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高考必备|高考文言文须掌握这18个虚词的用法

 心上耕田 2015-09-28

  (一)之

  1.在动词后,常常作代词。

  (1)做第三人称代词人、事、物,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2)指示代词这、此。例: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2.助词“的”。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3.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劝学》)

  4.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凑足音节。例: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5.宾语前置的标志。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6.动词,到……去。例: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二)乎

  1.语气助词 。

  (1)表疑问语气,“呢”“吗”。例: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2)表反问语气,“呢”“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译为“吧”。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译为“啊”。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5)表句中停顿,不译。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2.介词,相当于“于”。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在词语后作词尾,译文“……的样子”。例: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三)者

  1.助词,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2.特指代词。指人、事、物、时、地等,译为“……的(人、东西、事情、原因)”。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3.用在表假设、疑问复句中间,表语气提顿。一般不译。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用在数词后,译为“……一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5.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不必译出。例: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四)也

  1.句末语气词

  (1)表判断语气。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陈述语气。例: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3)表疑问语气。例: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4)表感叹语气。例:表祈使语气。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五)所

  1.名词,处所,地方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与名词组成所子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例:不如须臾这所学也。(《劝学》)

  3.与“以”组成复音虚词“所以”。

  (1)表示行为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等。译为“用来……的”“用来的……方法”等。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等。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六)为

  1.作动词 。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为,认为。例: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

  2.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译为“被”。例: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给,替。例: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3)对,向。为之奈何?例:(《鸿门宴》)

  3.作句末语气词,读作“wéi”,表示疑问或反诘。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七)以

  1.介词

  (1)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2)表凭借。译为“凭”“靠”。例: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方式。译为“用”“拿”“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例:(《寡人之于国也》)

  2.连词

  (1)表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相当于“而”表并列、修饰、转折、递进等关系。例:夫夷以近,则游着众。(《游褒禅山记》)

  3.动词。译为“以为”认为“”。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八)乃

  1.作副词

  (1)表顺承。例:项王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2)表转折,译为“却”“竟(然)”“反而”等。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情态。表示动作行为产生和发展的情感、状态等,可以译为“才”“才能”等。如: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译为“是”“就是”。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作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九)且

  1.作连词

  (1)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或 “况且”。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2)表让步关系,译为“尚且”。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作副词

  (1)将,将要。例: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2)暂且,姑且。例: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


  (十)焉

  1.作兼词,相当于“于是”“于此”。

  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2.作代词

  (1)代人,译为“你”“我”“他”等。例: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代物,译为“它“”它们“等。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3.语气词

  (1)出现在句末,表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2)出现在句中,表停顿,相当于“也”。例: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3)用在词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然”,译为“……的样子”。例: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十一)因

  1.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机、条件等。一般译为“趁着”“趁机”等。例: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一般译为“因为”“由于”等。例: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

  (3)引进动作行为的依据、凭借等。例: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

  (4)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通过……”“经由……”等。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动词,沿袭。例: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3.副词,于是。例: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二)若

  1.“若”作动词时常用在表示类比的两事物中间,译为“像“”像……一样“。如: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2.作代词。常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例: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作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等。例: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十三)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3)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

  例: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4)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例: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作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十四)于

  “于”主要是介词用法。

  (1)在,从,到。例: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2)向,对,对于。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3)与,跟,同。例: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4)比。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5)被。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十五)与

  1.介词

  (1)和,跟,同。例:项羽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给,替。例: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3)比,和……比较。例: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连词,和,跟,同。

  例: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3.动词

  (1)给予,授予。例: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2)结交,亲附。例: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3)参与;赞许。例: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通假。通“欤”。在句末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

  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齐桓晋文之事》)


  (十六)则

  1.连词

  (1)表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分句间是并列关系。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2)表承接,可译为“就”“便“然后”“接着”等。例: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3)表假设。例: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逍遥游》)

  (4)表转折。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十七)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它)”“他的(它的)”。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2)指示代词“那(那些)”、“这(这些)”。例: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2.语气副词

  (1)表祈使。例: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表揣测。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表反问。例: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十八)而

  1.连词

  (1)表并列关系。例: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递进关系。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关系。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4)表转折关系。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修饰关系。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6)表因果关系。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2.通“尔”,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例: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