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宋猛人】呼延赞,大宋首席无厘头表演艺术家

 汕头能率 2015-09-29

戳上面这个蓝色字可以关注我,不定期复习重口味历史。


喜欢历史演义和历史小说的人,对呼延赞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熊大木的《杨家将演义》里面对他有浓墨重彩的描述,基本上是十八般武艺俱全,而且忠义双全有勇有谋,算得上是一代名将。直到《水浒传》里,双鞭呼延灼还以是呼延赞的后代感到深深的骄傲和自豪。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子的……

呼延赞是太原人,也算是一个武将世家吧,他老爹曾经担任过州的武装部部长,所以呼延赞从小就能接受系统的步兵和骑兵训练,让他拥有了扎实的身板(这一点相当重要,后文有详细阐述)以及非凡的勇气(这一点更重要)

归顺太祖赵匡胤之后,呼延赞曾经受命跟着王全斌讨伐西川担任前锋,身中数创,立功受奖。

跟着太宗赵光义打太原(太原人打太原,不知道算不算太奸,开个玩笑,当时太原属于并州,应该叫并奸),奋不顾身登上城墙垛口被人踹下来,又爬上去又被踹下来,连续四次。让人拍案惊奇的是,这四次从城墙上摔下来,呼延赞竟然都没有受重伤,还能站起来挥舞着兵器大喊“为了新大宋前进”,然后继续往城墙上爬。感谢他爹,从小给他练就的扎实身板;感谢太宗,亲眼目睹了这么悲壮的场面。回来之后,再次立功受奖,进入了战斗英雄的序列。

不知道这两次受奖的经历给呼延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蒙上了一层什么样的阴影,反正从此以后,呼延赞就再也没有任何战功,开始迷恋上了表演。也许,在他的意识形态里,打不打胜仗不重要,冲在前面受伤才是最重要的!

赵光义也算是跟着哥哥赵匡胤南征北战过来的人,如果赵匡胤算是那个年代的第一名将的话,赵光义怎么也能排到前五位。这样的人,对手下的人是不是能打仗,还是有一个清晰的判断的。所以,他给呼延赞安排的任务是——当副职!

当副职有个好处,上面有人帮你顶着,下面有人帮你做事,不显山不露水基本上没风险。但是呼延赞闲不住,雍熙四年,他给赵光义写了一封信,包括了自己发明的阵型图,自己总结的训练士兵的要诀,以及自己规划的军事堡垒构筑纲要,要求到祖国最艰苦的边疆去,保卫大宋的领土。

赵光义一看,这封信除了耿耿忠心之外,满篇就透露出两个字——谢特!

谢特就谢特吧,赵光义也不好驳人家面子,就说,你来,给我们表演一下武术。呼延赞一听,顿时气血上涌,全副武装骑上骏马,挥舞着铁鞭(拿手兵器终于出场了)和长矛,在操场上翻来覆去冲杀了好几个来回。还不过瘾,把自己的四个儿子也叫了出来,一起舞剑耍枪。

这一番武行表演深深震撼了赵光义,他想不到五个人的表演,除了打篮球之外,还有这么精彩的方式,于是赏赐了几百两银子和衣带,让他们父子五人走人了。

呼延赞不服,他心里依然做着这个名将梦,或者名臣梦——管他是文官还是武将,能够名垂青史就好。

终于,淳化三年,赵光义给他安排了一个随时准备打仗的保州(现在的河北保定)刺史的职位。到了保州,赵光义发现呼延赞实在是没有统领部队的才能,依然是“谢特”,忍无可忍,把他调到当时不太需要打仗的辽州(现在的山西左权县)担任刺史。

到了辽州,赵光义又有了新的发现,呼延赞不但没有统兵的才能,连管理地方的才能也是谢特……算了,去扶州(现在的四川松潘县)当一个清闲的刺史,安安心心地养老吧。

从此以后,呼延赞就走上了无厘头表演艺术家这一条不归路。

为了成功地引起皇上的注意,他开始纹身,在身上纹“赤心杀贼”四个字,不是只纹一处,是全身上下到处都纹,脸上手上嘴巴上都是黑乎乎的一片。不但他自己纹,而且还让自己的老婆孩子仆人家丁都纹。除了大家都纹“赤心杀贼”之外,几个儿子的耳朵后面还纹有备注:“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差不多可以组成一幅完整的对联了。

我纹过身,真的很痛好伐!但是痛还是其次的,男男女女满身都是黑乎乎的纹身,一家人出门上个街,无数人围观跟特么看斑点狗一样,心理压力真的好大!

呼延赞不管,他要在无厘头表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要给千年之后的周星驰树立一个标杆。所以,他还需要继续创造发明,给周星驰的《大内密探零零发》提供更多的素材。

他打造了巨型破阵刀、降魔杵,穿上诡异的服装,乘着一匹乌骓马,头上裹着一张深红色的头巾,然后戴上一顶铁帽子,帽子两边伸出长长的刀刃,就这么在首都的大街上招摇而过。目的就是一个:“皇上你看,我不但能打仗,还能搞发明,你派我去打仗呗!”

如果你是赵光义,你手下有这么一个神经病,请问你敢不敢派他出去打仗?

所以,直到赵光义驾崩,呼延赞都没捞到作战任务。但是他可以装逼呀!宋真宗赵恒登基之后,按照规矩每个人都得表功好领取赏赐(相当于开张利是),只有呼延赞说:“我每个月的工资太多了,连一半都用不完,就这样挺好,皇上求求你不要给我涨工资了。”

所谓“逼是一样的逼,装上见高低”,呼延赞终于引起了赵恒的注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给皇太后守墓,直到退休。

顺便说一句,除了终生从事无厘头表演艺术之外,他在教育学上也颇有心得。

比如他对自己四次掉下城楼不死的事情一直洋洋得意,他的儿子刚刚生下来,他就想把他从城楼上扔下去,理由是“看看这孩子命硬不硬,活下来就养活不下来就算了”,得亏被家人死死拉住。

当然,这仅仅是苦难的开始。他的几个孩子,大冬天在家里玩得好好的,呼延赞咔嚓一桶冷水给人淋头上,理由是希望孩子能更加耐寒(不知道现在日本孩子的抗寒训练是不是跟他学的)

儿子生病了(按照他这个养法,不生病才有鬼了),呼延赞不知道在哪里看的药方,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给儿子熬汤喝,说是灵药……

让我们回到雍熙四年,呼延赞给赵光义写了一封满是谢特的信之后,得到了父子五人一起表演武术体操的机会。现在想起来,按照他的教育方法,能够凑齐四个孩子,也算是上天保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