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肝脏

 初夏自然 2015-09-25
 
  

正常肝呈红褐色,质地柔软。其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

 
 

肝的上面隆凸称隔面,朝向前上方,与膈及腹前壁相接。隔面借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左右两部,即左叶和右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若将肝脏翻过来,会在左、右两叶之间发现另外两叶,分别是较高的肝尾叶及较低的肝方叶。肝的下面凹凸不平,称为脏面,朝向后下方,与腹腔器官相邻。

肝右叶上方与右胸膜和右肺底相邻;肝左叶上方与心脏相连,小部分与腹前壁相邻;肝右叶前部与结肠相邻,后部与右肾上腺和右肾相邻,下面中部与十二指肠上曲相邻;肝方叶下面接幽门;肝左叶下面与胃相邻。

 
 

肝的位置常随呼吸改变,通常平静呼吸时升降可达23cm,站立及吸气时稍下降,仰卧和呼气时则稍升,医生在给患者肝脏触诊检查时,常要患者作呼吸配合就是这个道理。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属正常情况。

脏面的中部有H形的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左侧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为胚胎时期的脐静脉闭锁的遗迹;右侧纵沟的前部容纳胆囊,后部紧接下腔静脉;横沟叫肝门,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肝管、淋巴管及神经等由此进入肝脏。

 
 

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 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

一、肝脏的血液循环

肝脏有2条入肝血管和1条出肝血管:入肝血管为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出肝血管是肝静脉系。肝固有动脉压力较门静脉压力高3040倍。

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这两条血管均被包绕在结缔组织鞘内,经肝门进入肝脏,以后就像树枝分叉样分布于腺泡内。由肝腺泡边缘肝小静脉(即中央静脉)汇合成较大的肝静脉分支,最后汇合成的肝静脉主干,进入下腔静脉。

 
 

⒈肝固有动脉:

肝固有动脉是来自心脏的动脉血,内含丰富的氧和营养物质,是肝脏的营养血管肝固有动脉进入肝脏后分为各级分支到小叶间动脉,其血液注入肝窦,从而将直接来自心脏的动脉血输入肝脏

肝固有动脉是肝总动脉发出胃十二指肠动脉后的直接延续,近肝门处分为左右肝动脉进入肝脏。

肝右动脉入肝前发出胆囊动脉分布于胆囊,入肝后则分支为右前叶动脉、右后叶动脉和右尾状叶动脉。

肝左叶动脉入肝后则分支为左内叶动脉、左外叶动脉和左尾状叶动脉。

肝固有动脉约40%分出肝中动脉,肝固有动脉正常占51%~75.7%;变异占21.3%~49%。

肝固有动脉还可源于肠系膜上动脉、主动脉、胃右动脉和其它内脏动脉分支。

迷走的肝左、右动脉分别为10%~14%和12%~14%。

⒉门静脉:

门静脉引消化道的静脉血,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而成,其起止端均为毛细血管,起始于胃、肠、胰、脾的毛细血管网,终端为肝血窦状隙,其将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携带入肝,是肝脏的功能血管。门静脉进入肝脏后反复分支,发出很多的微静脉,伸入肝小叶,血流汇入肝窦,从而把来自消化道含有营养的血液送至肝脏“加工”,处理其中的营养物质和毒素,除作为肝本身的代谢能源外,还合成新的物质,供给全身组织的需要。

门静脉分为左、右两支,左支较细长;右支短而粗。来自肠系膜上静脉的血大部分经门静脉右支达肝右叶;来自肠系膜下静脉和脾静脉的血大部分经门静脉左支达肝左叶。

⒊肝静脉:

肝静脉系包括肝左、中、右静脉和它们的属支,其直接注入下腔静脉。肝的后面肝短静脉有至少34条,多至 78条小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4.肝窦:

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放射状排列形成肝板,相邻肝板之间的空隙即为肝窦或称肝血窦,其是一种特殊的毛细血管。窦内的血液来自肝动脉和门静脉,是肝小叶内血液流通的管道。

肝血窦的通透性较大,有利于肝细胞与血流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肝血窦内有肝巨噬细胞,有较强的吞噬能力,为肝内重要的防御装置。

二、胆汁的导管系统

导管系统一般分为肝内和肝外两部分。肝内起自肝小叶内相邻细胞间的毛细胆管,依次汇合成小叶间胆管、肝段及肝叶的肝管。主要参与肝内胆汁的排泄。

肝外系统主要由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组成。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使胆汁排于肠道。

肝管及各级胆管是排出胆汁的导管系统,其中任何一处受到压迫或阻塞,均可引起排泄障碍,发生梗阻性黄疸。

三、肝神经

肝周神经的分布

肝脏与神经的联系是通过两侧胸79交感神经发出分支及延髓发出左右两侧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并形成分支而实现的,此外还有右侧膈神经的分支。

⒉肝内神经的分布

肝脏内具有丰富的神经纤维分布,交感神经是肝内的主要神经。其中汇管区的神经纤维分布相对密集,纤维略增粗,神经纤维与肝动脉、门静脉分支血管紧密伴行,与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分支在血管外膜形成神经丛,并终止于平滑肌细胞来支配肝脏血管。肝小叶内神经纤维相对于汇管区减少,但仍可见神经纤维与肝细胞相联系、末梢与细胞靠近。

⒊肝内神经的调节功能

肝脏拥有广泛的神经支配,不仅肝脏血管受自主神经支配,而且肝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均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肝自主神经通过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来调节肝脏的生长、免疫效应、血液循环及物质代谢等功能。

四、肝脏的淋巴

肝的淋巴管分为浅、深两组。浅淋巴管位于肝被膜内,位于膈面中间后部的淋巴管经膈肌的腔静脉孔入胸腔,汇入膈上淋巴及纵隔后淋巴结,左侧部者注入胃左淋巴结,右侧部者注入主动脉前淋巴结。脏面的淋巴管汇入肝淋巴结。

深淋巴管分为升、降二组。升组伴随肝静脉走行,经第二肝门、膈肌下腔静脉裂主入膈上淋巴结。降组伴门静脉的分支走行,大部分经肝门汇入肝淋巴结,小部分汇入胃左淋巴结或直接进入胸导管。肝淋巴结位于肝门,沿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排列,其输出管注入腹腔淋巴结。

五、肝脏的再生特性

肝脏是人体唯一有再生功能性的器官,其再生功能实际上是一种代偿性增生,是肝脏对受到损伤的细胞修复和代偿反应。如若切除70%80%肝脏,经过4个月左右修复,剩余的肝脏最终能再生至原来的肝脏重量。由此可见,肝脏具有其它器官无法比拟的旺盛再生和恢复能力。

六、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肝脏制造消化系统中之胆汁,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担负着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功能,如脂肪,糖类及蛋白质的代谢和储存,调节血液中的物质的浓度,分泌胆汁,解毒、免疫防御功能等等。

⒈解毒功能

肝脏对来自体内和体外的许多非营养性物质如各种药物、毒物以及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具有生物转化作用,通过新陈代谢将它们彻底分解或以原形排出体外,这种作用也被称作“解毒功能”。

肝脏解毒主要有四种方式:⑴化学方法:如氧化、还原、分解、结合和脱氧作用;⑵分泌作用:一些重金属如汞,以及来自肠道的细菌,可随胆汁分泌排出;⑶蓄积作用;⑷吞噬作用。

肝解毒时由于血液在流动,所以它不是把血液关起门来做这个工作的,而是边流动边解毒。解毒的同时身体的其他部位正常运转中还会继续产生代谢产物,所以血液里一直都会存在一些毒素,永远都解不完。

在严重肝病时,如晚期肝硬化、重型肝炎,解毒功能减退,体内有毒物质就会蓄积,这不仅对其他器官有损害,还会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对于这类病人,医生在用药时就会特别小心,即使使用保肝的药物也要慎重选择。

⒉分泌胆汁

肝细胞生成胆汁,由肝内和肝外胆管排泄并储存在胆囊,进食时胆囊会自动收缩,通过胆囊管和胆总管把胆汁排泄到小肠,以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⒊代谢功能

其中包括了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能量代谢。人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在胃肠内初步消化吸收后被送到肝脏,在肝脏里被分解,“由大变小”,蛋白质变(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分解为脂肪酸、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等等,分解后的“小物质”又会根据身体需要再在肝脏内被合成为蛋白质、脂肪和一些特殊的碳水化合物或能量物质等,这是一个“由小变大”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之后,摄入的营养物质就变成了人体的一部分。

糖代谢:单糖经小肠粘膜吸收后,由门静脉到达肝脏,在肝内转变为肝糖原而贮存。一般成人肝内约含100g肝糖原,仅够禁食24小时之用。肝糖原在调节血糖浓度以维持其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劳动、饥饿、发热时,血糖大量消耗,肝细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所以患肝病时血糖常有变化。

蛋白质代谢:由消化道吸收的氨基酸在肝脏内进行蛋白质合成、脱氨、转氨等作用,合成的蛋白质进入血循环供全身器官组织需要。肝脏是合成血浆蛋白的主要场所,由于血浆蛋白可作为体内各种组织蛋白的更新之用,所以肝脏合成血浆蛋白的作用对维持机体蛋白质代谢有重要意义。肝脏将氨基酸代谢产生的氨合成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所以肝病时血浆蛋白减少和血氨可以升高。

在人体血清100 ml中含有68 g的蛋白质,其中约90%在肝脏合成的。肝脏一天最多合成1550g的蛋白质,其中以白蛋白和凝血物质为代表。当有肝硬化时可能出现鼻出血或牙出血等出血倾向,其原因是由于缺少凝血必需的蛋白质所致。

脂肪代谢:肝脏是脂肪运输的枢纽,消化吸收后的一部分脂肪进入肝脏,以后再转变为体脂而贮存。饥饿时,贮存的体脂可先被运送到肝脏,然后进行分解。在肝内,中性脂肪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此反应可被肝脂肪酶加速,甘油可通过糖代谢途径被利用,而脂肪酸可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肝脏还是体内脂肪酸、胆固醇、磷脂合成的主要器官之一。当脂肪代谢紊乱时,可使脂肪堆积于肝脏内形成脂肪肝。

维生素代谢:肝脏可贮存脂溶性维生素,人体95%的维生素A都贮存在肝内,肝脏是维生素CDEKB1B6B12、烟酸、叶酸等多种维生素贮存和代谢的场所。

激素代谢:激素合成于内分泌器官,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各种激素都保持一定含量,多余的经肝脏处理失去活性,如甲状腺激素、雌激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都在肝内进行代谢,所以当肝病较重时会出现激素水平的失衡,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可能出现上述激素的灭活障碍而出现相应异常病征。

⒋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

新生儿的肝脏有造血功能,长大后不再造血。

正常时肝内静脉窦可以贮存一定量的血液,在机体失血时,从肝内静脉窦排出较多的血液,以补偿周围循环血量的不足。

肝脏是人体内多种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人体内12种凝血因子,其中4种都是在肝内合成的。肝病时可引起凝血因子缺乏造成凝血时间延长及发生出血倾向。

⒌免疫防御机能: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肝静脉窦内皮层含有大量的枯否氏细胞,有很强的吞噬能力,门静脉血中99%的细菌经过肝静脉窦时被吞噬。因此,肝脏的这一滤过作用的重要性极为明显。

另外,肝脏里的淋巴细胞也有很高含量,尤其是在有炎症反应时,血液或其他淋巴组织里的淋巴细胞很快“赶”到肝脏,解决炎症的问题。

六、肝脏的衰老与禁忌

男过25岁,女过20岁以后,肝脏循环血流量平均每年下降0.3%1.5% 60岁时的肝内血流量约比20岁时减少40%50%。其实, 研究表明,人在60岁后,肝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锐减,肝脏趋向硬变,重量明显下降,90老年人肝脏的平均重量只有30岁左右青年人肝重的51.8%

肝脏又是一个脆弱的器官,病毒侵入肝脏后,肝脏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肝细胞变性肿胀,肝脏内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肝脏肿大,正常功能衰退。

血液是护肝养肝的基础,血流量的减少使肝内血液循环功能下降,肝脏吸收营养、代谢和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应减退。

感染、服药、酗酒、熬夜等,都会加重身体的净化负担,这不仅仅会导致肝脏解毒功能受损,使体内毒素在血液中含量大大增加,这种大分子毒性物质会使血液粘稠,血流缓慢,最后停滞在人体的毛细血管中,成为“死血”,更有甚者会致使所有的脏器细胞相应地加快老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