的缘分是多么的难得,即使你们在我之前或之后也因为自己的职业理想而选择了离开。最后,还要感谢这几年因为从事宣传工作认识的各位兄弟姐妹,是你们让我明白了这份工作存在的意义。


法院是个很温暖的地方,至少瑶海法院是,这里没有所谓的尔虞我诈,更像是一栋小区居民楼,一旦走进审判大楼,在这里的都是我们的邻居,守望相助,心与心紧紧相连。所以,即使离开,我也不认为我的八年青春、汗水被埋没,因为没有这里就没有现在的我。


文章的尾声,我突然想起了一首歌的歌词:你现在唱个这样的歌,你以为我们之间还会有什么? 矫情吧,一不小心就写了快三千字,呵呵~即使再矫情,也真的难以启齿那两个字——法院,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