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巫字

 每天学习一点 2015-09-27

“巫” 是旧时的神职人员。《说文》 : “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古人以玉为灵物,认为能测凶吉,所以甲骨文、金文均象两块横竖交叉的玉形。《侯马盟书》将双玉省为 “工”形,上下各一横表示天地,中间一竖表示通天达地; 两边各加一人形,下有一“口” 字,表示人在祷告或诅咒。“说文古文” 另加双手表示膜拜。小篆省去双手和口,字义犹存。“筮” 是占卜用的蓍草。小篆是在“说文古文” 的 “巫”字上加 “艸”会意的。

“觋” (读xí)指男巫。《说文》 : “觋,能斋肃事神明也。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觋字出现得较晚,《侯马盟书》 、小篆和隶书分别写作“、 ” 均是在 “巫”字旁加一 “见” 字, 表示可以看到神的人。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巫【巫】(wū)

  “巫”,象形字,甲骨文从二玉交错。古人认为玉为灵物,代表了美好珍贵的事物与心愿,故而以玉事神。两玉交错,像持玉为具来降神之形,表示以舞蹈降神之人,即巫祝,这是“巫”的本义。其小篆字形像女巫,两袖舞剑的形象。《说文·工部》:“巫,祝也。”“祝”是男巫,“巫”是女巫。

  “巫”(或“觋”,也指男巫)“祝”并称,指那些能够侍奉神灵、领会神灵的旨意、使神灵显示神异降福于人的神职人员。

  将简化的“巫”字上“一”视为天、为阳;下“一”视为地、为阴;“丨”表示天地间的阴阳界;“丨”左右有二“人”,左为阳右为阴,表示阳中之人能与阴中之人相互沟通3,或忽而是阳忽而是阴,同时在阴阳界来去自如。故“巫”是通天晓地、随时进出阴阳的人。

  古人认为,祭祀是国家大事。国家专门设立“卜”、“儒”、“巫”、“宗”、“史”、“祝”等职位,以负责祭祀活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民间风俗中,祭祀娱神也是头等大事。祭祀的目的,一方面是把人间的愿望传达给神明,另一方面也要把神的旨意传达给人间。但是普通人不能直接与神灵沟通,必须靠巫祝来承担这个重任。《易·巽》:“用史巫纷若,吉,无咎。”若能效法祝史、巫觋,以谦卑的态度侍奉神祇,就可以获得吉祥、消除灾祸。

  古代“巫”、“医”常常并称。因为那时人们往往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鬼怪作祟所致。因此需要请求神明的帮助来驱除病魔,而这一活动只能由巫来完成。巫为了能够治病,除了靠符水、咒语等降神驱魔这类办法外,一般也掌握一些简单的医药知识,如草药、汤剂、砭针等。因此,古代“巫”、“医”常由一人兼任,称为“巫医”。除沟通天人的责任之外,“巫”还负责为人治病。《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做巫医。”

  一个人如果没有恒心与毅力,不可以做巫医。《周礼·夏官·巫马》:“巫马者掌疾马而乘治之。”“巫马者”是掌管那些病马并负责把它们治好的人。

  在古代社会早期,“巫”是伴随着一个民族的诞生与成长而出现的土生土长的文化,甚至属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一个民族的图腾崇拜、文化禁忌等大多数直接产生于这个民族最原始的“巫文化”。这类文化的遗迹通过各种途径流传到今天,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据。如在早期的绘画、诗歌中,就保留了很多原始巫祝行为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和后来的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的特征形成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是民族文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比如,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名篇《离骚》、《九歌》等,就脱胎于古代楚国的原始“巫文化”。在《离骚》中,当作者写自己在天地之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就有“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这样的关于占卜巫者祭祀的描写。《九歌》分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十一篇,其中除《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之外,其他多数篇章都是以祭祀乐歌的形式,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之情。如《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罗。”这里主人公显然就是一位主持祭祀的女巫。《东皇太一》:“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这里有音乐、有歌舞、有欢宴,表现的是女巫带领众人翩翩起舞向神灵祈福的情形。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古代“巫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尽管以今天科学的眼光来看,其中的降神、符咒等巫祝文化都属于不科学或被视为封建迷信的范畴,但是我们不能以今天的条件来苛求古人,而应当充分理解古人当时的现实处境和精神世界。同时,传统的巫祝文化与现代社会中那些打着“巫”的旗号来进行迷信、骗人活动的“假巫婆”、“假神汉”之流,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应当予以区别。祖上传下来的那些巫祝形象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