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字

 黄毅弘 2015-09-29

  

  



断【断斷】(duàn

  金文“断”,繁体为“斷”。会意字,从四糸,从乚、一,从斤。

  “糸”为丝束、千丝万缕;“乚”为隔离,表示一定的范围。“一”为隔开、隔离;“斤”为斧头,用来斩劈物体。“斷”中四个“幺”是“糸”截去下部之形。“斷”表示用“斤”把上下相接的两束“糸”斩断为不相连的“幺”,其中“乚”、“一”指示丝束的断裂口。即用斧头把有千丝万缕相连的物体斩断。“斷”的本义为截开、截断。《说文·斤部》:“断,截也。”“斷”又可视作从幺,从匕,从斤。“幺”指小,“匕”为匕首,“斤”是斧子。一个整体断了就会变成几个小的部分,所以“斷”中有四个“幺”,用匕首、斧子等工具把东西断开了。

  简化字“断”从米,“米”的字形是四个不相连的笔画被“十”字隔开,也是截开、斩断之意。一把斧头能斩断的事物有限,一个人能断绝的关系也有限,所以“断”以“乚”来约束,先把东西收拢了,在一定的范围里才能彻底斩断,断而不乱。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是说焦仲卿的妻子只用三天就织好了五匹布,婆母还嫌她做得慢。古时候,每织满一匹布的时候就把布裁断卷好,这里的“断”为裁断,是“断”的本义。《三字经》中的“子不学,断机杼”,引用的是千百年来传为美谈的孟母断织的典故。这里的“断机杼”,其实就是剪断布匹。

  “断”由布匹的裁减引申开来,可以泛指把物体从中间分开。《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是说两个人齐心合力,就会锋利无比,可以使坚硬的金子断开。古人用“割袍断义”来形容两个朋友绝交。“断井颓垣”是说井栏断裂、墙垣坍塌,形容建筑物残破的景象。在形容人极度悲伤的时候,常用“断肠”一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就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名句。成语“断章取义”指引证书籍,只取其中的一句或数句,而不顾及全文的内容。“断代史”是相对于通史而言的,是记述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史实的史书,如《汉书》、《宋史》等。

  一件始终延续的事情,如果突然间停止,就如同物品被折断一样。“断”的左半部可视为“继”的省字,“继”为继续,连续。“斤”为斧子。原本连续的事物被斧子斩断当然不能继续了。由此,“断”为停止。粮食吃光了,又接济不上,叫做“断

  

粮”;一个人戒了酒可以说成“断酒”。“断”为果断。“断”从斤,代表刀斧。刀斧是锐器,可以断物。为人处世要深谙“当断不断,必遭其乱”的古训,关键时刻就是要有利斧劈物般的气魄,做到“当机立断”,切忌“优柔寡断”。

  当某件事情出现麻烦时,要判定其对错,衡量其得失。这个过程正如快刀斩乱麻,把纷扰的东西切断,以便整理出头绪,再决定解决的方案。由此,“断”引申为判断、裁决的意思。“臆断”是凭主观猜测判断,“武断”为只凭主观判断就妄自行动。葛洪《抱朴子·微旨》:“世人信其臆断,便其短见,自谓所度,事无差错,习乎所至,怪乎所希。”世人往往相信自己凭主观想象和猜测而下的判断,凭仗自己的短见,自认为所揣度的事无差错。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任何专家、学者都不可能无所不知,样样精通,如果总是自恃权威,自以为是,本来自己不内行,却非要去臆断、武断,不但贻笑大方,有时还会误导民众和国家,造成严重后果。

  “斷”中的一横均匀地等分了四个“幺”,说明判断一件事情必须要本着公正的态度,要不偏不倚。古代把判决案件叫做“断案”,现在叫做审判。二者都要求重证据,重口供,深入调查,细致剖析,最忌捕风捉影,主观臆断,徇私舞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