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甜橙

 昵称1944344 2015-09-27

甜橙

编辑 锁定
甜橙(学名:Citrus sinensis (L.) Osbeck)乔木,枝少刺或近于无刺。叶通常比柚叶略小,翼叶狭长,明显或仅具痕迹,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很少披针形,长6-10厘米,宽3-5厘米,或有较大的。花白色,很少背面带淡紫红色,总状花序有花少数,或兼有腋生单花;花萼5-3浅裂,花瓣长1.2-1.5厘米;雄蕊20-25枚;花柱粗壮,柱头增大。果圆球形,扁圆形或椭圆形,橙黄至橙红色,果皮难或稍易剥离,瓢囊9-12瓣,果心实或半充实,果肉淡黄、橙红或紫红色,味甜或稍偏酸;种子少或无,种皮略有肋纹,子叶乳白色,多胚。花期3-5月,果期10-12月,迟熟品种至次年2-4月。[1] 
秦岭南坡以南各地广泛栽种,西北限约在陕西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城固、陕西洋县一带,西南至西藏东南部墨脱一带约海拔1500米以下地方也有。
中文学名
甜橙
拉丁学名
Citrussinensis(L.)Osbeck
别    称
黄果橙子、金球、金橙、鹄壳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芸香目
亚    目
芸香亚目
芸香科
亚    科
柑橘亚科
山橙族
柑橘属
亚    属
柑橘亚属
甜橙
分布区域
甜橙分布在中国的13个省(自治区)。

植物学史编辑

据考证,约于1520年,葡萄牙人由中国将甜橙引入欧洲,约1565年,又从欧洲转引至美洲,与此同时及前后,又山欧洲转引入北非和澳大利亚。可知现今世界各国栽培的甜橙类均源自中国南方,或系广东,或是福建。此论证是多数中外学者所赞同。在广东,甜橙的栽培史可追溯到公元2至3世纪的记载《东观汉记》及《南方草木状》。
中国自秦汉以来的书册中所称的橙、柑、橘和现代所称的有时并非同一物种。即现今所称,也因地而异,不尽相同。例如广东、广西、福建南部所称的橙 (甜橙类)四川和浙江则称为广柑,湖南叫做广橘或橘红,亦称广柑,云南和贵州则称为黄果。名称不统一的现象,即在广东省内也是有的,例如把属于甜橙类的雪橙叫作雪柑,有将柚称为气柑的。此外,有些属柑类的,却称之为橘。因此,橙、柑、橘的称谓,今后要逐步统一。

植物形态

  • 甜橙全株
    甜橙全株(3张)
  • 甜橙花果
    甜橙花果(7张)

形态特征编辑

乔木,枝少刺或近于无刺。叶通常比柚叶略小,翼叶狭长,明
甜橙叶
甜橙叶 (2张)
显或仅具痕迹,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很少披针形,长6-10厘米,宽3-5厘米,或有较大的。花白色,很少背面带淡紫红色,总状花序有花少数,或兼有腋生单花;花萼5-3浅裂,花瓣长1.2-1.5厘米;雄蕊20-25枚;花柱粗壮,柱头增大。果圆球形,扁圆形或椭圆形,橙黄至橙红色,果皮难或稍易剥离,瓢囊9-12瓣,果心实或半充实,果肉淡黄、橙红或紫红色,味甜或稍偏酸;种子少或无,种皮略有肋纹,子叶乳白色,多胚。花期3-5月,果期10-12月,迟熟品种至次年2-4月。[1] 

主要品种编辑

黄果

cv. Huangguo(Hwang kuo).
产广西西部、贵州、四川西南部、云南及西藏东南部。果圆至椭圆形,两端圆或顶部略平坦,果皮或厚或稍薄,油胞密,淡橙黄色,难或稍易剥离,果心半充实至充实,瓢囊壁韧,果肉味甜带酸或偏酸,个别品系兼有苦味;子叶乳白色,多胚。
黄果是一大类,品系颇多。其中云南昭通的四瓣辣子花,它的果萼增大呈肉质,紧贴果皮,果肉有蜜香味,种子少,品质颇优。又四川西南部一带,贵州晴隆、关岭等地也有较好的地方品系。

化州橙

cv. Huazhou Cheng
主产在广东西南部及广西东南部一带。果近圆球形或略扁圆形,果顶有时有不甚明显的环圈,橙黄色,油胞凸起,果心实,果肉嫩、汁多,化渣,酸甜适度或偏酸;种子少数,有斜或横肋纹。属低糖高酸类,经贮藏后,糖分增高。

新会橙

cv. Xinhui Cheng (Sunwei-tin-cheng, C. sinensis f. kunton Y. Tanaka)
主产区在广东新会。属于高糖低酸的甜橙类,老树甜橙味更甜,个别单株的果其果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00毫升达16%。果椭圆形或近圆球形,果面有环圈,果皮薄,光滑,橙红色,难剥离,果心实,果肉浓甜,稍留渣,种子稍多。

柳橙

cv. Liu Cheng (Lau chang)
产广东中及东部各地,暗柳橙的风味较明柳橙优。著名的罗岗柳橙和福建通常称为印子柑的都属暗橙类。果椭圆形或近圆形,果皮比新会橙的稍粗糙,厚3-4毫米,有隐约可见的条纹,果顶有较小的环圈、果心实,果肉爽脆,化渣,味洁甜,种子少。
* 柳橙,古书写作雷橙。雷指条纹或细沟纹。即橙皮上有细小的纵向条纹或沟纹。暗柳橙的条纹甚浅且细小,明柳橙的则明显可见。

雪橙

cv. Xue Cheng
又称要柑(C. sinensis f. sekkan Hayata, Shueh-kan)主产广东东部及福建西南部。品系颇多,以果形,果成熟期、种子多寡而分。果顶有不甚明显的环圈,或无,果皮略平滑,果心实,肉嫩,化渣,酸甜适度,稍带香气。

改良橙

cv. Gailiang Cheng
又名红肉橙、漳州橙。主产福建龙溪一带、广东西南部称为红光橙的也属这类。果近圆球形或稍长,果顶常有较小的环圈,果皮光滑,橙黄色浑有橙红色,果心小,充实,果肉亦浑有二色,柔嫩,多汁,化渣,甜酸适度、风味好。据认为改良橙足柳橙嫁接在红橘(砧木)上面选出的嫁接杂种。

大红橙

cv. Dahong Cheng
又名黔阳冰糖橙。主产湖南黔阳一带。果近圆球形,近顶部略宽厚,果皮较光滑,橙红色,不易剥离,果心小,充实,果肉嫩,化渣,汁较少,甜酸适度,种子少。有果汁多、肉脆、味浓甜的品系。

浦市橙

cv. Pushi Cheng
又称浦市无核橙。主产湖南浦市。 果阔椭圆形或近圆形,深橙黄色,果心小,充实,果肉橙红色,稍脆,汁多,微有香味,甜酸适度,无种子或2-1粒。

桃叶橙

cv. Taoye Cheng
产湖北西部。果近圆球形,果顶常有环圈,果皮橙红色,较光滑,颇易剥离,果心半充实,果肉嫩,质脆,汁多,化渣,清甜,有香味,种子少。

锦橙

cv. Jin Cheng
又称鹅蛋柑。主产四川江津等地。有数个品系,以果形、果肉风味和种子多少而区分。果阔椭圆形,果皮稍粗糙,鲜橙红色,较易剥离,果心小,平充实,飘囊薄、果肉嫩,质脆,汁多,化渣,甜酸适度,有微香。

晚生橙类

又叫夏熟橙类。是甜橙成热期最迟的一类。一般在开花后的次年3-5月间成热。这类橙原产地不在中国。40年代起,引进伏令夏橙 Valencia 及刘勤光或称雷建刚 Lue Gim Gong 等,在引进的品种中,经栽培选育出来一此新品系,例如主产广西桂林的桂夏橙,四川江津的五月红等。这些品种的果肉细嫩,汁多,化渣,甜酸适度。

血橙类

主产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各国。成熟的果肉、甚至中果皮也有血红色或紫红色色素,但未成熟的果则不着色的,我国一些园艺场先后引种了红玉血橙 Ruby,埃及血橙 Egyptian Blood,马尔台斯血橙 Maltaise,西班牙血橙 Doublefine Amelioree 等。

脐橙类

主产区在美洲各国,主要特征是果顶有脐,果形一般较大,果皮较粗糙,但较易剥离,果肉的酸分较高。我国从国外引进试种的品种不多,例如新华脐橙,或称华盛顿脐橙 Washington navel,汤姆生脐橙 Thomson,罗伯生脐橙 Robertson。此外,尚引进其他上一些品种,如哈姆林 Hamlin,贾发 Jaffa,乔伯 Joppa,卡特尼拉 Cadenera 等。[1] 

生长环境编辑

甜橙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宜温暖、不耐寒、较耐阴,要求土质肥沃,透水透气性好。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15℃ 以上的地区。甜橙枝梢和种子萌芽最低温度13℃,枝梢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3-31℃,37-38℃时停止生长。空气相对湿度,是脐橙引种成败的关键。世界上脐橙现有3种生态类型:低湿或中湿(相对湿度50-60%)品系,如华盛顿脐橙、汤姆生脐橙,奉节72-1脐橙(重庆)等;高(相对湿度80%)品系,如Greathead、Dream、眉山少核华脐(四川)等;中间类型品系,如罗伯逊脐橙、Taxas、Caeter等。甜橙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在pH5.0-8.5范围内均可种植并能丰产,而以pH6.0-6.5,土壤深厚、疏松、肥沃的为好。

分布范围编辑

甜橙原产中国南方及亚洲的中南半岛。西汉时已有“黄柑、橙、楱”的记载(公元前117年。)。甜橙分布在中国的13个省(自治区)、主产于四川、广东、台湾、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湖北等省(自治区)[2]  。15世纪初期从中国传入欧洲,15世纪末传入美洲。在世界柑橘生产中,甜橙占的比例最大,年产量约占橘类总产量的2/3。
砧木繁殖:北亚热带地区主要用枳橙宜昌橙,沿海盐碱地区主要用构头橙。

种植编辑

要求土壤土层深厚(60㎝)、肥沃;土壤ph值在5.5-7.0;果园地势坡度低于25度。园地规划时,应有必要的道路、排灌、蓄水和附属建筑设施。在具体规划时,尽可能做到集中成片,在交通、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建园。1、时间。一般在9-11月秋梢老熟后或2-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2、密度。采用株距3m×行距4m的密度进行栽植,亩植55-60株。3、栽植技术。土挖栽植穴:拉线定距,挖定植穴,穴深、宽各80cm,然后压绿肥50cm深,回填土40cm高栽植;田起垄栽植:8米带沟(沟宽60-80㎝,深40-60cm)开厢,每厢起2垄(垄宽1.5m,垄中心距4m,垄高20-30cm)。栽植时将苗木的根系适度修剪后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浇足定根水,在树苗周围做1m的树盘,用糠壳覆盖。

土壤

应搞好深翻扩穴、熟化土壤,禁止在园内种植玉米、小麦等高杆植物,搞好果园合理间作和中耕除草等工作。

肥水

施肥原则:应充分满足血橙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提倡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和配方肥料。并根据叶片分析结果、果园土壤分析结果、血橙物候期等指导施肥。
施肥方法:以土壤施肥为主,配合叶面施肥。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穴施和土面撒肥等方法。(3)幼树施肥:勤施薄施,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春、夏、秋梢抽发期施肥5-6次,(3、5、6、7、9、12月,每次每株施碳铵0.4斤或尿素0.2斤。1-3年幼树单株年施纯氮100-400g,氮、磷、钾比例以1.0:(0.4-0.5):1.0为宜。成年树施好四次肥即萌芽肥、保果肥、壮果肥、采果肥。施肥量一般萌芽肥2-3斤化肥,一担粪水;保果肥1-2斤磷钾肥+1斤化肥;壮果肥1-2斤化肥+1-2斤磷钾肥;采果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株施50-100斤有机肥+1-2斤化肥。

水分

土壤干旱时灌水,积水时排水。整形修剪1、原则。因地制宜,因树修剪,促抑得当,通风透光,立体结果。

整形

(自然开心形)。干高20-40cm,主枝(3-4个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主杆分枝角30°-50°,各主枝上留副主枝2-3个。一般在第三主枝形成后,即将类中央干剪除扭向一边作结果枝组。3、修剪。(1)幼树:轻剪为主。选定类中央的延长枝和各主枝、副主枝延长枝后,对其进行中度甚至重度短截,并以短截程度和剪口芽方向调节各主枝之间生长的平衡。除对过密枝群作适当疏删外,内膛枝和树冠中下部较弱的枝梢一般应保留。(2)初结果期:继续选择短截处理各级骨干延长枝,抹除夏梢,促发健壮秋梢。秋季对旺长树采用环割、断根、控水等促花措施。(3)盛果期:及时回缩结果枝组,落花结果枝组和衰退枝组、剪除挡光枝、枯枝、病虫枝。

病虫防治编辑

黄龙病

彻底消灭传媒昆虫柑桔木虱,注意在新梢期检查
江西任氏果业 甜橙 苗江西任氏果业 甜橙 苗
虫情,及时防治,可喷90%敌百虫晶体
800~1000倍或蚜虱净1000倍防治。建立无病毒苗圃,种植无病毒苗,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防止带病种苗传入;新开园时隔离种植,或成片改造老果园;加强果园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溃疡病

有病原果园春季花蕾期、落花后春梢展叶转绿期、每次新梢展叶转绿期各喷药1~2次。可选用波尔多液、氧氯化铜、农用链霉素等。冬季清园时,彻底剪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平时管理对发病的植株及时剪除病叶、病枝、病果。加强检疫,不种植有溃疡病的苗木。

炭疽病

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代森锌水剂500~800倍液喷施。搞好果园清洁,及时清除病叶、病枝、病果,减少病原物

红、锈蜘蛛

常用药剂:“绿晶”、0.3%印楝素乳油、亚维必虫清、哒螨灵(酮)硫磺悬浮剂等。做好生物防治工作,如在柑园种白花臭草,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如捕食螨,食螨瓢虫等,降低田间红蜘蛛、锈蜘蛛发生率。捕食螨放养方法:释放周期一般在每年的7月~8月间,在百叶平均每叶害螨小于2只时,择傍晚或阴天,将纸袋撕开一个小口,挂在树杈上;释放比例是捕食螨与红蜘蛛之比为1:200。

潜叶蛾

在新芽长出0.5~1厘米时喷第一次药,根据虫情隔3~5天喷第二次,连续喷2次~3次。可选用“绿晶”、0.3%印楝素等农药。坚持抹芽控梢,抹除过早或过迟抽出的新梢,通过肥水控制,使新梢抽出整齐,以利于施药。

蚜虫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或2.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喷施。科学施肥,氮磷钾比例适当,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枝梢过旺惹虫。

介壳虫

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松脂合剂15~20倍液喷施。果园进行合理修剪,避免密封郁闭,使橙园通风透气。

木虱

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或2.5%的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喷施。清除果园四周的九里香,黄皮树等木虱寄主,减少虫源。

粉虱

用15%的哒螨灵乳油1500~2000倍液或松脂合剂15~20倍液喷施。加强果园修剪,避免橙树过密或郁闭;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营养成分编辑

每100克含蛋白质0.6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2.2克,热量52千卡,粗纤维0.6克,钙58毫克,磷15毫克,铁0.2毫克,胡萝卜素0.11毫克,硫胺素0.08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2毫克,抗坏血酸54毫克,钾182毫克,钠0.9毫克,镁10.8毫克,氯1.0毫克。[3] 

化学成分编辑

果实含黄酮甙、内酯、生物碱、有机酸等。黄酮甙中有橙皮甙、柚皮芸香甙、异樱花素-7-芦丁糖甙、柚皮素-4'-葡萄糖甙-7-芦丁糖甙、柚皮甙、柠檬素-3-β-P-葡萄糖甙和O-D-木糖基牡荆素。内酯中有双内酯苦味成分柠檬苦素即黄柏内酯及其衍生物柠檬苦素酸单内酯。[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