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旧联书经眼录(续之十七)

 江山携手 2015-09-27
                                古旧联书经眼录(续     之十七)
33、《畸庐各种集联》3卷,张夔阶遗稿。此书均为集汉魏多种碑字为联,每种分别以隶、篆、魏碑字体书写。按年为卷:①癸亥岁(1923)卷, 集《华山庙碑》《石门颂碑》《天发神谶纪功碑》《三公山碑》《西狭颂碑》《郙阁颂碑》之字;②甲子岁(1924)卷, 集《礼器碑》《张迁碑》《孔庙碑》《开母石阙碑》《夏承碑》《封龙山碑》《景君碑》之字;③乙丑岁(1925)卷, 集《汉衡方碑》《魏张黑女碑》《汉刘熊碑》《汉棘全碑》《魏石门铭碑》之字。数量颇为可观。
     作者简介
张夔阶(1871~1936),近代著名书画家。原名张夔皆,辛亥保路运动以后及受新文化运动思潮影响,改名为夔阶,字学潮,号畸禅,四川灌县灌口镇(今成都都江堰市)人,清末廪贡。曾任四川长宁县训导、潼川府知府、省临时会议议员。二十军军部秘书长等职。参加过辛亥革命。清王朝宣布将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引起保路风潮。夔阶与合川张森楷、华阳胡嵘、成都萧焕章等50人组织川省川汉铁路研究会,投入争取川汉铁路自办权斗争。夔阶能诗善书画,其诗超逸清介,有陶潜、王维之风。其花鸟羽毛千姿百态,势欲飞动。书法尤长北碑,兼及真草隶篆。四川军政府为纪念“保路运动”牺牲的爱国志士,在成都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建造纪念碑,请蜀中著名书法家颜楷、赵熙、吴芝英、张夔阶各以不同字体书写“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10个大字,镌刻于碑塔四面。北面隶书即夔阶手迹,每字大近1米,字体苍劲雄浑,饶有金石味。有手稿《畸庐草释》5卷,《改订说文部首》1卷,《畸庐丛录》2卷,《畸庐各种集联》3卷,《畸庐随录》7卷。《畸庐草释》论述各种字体的书法要诀,为书学的珍品。一生安贫乐道,晚年绝意功名,闭户读书,其诗中有“孟郊诗骨最清寒,我亦孤零独畸禅”之句,可见其超逸清介、不可流俗的襟怀。
-
34、《清寂堂联语》(1936年版),林思进撰,自序,子林祖穀辑录,沈慤篆笺,丙子年(19366月以自家霜柑阁名刊印,此书是在辛未年(193110月怡盦刻本《清寂堂联语辑录》的基础上增补之本,数量约多五分之二。林氏甚嗜联语,在川内颇受称道,作联较多,但据其“自序”可知,开初所作均未录存,佚者大半,殊为可惜。另,1936年距思进1953年去世还有17年之多,似乎应该还有联作问世,也甚难可见于文字记载。曾偶尔于其它资料见到其几副联语,即为两个版本均未收入,大概就是属于晚年之作吧。
      作者笺者简介
林思进(1873 1953-8-1),字山腴,别署清寂翁四川华阳(今属成都)人。1903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接掌华阳中学,在蜀中执教数十年。历任四川省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立图书馆馆长。同时致力于诗古文辞,成就颇大,蔚然大家。参与编纂《华阳县志》,总纂《四川通志》,未能竟事。解放后,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有诗词文集存世。
沈慤(1893 ~ 1961),民国四川浙派篆刻家。原名沈策,后改沈慤,字少成(绍诚、绍成),号渻葊、渻庵、鉴湖居士、会稽山民、冰壶后裔、窅翁等,斋号有意莲居、均华簃、拜石轩、清远堂、守约堂、灵芸别馆等,浙江绍兴人。以号行世。曾在军中做过书记员,后来回到成都,就蜗居起来,潜心铁笔丹青。其诗书、画印、古琴、鉴赏,无一不精。尤以篆刻、绘画名世,与兄号称‘大小二沈’。兄沈中(1872 ~ 1943),初名中泽,中年又名中择,晚年改名中,字靖卿,号蛰庵、执喑。篆刻家。藏有五代百纳古琴“引凤”(今藏四川省博物馆)。镌成《壮泉簃印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