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本清源谈中医(一)中西医名称之争,中医与巫术

 新用户1279Y13h 2023-05-13 发布于北京
之前得益于某位前辈的推荐,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王世保老师的著作。
王世保老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一直致力中国古典文化的复兴和西方文化的批判

书虽然很旧,但里面的内容看得我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正如在本书开头的提要中所言
面对人们对中医认知展开的混乱争论
面对偏离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措施
面对中医日趋西化和式微的现状
我们要想推动中医的伟大复兴与发展,就必须正本清源。
揭示人们对中医所持的错误观点
解答人们对中医的各种疑问
还原中医与西医、科学的本来关系,阐释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为中医发展扫除障碍。

这本书汇集了现代中国人关于中医激烈争论的各种话题,作者根据其内容分门别类,包括中医的学科属性、中医的起源、中药的本质、中医的诊疗特征、中医的疗效评价、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中医发展规律及中医传承等,共计九类八十一问,并对其进行了全面、详细而又深入的分析与解答,希望人们因此对中医产生正知正信。
书中对每一问都进行了客观理性的回答,称之为我见过的最好的中医科普书也毫不为过。
看完之后有很多的感想,但由于篇幅有限,就打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选几个自己最有感触的核心问题来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也期待有更多的读者朋友在看完文章后,能对王世保老师的著作产生兴趣,在假期里进行阅读。
今天选的是两个一直引发广泛讨论的问题。
  • 第一问:医学该不该分中西?把中医一概归为传统医学是否合适?
  • 第二问:中医是巫术吗?


01

第一问:医学何以分中西


与西方文化具有本质不同的中国固有文化内的中医,不应该放在西方的医学史中进行处理。

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西医学与建立在古希腊自然哲学基础上的古希腊医学属于同一文化框架内的两种医学体系。

它们同属于一种 文化,且在逻辑上具有推演一致性。

古希腊自然哲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础,或现代科学是对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扬弃。同理,古希腊医学是现代西医学的基础, 现代西医学则是对古希腊医学的扬弃。

但中医是不同于古希腊医学的。

中医独立于西方文化之外,在中国固有文化内自主发生,由于中国固有文化与源于古希腊的现代理性主义文化是不同质的,因此,中医不能被纳入西方医学或者自然科学发生的逻辑秩序和历史中进行考量。 

建立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上的中医理论体系虽然不是科学,但 它以另外一种认知方式解读自然和人类生命现象,其临床疗效并不输于建立 在现代科学理论上的西医,而且在某些疾病治疗领域具有自己恒久的优势。

中医理论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取象比类建立起来的,只要日月五星组成的宙图式不发生本质上的变化,通过取象比类所总结出的自然规律就一直有效。中医理论在古代是有效的,在现代同样是有效的,在未来依然不会失效。


本书一开篇就直面这个中医黑最常见的论战辩题——医学该不该分为中医与西医?
中医反对者最喜欢宣扬,不要把西医称为“西医”,而要称为“现代医学”;
不要把中医称为“中医”,要称为“传统医学”。
他们普遍认为医学只有“现代”和“传统”之分,没有“中”和“西”之分。
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前,一度面对这样的观点,也是没啥好反驳的理由的。
而王世保先生在书中则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如果仅从西医和科学主义的判断角度来考虑,就不会发现这种对中医与西医的现代属性的认识有什么错误”
“但是如果从东西方文化并存的多元文化角度来分析,就不难发现这种判断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
“它将两个完全不同文化属性的学科置于其中一种文化发生的逻辑序列中进行认知。而这种逻辑错误是判断者内心深处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意识导致的。”
首先,中与西,体现的是两种医学赖以建立的不同的文化基础,中西方文化是并列的不同质文化,这就决定了两周不同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医学体系中医和西医的并存。
而对于传统与现代的区分,则更是应该看到
中医理论发展史上没有出现像西医那样以现代西医替代古希腊医学的过程,而是具有古今一贯的连续性。从这个角度讲,中医不仅是古代的,更是现代的,也是未来的医学。
传统与现代医学的称谓仅仅是从时间上进行分类的,它不应以是否属于科学为标准,而应从当下的临床疗效来判断。
西医之所以被称为“现代医学”就是因为其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不仅诞生的时间靠后,而且疗效也远远超越了建立在古希腊自然哲学基础上的古希腊医学,所以它成为替代古希腊医学的“现代医学”
而中医则是在另外一个文化体系中独立发生的,其理论不仅在两千年前就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而且在今天依然能够有效地指导疾病治疗,并在众多的医疗领域具有现代西医所不具有的疗效优势。
因此,“现代医学”范畴不仅要包括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西医学,还应该包括建立在中国固有文化理论基础上的中医学。

也就是,已经无法有效指导临床,被世界所淘汰的古希腊医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医学”;
而至今仍能够有效指导临床的中医学,则不能因为历史悠久,而被归纳为传统医学。从中医面对21世纪的众多流行疾病依然能交出不俗的答卷,在不少方面甚至胜过西医的表现来看,中医不但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未来的。



02

第二问:中医是巫术吗?

批评中医的科学主义者罔顾巫术中的联想依赖于信仰神灵而存在的事实。 

片面地将“联想”这种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看作巫术思维,然后把基于存在 自然联系的中医形象思维看作巫术思维,继而判定中医是巫术。

其实,中医的形象思维与巫术的联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古人的认知实践表明,形象思维 是对自然物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最有效方式,就好比逻辑思维是对自然物进行还原研究的最有效思维方式。

中医的形象思维研究万物之间的自然联系,不 存在巫术联想中所需要的神灵信仰。

同时,形象思维的最终结果需要两种实物相互作用的实践结果来验证,比如人参因长似人形而被认为能够补益人体, 最终需要人体服用人参后的反应来印证;

而巫术的模拟事件只是外在于被模 拟的事件,二者并没有发生实际的关系,比如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男巫用模仿婴儿出生的过程来帮助难产孕妇分娩

因此,中医的比类与巫术的联想有 着本质的区别,中医并不属于巫术。

关于中医是否是巫术的争论也是在互联网上经久不衰的一个大论题。

而在判断中医是不是巫术之前,首先要明确巫术是什么,或者提出能够判断属于巫术所应具备的几个必要条件。

巫术是原始的文化现象,源于人们在上古时期对神灵的敬畏,也是从各种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及神灵信仰等原始宗教中衍生出来的祛病免灾、支配他人的实用技术。

而凡是在相同宗教信仰的社会环境中能够通神、降神的人皆被称为男巫或者女巫。

人类学家弗雷泽将原始巫术分为顺势巫术和接触巫术两种,并将交感作为这两种巫术的基本原理。

而弗雷泽所归结的交感联想本是源于“万物有灵论”,“万物有灵论”则源于原始宗教中的神灵信仰。

巫术一般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 共同的图腾崇拜或者神灵信仰,也就是相同的宗教社会环境;
  • 被认定能够通神或者降神的巫师,包括男巫与女巫;
  • 巫师有一定的通神或降神的技巧与手段,比如舞雩、出神、符咒等各种仪式和技巧。也可称为法术。

而巫医之间的区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很明确,《周礼》将“医师”与“司巫”分别列在不同的管理部门,其中“医师”为天官宗宰所统管,“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

“司巫”则为春官宗伯所统管,属于祭祀范畴,“掌群巫之政令”。我们可以根据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从各自的起源、治疗疾病的主体及所用的手段加以严格区分。

1,从起源方面区分,巫术源于上古社会人们对神灵的信仰与敬畏。中医则起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和对自然万物的认识。

为了免除人世间的灾难和请求赐福于本民族,每个民族在早期都会有特定的神灵信仰,并希望通过各种仪式与其进行沟通,祈求本民族的安全与兴旺,巫术就是在这种悦神仪式的需求下产生的。

中医理论源于阴阳五行理论,而阴阳五行理论则是人们长期把天文、地理与物候合参进行观察而总结出的自然规律,如尧帝就专门设有羲、和两位天文官对天象和物候进行观察总结,以便向民众颁布适时的政令。后人就把这种通过认识自然万物总结出的自然规律运用到治疗实践中去,形成了中医的基本理论。

2,从治疗疾病的主体方面区分,巫术治病的主体是巫师,而中医治疗的主体则是医师。

巫师对患者进行治疗不需要对其所患疾病有任何经分析而得来的知识,只需要有通神的技巧与能力,对患者的分析往往是其在通神的状态下做出的。

医师需要具备认识疾病并进行诊疗的丰富知识,针对患者的疾病先要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患病的自然原因,而不是像巫师那样寻求鬼神和荒诞不经的事件。医师治病依靠的是自己掌握的自然理论知识、治疗经验及领悟能力,而不是通神术。

3,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手段方面区分,巫术治病靠的是共同信奉的神灵和假想的神灵赐予的药物,而中医使用的则主要是自然药物。

巫术中假想的药物由两部分组成,即实物载体和基于神灵信仰而假想的灵力。实物载体必须是参与献祭或者降神仪式的物品,包括水、字符或其他形式的祭品,这些有形之物被假想为被神灵附上了免灾祛病的灵力。灵力靠的是神灵的赐予,而不是载体本身的属性。载体参与了祭祀或者降神仪式以后,就由原来的普通物品转化成了具有灵力且能治病的“神物”。

中药则是包括植物、动物及矿物在内的自然物,中药材发挥药效靠的是自然属性和医师的正确配伍,而不是医师赋予的灵力,完全属于自然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结

通过上面的一些引用,相信大家也对这本书的文风和内容有了一定了解。

中医的复兴离不开适合中医发展的土壤,而要在西医占据了绝大多数话语权的时代背景下,想要让更多老百姓重新建立起对中医的正确认识,就离不开更多优质的科普内容。

王世保先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相关著作如《中医是什么》《中医是科学吗》都用翔实的资料来为中医的众多争议性话题发出客观理性的声音。

王世保先生反对唯科学主义,但在他的著作中,能看到一个学者实事求是,言必有据的严谨治学态度,而这也正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要做好中医科普,既离不开对中医的热爱,也离不开对科学精神的坚持。

这也是这本书给自己带来的重大收获之一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