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一代大商孟洛川》后感

 张东键 2015-09-26

观《一代大商孟洛川》后感

宏之篇

看完了电视剧《一代大商孟洛川》之后,总得留下点什么,否则仅有一时之感,难得一世之悟。

看《一代大商孟洛川》过程中,让我感受最多的是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反思,让我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化不可丢,不是不可丢而是必须如爱惜自己的性命般珍惜她。

《一代大商孟洛川》中的主人公孟洛川刚接手瑞蚨祥时,年轻气盛,将大商之道认为是哩言俗语,因为他的办事不利,他的一个商号的大掌柜和自己的伯父送命。由此他原本的踌躇满志飘到了九霄云外,自己开始了对个人的反省。这一次打击让他明白,自己并没有大商之道,甚至都不是一位合格的商人。为此,年轻气盛的他开始反思之前对先生的无理,开始主动拜师学艺。之后他有幸得到他人的指点找到了一位深山居士作为师父。

在从师问道时,他并没有在老师那里学到处理具体商务的方法,老师也没有教他具体方法。老师给他开的课尽是似乎与经商不着边的课程: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孟洛川虚心求学,认真领悟,他将这十二门功课学成之后开始走上自己的大商之道。他的大商之道并不是跟着师傅学完课程之后接着能实现的,他学的是思想,思想是之道,但没有实践定不成大事。孟洛川的从商之路很艰辛,一开始处处碰壁,然而他就是在接连不断的挫折中成长的。每一次的挫折,他都要求自己有所悟,要明白自己是在哪里跌倒的。挫折面前镇静自若,冷静分析,从容面对;挫折之后,若有所失,思失之所在,若有所得,思得之所在。就这样,经过几经波折之后,孟洛川最终走上了大商无算的大商之道。 我在想,孟洛川之所以能走上大商之道,原因在哪?不能仅仅归于他的能力,我认为他的成功应归于我们的先人留下的宝贵思想。百家争鸣时留下了许多财富,但是却很少有人去懂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实践书中的思想的更是少之又少。孟洛川就是将古代的思想用于变化了的今天,在思想不变的情况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向成功之道。“大商”之中的“大”字,并不仅仅是说孟洛川经商到了极致,也是对他做人的评价。

微之篇

一、有与无

《一代大商孟洛川》中说道:大商无算。这让我们很不好理解,不算何以为商?细细想来,很多事物不应拘泥于有和无,因为他们就是在有和无之间不断地转化,每一次的转化都是质的飞跃。

如何理解大商无算?无算,就是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小商之算,在于有算,算己之得失,算财之出入,算他之损益,求占尽商机??小商即便算之精妙,也就是能让自己所经营在规模上扩大,资金上变得雄厚,自己聚财有万贯有余。但他们的双眼难免仅盯着自己的利益,忽略了他们乃至国家的利益。所谓大商无算,无算在于有道德支撑,所谓道,就是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在己之利与他之利发生矛盾时,求和;在大义与吾利发生矛盾时,取义??站在仁义这边,当然也就不需要算,也就无算。在这种情况下,有算亦无算,无算亦为有算。有算,算尽己之利害的事,却忽略仁义,失之仁义,亦失之民心,由此,所算之利仅为一时之利,得之便不再得;无算亦有算,无算乃取之大义,保仁义,由此便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己之见,需斟酌)

有无之相生。由无到有,又由有到无为大千万物的规律。佛家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的是对立面的关系,其实道家云: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想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对立面并不完全对立,可以这样说,你我虽对立,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何理解有无相生?有无虽对立,但有中有无,无中有有。就拿规矩来讲,一开始没有规矩,我们的行为可能没有约束,从而会影响我们的目的的完成。为此我们建立一些规则,时间久了,我们都按照规矩办事,就算没有了规矩我们的行为也中规中矩。这就是由有到无,又由无到有。记得瑞蚨祥有一个尺子的故事。瑞蚨祥想让员工时刻想着服务顾客时不能缺尺短寸,所以打算让员工用有字尺(原来用的是无字尺)。尺子上面的刻度分别是福禄寿,如果缺尺短寸,那么将是员工自己折福少禄折寿。瑞蚨祥的做法时,在学堂教学的时候用有字尺教学员们量布,而当学院毕业到布号干活的时候用无字尺。在学堂教学用无字尺,是给学院立规矩,让他们懂得不能去吃短寸,到了岗位上就算不给他们有字尺,规矩也深深地立在了心里。这就是由有到无。我们身边的很多实例都透漏着有无相生,比如我们现在中国人的写字方式,靠右行走的习惯等等。如果说规则是有,那么习惯就是无。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有无。

二、取与予

我们经常说欲取先予,也就是如果想达到某个目的,取得某项东西,要先给对方好处。其实欲取后予不是目的,它也不是一项法则,先予后取的目的在于取得到东西,在于平衡。在《一代大商孟洛川》中孟洛川在接收恩师的教导的时候,有一个苹果的例子:孟三端着一盘苹果给师父,师父拿起两个一大一小的苹果,问孟三要大的苹果还是小的苹果,结果孟三选择要小的苹果,孟洛川选择大的苹果。师父再次问孟三取大苹果还是小苹果,结果孟三取了大苹果。在第一次取苹果时,孟三选择小的,孟洛川选择大的,这似乎很合理,只因为孟三遵从先人后己的原则,他拿了小的之后,以后有机会一定不会再拿小的,所以第二次孟三选择大的。结果孟洛川还是选择大的,措施是如果大苹果在市面上是四文钱,小苹果是两文钱,那么他会给孟三一文钱,那么他们两个拿的都是价值一样的苹果,这样孟三也接收小苹果。这里就是说欲取先予。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因为财务产生纠葛的,因为他们没有做到平衡,取是目的,而予是手段。在上面的苹果的例子中,如果拿大苹果的孟洛川不给孟三补偿一文钱,那么孟三一定也会拿大的,孟洛川也坚持拿大的,因为都不想吃亏,如果他们僵持着,只会发生利益冲突,结果是谁也拿不到大苹果。我想生活中很多财产纠纷的案例都和这差不多。

取和予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而给我们感觉最深刻的是他们的对立关系,很少想到他们间的统一关系,而往往忽略的地方是宝贵的地方。取是目的,予是手段,其背后乃是平衡,达到了平衡取与予便得到了统一,违背了平衡,那么就需要予去维持,平衡之后再取之,方可得。三、道与术

道乃万物运作的规律,术乃规律的某个应用,此用可能为益也可能为害。道是抽象的,术是具象的。所以我们乐意接受具象的术而不愿意花费精力学习道。就像《一代大商孟洛川》中孟洛川拜师学艺时,师父问他道与术他先学什么,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术,因为他认为经商靠术,靠计谋,靠手段。在求师过程中他也没有选择道。但当他经历了商场的风风雨雨之后,他明白了道的重要性,明白了道,才有了大商无算。

在我们生活中,道可以理解为定理,术可以理解为例子(我认为,一切可以表达的,包括定理公理都是术的范畴,道本来就无形)。定理往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就算理解了也不知道如何去用,而实例就不同了,弄明白了一个实例,可以做与此实例同类型的所有题。但定理能解决的,实例不能解决,实例不能解决的。定理依旧能解决。如果精通了定理,我们可以做定理范围内的所有题,而精通实例,遇到与实例不同的题目则不能解决。这也是道与术的区别,也是道德伟大之处。道为无形,术为有形,无形乃有形。道能穷所有,术能达其一。但是道不能离开术,道是抽象的,必须理解了才能体现她的伟大,理解道是通过术的应用达到的。

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中国的教育,学生以学为主,并且学的是具体的有形的知识,对道或者对古代文化思想的感悟极少,那么培养出来的人只能说是懂得了许多解决特定问题,当他们遇到没有遇到的问题时,他们不知道或者不能解决。其实马克思主义很值得学习,中国学生也翻来覆去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但中国教学生考试这个方法教的太好了,学生只用马克思主义答题,从不用来做为人处事的知道。另外,我虽没读太多马克思,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思想相比孰优孰劣,我认为这个答案不需解释,毕竟中国古代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马克思如果倒退两千年出世才可能与中国思想相比。新文化运动时,孔夫子被打倒了,与之对应的中国思想也被打倒了。那个时候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做出过头的事也是无可厚非的。当时那个年代,中国人闭关锁国几百年,西洋科技发展迅速,一些术用起来特有效果,于是中国人鼓吹西洋无限好,将中国愚昧无知的罪过归于老孔,并将其一棍打死,这是新文化运动过火的体现。

要革命,一定有替罪羊,替罪羊分量越大,革命成功越彻底。中国人也太大方了,直接把老本——祖宗留下来的灵魂给出卖了,并且卖的很彻底。新文化运动给中国人带来了福音,但没有一件事是绝对正确的。新文化运动为新中国建立打下了基础,功不可没,但就其排斥中国文化方面,新文化运动做的相当可恨。虽然后人有批判一味的排斥中国文化是错误的,但当时排斥中国文化的氛围已经形成,呼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声音也无济于事。

道,难以理解难道我们就不去追求了吗?道为之抽象,本来就不可穷尽,多理解一点道就能受益无穷。孔子都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道闻之甚难,但也能发现孔子都愿意为道而死,可见道之价值。

四、方与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为之方,从一点迂回到另一点为之圆。方与圆也既对立又统一,方中带圆,圆中见方。

就像《一代大商孟洛川》中,孟洛川应对混世魔王澄贝勒收复京城商号一事中,故事的起点是京城商号被澄贝勒封号,目的是让商号重新开张。这件事最直接了当的做法是孟洛川往澄贝勒那多用点钱,打发澄贝勒,但这只能解一时之需,并且味足了澄贝勒这顿必定还有下一顿。但孟洛川意识到单单用钱是不够的,他要让京城商号重新开张,必须让商号的名誉在开张时挽回,挽回商号的声誉还得靠澄贝勒,如果单单用钱财打发澄贝勒,孟洛川自己站在了劣势,澄贝勒不会答应。因此,孟洛川采用的是以曲待直,他要收复澄贝勒,不能仅仅考钱,还得手中握有澄贝勒的把柄,或者替澄贝勒做一些他需要的事,以德报怨。于是孟洛川收集资料并找到对付澄贝勒的症候,最终,孟洛川为商号重新开张做了一些看似不着边的事,最终孟洛川彻彻底底地收服了澄贝勒,商号重新开张,并且澄贝勒为商号澄清事实挽回了商号的声誉。

在故事中,孟洛川的行为就透露着方与圆。他要让商号重新开张直接找澄贝勒行贿为之方,他花大精力掌握澄贝勒的把柄然后让澄贝勒为商号重新开张尽力为之圆。若孟洛川采取方的方法,澄贝勒答不答应是另一回事,倘若答应,以后也会赖上瑞蚨祥,柿子总是拿软的捏,再者,商号的声誉定不会很好的恢复,这就是方中带圆,此时的方存在着未来的圆的隐患。而孟洛川的圆之行,虽然经历一番波折,但其收效是可观的。澄贝勒彻底服了孟洛川,不仅在商号的开张上给足了孟洛川面子,并且在孟洛川以后的生意上也是尽了很大的力量。这就是圆中带方,此时的圆为以后带来的方的便利。

生活中,方与圆的例子很多。就拿考试而言,临时抱佛脚为之方,平时花一点时间学习为之圆。在商场上,方与圆的例子更多,就拿现在又跃跃欲试的三鹿来讲,当时三鹿为了生产高蛋白的奶粉,奶农在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三鹿竟然没有过问,提高奶粉的蛋白含量应该从每个环节上入手,并且是在安全的准则下,而三鹿却贪图直接,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却买下了破产的伏笔。中国的很多企业很难有经历百年的老字号,在经营之道上他们忽略了方与圆,在经营理念上他们忽略了社会。他们只想收一时之利,而不是想立百年之商号。

方与圆,方中带圆圆中带方。做一件事,我们总想选择最直接最省事的方法,这是正确的。但是要选择好评价做事方法的准则,比如我们评价最省事的方法的准则之一就有见效快,时间短,花费的经历少,但忽略了一件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现在采取的行为对以后的影响。但对未来的影响又不能很好的量化未我们选择策略带来了不便。采取一个策略的时候,用方与圆的思想审视之,做到效益最大化。

五、常与变

事件=过程+结果。过程决定结果,结果反映过程。而过程又是由常与变构成,常与变既对立又统一。常构成了过程的主体,变决定了过程的发展。我们希望过程稳定求发展,但过程的变化也并非坏事。过程的变存在很大争议,因为变的发展我们很难控制,因此我们希望过程减少变数。为此我们人类总结出了预防变数,将变数化为常态的方法。孙子兵法十三篇指明作战“以正和,以奇胜”,总结出了九变,九变篇面世意味着九变不在是变的范围,而化为兵家常态。在经济领域,财政预算、工程预算等等一些预字作业都是尽力预测未来之变故,从而将变化为常。但是即便如此,能预测的变也是冰山一角,正所谓“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穷也;味不过五,无味之变不可胜尝也;色不过无,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常与变,在生活中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所想与生活所发生的关系。我们所想为之常,生活所变为之变。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意料之中是生活按照我们所想或者所预测的那样发生,意料之外是我们所想与生活所发生的截然不同。在《一代大商孟洛川》中常与变也有多处,只要有事件,常与变就寓于其中。《一代大商孟洛川》中,孟洛川刚接手瑞蚨祥的商务主政时,踌躇满志,在京城商号被查封,孟洛川赴京处理事务时想大干一场,走向自己的大商之道,他认为他的这次京城之行,将满载而归(这为之常),而结果是,商号不但没重新开张,还搭上了一个大掌柜和自己的三伯的姓名(此为之变)。另一处就是他筹办的镶饷债券与洋经土纬布的时候,在从事这两项业务开始,前景一切打好,孟洛川认为他实现成为一代大商的时机来了(常),而结果是瑞蚨祥最终盘给了艾隆标(变)。还有一处就是孟洛川中年之时,日本相对山东纺织业图谋不轨的时候,孟洛川已经稳定了十几年(常),而一夜间日本的一家纱行出现,差点给孟洛川的商号以及山东纺织业甚至整个中国的命运带来灭门之灾(变),而不同的是,孟洛川已经领悟了很多商道,明白从商必须站在民族大义这一边,哪怕自己的商号没了,也要维护民族大义,于是他这次完美的解决了变数,自此,孟洛川才真正走向大商之道。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历着常与变,并且大部分的挫折和打击是变带来的。从我自己的经历看,我经历最大的打击莫过于心中极其有把握要发生的事却发生变故,并且变故与心中所想截然相反,或者说心中美好的期望的事一下子变成了让我绝望的事。

常与变是对立统一的,没有孰优孰劣。常稳定,变未定,常易为,变难控,常安逸,变浮躁···生活大部分是常,我们也习惯了常,对于变并没有很大的好感。变是有很多的坏处,好与坏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变的坏处也为之优点。变是难以控制的,就像基因突变,大部分的基因突变是不良的,有害的,但我们却受益于基因突变。正是变难以控制,所以成败皆在此,谁把握好了变,谁就能成功。几次工业革命都是历史上的变数,没有把握好的国家都受到了剥削,抓住时机的国家都成为世界强国。

常与变是相互转化的。我们都希望事物稳定的发展,特别是企业,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业绩稳定的发展。为了生活稳定的的提升,我们都希望常,比怎么喜欢变,尽管变有他的好处,但变得可控性太差。出于此,我们极力将变化为常。比如,国家制定的法律,规定以及经济发展战略都是将变化为常或者将变转化为在可控范围的变;企业也有很多企业战略及计划和规定,企业战略及计划是给企业指明发展方向,规定是约束员工中规中矩,打击标新立异;对于我们个人,我们都说人活着要有目标,没有目标,生活就没有了方向,其实,我们为自己设立生活目标就是将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变化为常,活着将变得可控性增强。

但常与变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只有我们能预想到的变才能转化为常,但生活中多的是不可预测的。故如何应对变是很重要的,可以这样说,变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一个企业的生死,一个人的甘苦。既然我们无法将大部分的变化为常,我们就要懂得应对变以及应对变给我们带来的结果(损失)。

对于变的开始,我们要总结变的起因与现状,分析变的未来发展,再分析变与己的关系,是利还是害,强调的是目光要放长远,因为很多变是短期对己是不利的,而长期是有利的,比如我们前几年谈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三次革命)。对于发展中的变,我们要借鉴已经从事变的个体,总结他们的可行之处和不可行之处,可行行之,不可行改之。同样也要分析变的因与果。对于已经变化了的变,对己已经形成结果的,要坦然处之,对己造成有利影响的,要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并形成规范用于以后之变,而自己做的不善的地方,同样总结原因,并制定修改的可行方案,并在今后的实际中应用,可行则行,不可行则止。对己不利的影响,换言之,对于失败与挫折,我们不要花费时间去伤心,去自责,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将损失降到最小化,然后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明白自己是从哪里跌倒的,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或者糊里糊涂过去。比如曾经辉煌过的诺基亚,当智能机面世后,诺基亚一开始沉迷于自己品牌的手指质量可靠,并不关心智能机的发展,也没有分析智能机的未来,当智能机发展到一定规模,危害到诺基亚的时候,她才醒过来迎接智能机的变化,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完全接受智能机,从而导致了诺基亚节节失利的局面。

常与变,伴随我们的一生,我们要懂得常与变对立统一的关系。将可控的变化为常,将不可控的变化为可控的变;学会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并从变故过后的乐土或者废墟中笑着总下去。六、利与害

利与害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其与我们的直接感受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以我们的感受来评价一件事的利与害,感觉有利可图的事情背后往往暗藏荆棘,感觉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可能会得到塞翁失马之结果。

利与害,要正确认识他们。对于一件事,只知其利而忽略其害,必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打击,可能会使自己一蹶不振或者失去翻身的机会;只知其害而不知其利,会使自己畏首畏尾,白白失去机会;既不知其利又不知其害,行事乱为,后果不堪设想;即知其利又知其害,行事三思而后行,理智行事,结果必定圆满。

利与害是一个统一体,没有绝对的利,也没有绝对的害。每一件事有利也有害,不可能存在只存在利而不存在害的事情。考虑一件事情一定要从两面去考虑,不可以偏概全。利与害是相对的,二者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面对两件事情对自己都有害处,而他们的伤害程度有差异,而我们必须面对其中的一件事,我们会选择伤害比较小的哪一件,这就是害转化为利,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将伤害或者损失降到最低,还有,当我们接受两种同样价格的服务,而两种服务的质量有差异,我们会选择服务质量好的服务,这就是在利中淘汰相对不利的事件;另一方面,今时的利可能会成为明时的害,今时的害会转化为明时的利。

我们看待每一件事情都应该分析其中利害,并且目光不应太短,利大于害者行之。但我们常常受到感情的束缚,对利害关系的认识是有偏差的,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七、生与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