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鸿门宴》赏析

 一寸大海 2015-09-29

   《鸿门宴》解析



  司马迁的《史 记》,为我国中古时期最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最辉煌的散文著作。《项羽本纪》,是《史记》当中出色的典型的篇章。《鸿门宴》,则为《项羽本纪》的重要而又精采的段落。它不仅是标 志着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风云人物 之 一项羽的悲剧命运的一个重要开端;它也记载着秦末历史转折的关键性的一幕。千古以来,《鸿门宴》的故事,以它生动而又惊奇的情节特点,以它众多人物处在矛盾高峰中间的活跃面貌,一直吸引着人心,脍炙 着人口;给人以深刻而又丰盈的思想教育和饱满而又崇高的艺术享受。

  为了弄清楚《鸿门宴》上剑拔弩张的矛盾斗争的远因 ,我们有必要先对刘邦、项羽两大集团势力的发展情势稍作回顾。

  在所谓“秦失其政”“豪杰蜂起”的年代,刘邦和项羽同受农民起义浪潮的推激,先后蹶起东南,参加并且领导了农民大起义。最初他们同为陈涉部属 ,转战关东,立下战绩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二○七年),乃同受楚怀王封爵,一者引兵北上救赵,一者率部西行略地入秦 ,刘邦在 剪除西进中重重阻碍之后,终得“先诸侯至霸上”,在轵 道旁受“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封皇帝玺符节”之降。并且拒关自守,打算自王关中。而项羽呢,他在杀掉卿子冠军之后 ,破釜沉 舟,以非凡的勇猛果敢,大破秦军,解了钜鹿之围,使“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在召见诸侯将时,“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都成为他的臣属 。不久他又 收降了章邯,击坑秦卒二千余万,西行略定秦地。真是声威赫赫,天下莫不 震服了。就在此际,他却 见到函谷关有兵,又闻沛公已破咸阳。他按捺不住自己胸中怒火了!于是在破关直入驻军鸿门时,一 定要击破刘邦,找他算帐! 

  上面是在鸿门宴前,刘、项两大势力的发展大势,平心而论,从灭秦战功上来看,刘邦应该说是远 远 不及项羽的。尽管在攻略咸阳上他先走了一步。

  《鸿门宴》一文,在《项羽本纪》中 应属第五大段 。但是由于 它的精节首尾完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篇章来分析。



  依照故事情 节发展来看 ,《鸿门宴》全文十五节(依高中课本第六册所定),可以分为三大段。即:(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宴前阶级(也就是矛盾斗争的酝酿开端与上升阶段);(二)“剑拔弩张”的宴上阶段(也就是矛盾高潮阶段);(三)“尴尬不安”的收场阶段(也就是矛盾平伏阶段)。

  现在让我们逐段简括地分析一下它所蕴寓的基本内容以及人物形象。

  第一大段包含六个小节。即:①总叙刘项双方情势及项羽接到曹无伤密报 决心击溃刘邦;②范增说项羽急击刘邦免贻后患;③项伯私见张良报信;④张良以项伯 语具告刘邦并密商对策;⑤刘邦厚托项伯向项羽说情;⑥项伯 说服项羽不击刘邦。

  文章一开始说:“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实际是刘邦攻破咸阳进入秦宫见到“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之后,就打算“止宫休舍”了。只是因为樊哙、张良劝谏,他才“封秦重宝财物 府库,还军霸上”。可见在如何独吞农民起义胜利果实上,刘邦这一军事 集团,一开始就是具有深谋熟虑,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刘邦接受“鲰生”建议而守关拒内,这是因他自恃持有怀王信约,自认为是名正 言顺;但对于项羽这样一个强大敌手,还是怵惮三分,想到如何虚委与蛇待机行事未敢率然与之抗衡的。文在叙述曹无伤密告项羽以刘邦的野心,项羽获信大怒后,紧接着简括明白地指出 双方实力情况。项羽兵四十万号称百万;刘邦兵十万号称二十万。数量既大悬殊,质量上也是刘远逊项。他们相距的空间又是这样逼窄,相去仅止四十里。这真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一般说来,刘邦这个集团的内部关系是比较严紧的。“左司马”的官也不算小了。但是当曹无伤听到项羽大怒刘邦 之后,他竟然敢于派人密告,以预约封赏。这里是既说明曹无伤的为人,也在说明楚汉两方的悬殊形势。在曹无伤以为自己的封赏是指日可期;在项羽,也是“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 军”的 豪语不禁冲口而出。这里项羽的大怒,完全有客观 根据。并非什么由于单纯的粗暴和狂傲。刘邦先既派兵拒关,已足使他恼火;这里的“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的情报内容,又无一不和他的称霸雄心、复仇宿志和贪婪欲求相抵触。刘邦的实力如何,在项羽心中也是了如指掌,满不在乎。从他简短果决的话语当中,使我们仿佛亲见当时他那种雷霆万钧“喑呜叱咤”的英风豪气。

  第二节,范增用刘邦行为的变化和封建迷信,进一步说服项羽,令其“急击勿失”,这就进一步把矛盾推向高涨。素来极其贪财好色的市井无赖出身的刘邦,入关以来,却一反常态,变得“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这分明是刘邦为了争取更大更多的政治赌本(更大的政权,更多的财货美女 ),而一时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 一种手段,自然瞒不过老练多谋的范增耳目。望气“为龙虎”“成五 采”之 说,在今天看,固然是一文不值的虚妄之谈,但在秦末乱世,五行谶纬之说盛行的社会,当然深足悚人听闻,何况是 听者又是一个具有称霸天下的野心的项羽。

  文章到此,形势的确是很危迫了!

  然而第三节中,由于项伯“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这就使得这种十分危迫的形势在不意之中获得转变的契机。把矛盾情态引向低伏曼缓。

  这位在官职上高踞楚之“左尹”,在 亲疏上身属项王“季父”的项伯 ,当着如此重要的关头,他却背着主人,夜来夜去;把如此机密严重的军情,因为私人“素 善”的关系,全部无遗地泄漏给敌方谋士张良 。并且深为 关切的“欲呼张良与俱去”,以免张良从刘俱死 。而当在张良一番“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和他自己当时行为适成对照的答复之中,并 没丝毫激起他的自责感和愧悟心;相反地,他还是忠于自己的“高尚的”友情,坚持要了结私人的恩怨。他还能伫立帐外等侯着张良和其主人长时间密议直到来复,并且接受张良邀唤,“即入见沛公 ”。按照张良当时和刘邦集团的关系来看,和项相比,非但位分 不侔,亲疏也是大异。然而张良的的行为和项伯的行为 ,实在是构成了极其鲜明的比照。

  第四节 ,在张良入告刘邦并和他共同计议却敌之策里,司马迁使用极其隐曲的刻塑笔触,描绘了这个流氓皇帝的真姿实相。刘邦乍一听到张良一番告语,使得他这个志得意满就将即位的“关中王”,不禁大惊失色,手足无措。吐露“为之奈何”的张惶语调;和张良商量还不是主要,当张良反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时,他向张良作了真实的招供 。这里证前面曹无伤的密告,确是 事有其实;也说明这个计划在刘邦集团里,也还 是只有部分人知道,连张良都不在其数。和《高祖本纪》对照看来,刘邦在听到“或”人献计王关中时,他是心“然其计”而“从之”的 ;但在这里他却 现露流氓本色,泼口谩骂原 来献策的人是庸才贱品(“鲰生”)。当张良叫他自料士卒实力能否抵住项羽时,他在“默然”良久之后说:“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再一暴露他在如此严重的现实局面之前那种六神无主的张惶状态。这个时候,他非但不敢与项羽言战,即与项羽言和(臣服 ),也是一件不大好办的事,正在这样紧急关头,张良替他提出 主意:“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叫他先走假投降的道。并且给他提出打通这条假投降道路的人项伯来。他对这个办法虽然毫无异议,但对打通道路的这个人却要深入进行了解,以便施展自己一套市侩的笼络人的手段。他从张良口中得知张对项伯有活命之恩,并且是交深日久(从秦时开始)。他为了施展卑鄙的拉拢逢迎伎俩,还精细入微地问明白了项伯是“长 ”于张良,还是“少”于张良?晚清人郭嵩焘在评论本节文字时说:“案此等乃后世史家所应略者,史公偏于此等处委细言之。正为鸿门之会险绝奇绝,于此为之助势,亦自喜其摹写物情曲折之工也。”(《史记札记》)这话虽然是从艺术上着眼;但也隐曲地 道出司马迁的写作《史记》,与后代一般庸滥的史家所持态度根本不同。

  第五节,是具体写刘邦向项伯进行请托收买的生动场面。刘邦的狡诈、阴险、俗恶的灵魂,也得进一步的描绘和暴露。他不但卑躬折节地一再向项伯“奉酒、为寿”并且和项伯约下将来作亲家翁。这在封建社会极端重视姻亲血族关系的时代,是拿近便套交情的无上手法,因为“再厚还能厚过儿女亲家了么”!他在项伯渐曲入彀之后,就正式展开了他的 一套虚伪的本题说辞。什么“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什么“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真是再虔诚再恭顺连语气也再婉转没有了!他为了表示自己的“敬谨”心情,不惜在自称上,由“吾”变到“臣”;在他称上,直呼项伯为“伯”。在一个重视 私交甚于国家大事,惯于起不自觉的内奸作用的封建贵族面前,他的一套伎俩,果然获得市场。他完全蒙混了项伯 ,既得到了项伯的向项羽说和的“许诺”,还得到了项伯替他作的进一步安排和亲切叮嘱:“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在这里可以使我们预察到是邦的请托深庆得人;从项伯口气中,也可以知道他完全有说服项羽的能力与自信。

  第六节,这位惯以“和事老”自居的项伯,便进一步发挥他的不自觉的内奸作用。这位自己也稍稍情知不韪的楚国左尹,他在夜里驰来复在夜里驰去。到了军中,“具(完完全全的)以沛公言报项王”之后,还以为未足,因为仅止如

  此,还算不得“受人之托忠人事”!于是他因势利导地进一步说服项羽:“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抬出封建领主阶级最所重视的抽象的“义”来打动项羽。果然得到项羽的“许诺”。项羽的所以放弃攻打刘邦的计划,固然由于他自大主观轻信刘邦迎合他心理的一套鬼话,项伯的说辞,也不是毫无作用的。至于说他是贵族出身不愿在宴会上杀人,这恐不合实际。他前此之杀会稽守与卿子冠军,又何尝不是在大厅广帐之上。

  由于项伯的一番活动,使得存在于刘项两大军事集团中间的关中大战的黑云,表面上象是消逝。他们中间的矛盾,也象趋于平伏。但是两雄不并立,他们的根本矛盾—都想独吞起义果实,还依然存在。

  在第二大段中间,这个矛盾重又达到新的高潮。故事情节正式摆开在鸿门一宴的席面之上。

  正如许多文章所指,一提起鸿门宴来,人们所想到的,并非什么揖让进退彬彬有礼的雍睦局面;相反的却令人想到一种剑拔驽张、钩心斗角、杀机四伏的严重场景。郭嵩焘说:“鸿门一会却处处写得奇绝陡绝,读之令人心摇目眩。”是很正确的。

  这一大段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也是最精采的部分。它人物众多,各具姿态。人物关系也极错综复杂,矛盾显得极其尖锐。

  本段包含以下五节:①刘邦躬诣鸿门来谢项羽;②项羽留宴刘邦,范增数促项羽杀刘邦,羽不听;③范增令项庄舞剑以图刘邦,项伯阻之;④张良招樊哙闯帐;⑤樊哙力说项羽,为刘邦解释开脱。

  第一节,刘邦小心谨慎,轻车简从,来见项羽于鸿门。其整个的活动表现,真可以说极尽低首下心卑词厚币以博求项羽信任的能事。在称呼上,对项羽是一口一个“将军”;对自己是一口一个“臣”字。他首先用共同起义江东的老关系来打动项羽。接着恭维了项羽的功勋,也表白了自家的苦劳。他虚情假意地说:自己“能先入关破秦”是一件“不自意”的事。“得复见将军于此”一句,表明真好象他一向惦心着牵挂着项羽,说得再甜蜜委婉不过。他把向项羽告密的人说成“小人”,把项羽对他的恼火的责任,一古脑都推到这个所谓“小人”身上,叫他承担,来融解凝冻的空气。“今者……与臣有■”,也在表白过去彼此间关系还是好的,有了隔膜误会,不过是目前的事。刘邦的话是这样婉转有致而又妩媚多姿;而项羽呢,这位粗豪大意、骄傲自恃的贵族后裔,几乎是完全疏于戒备,竟在刘邦一番口蜜腹剑的说词面前,迅速而又彻底地解除了思想武装,成为刘邦的俘虏。并且把密告给他如此重大消息的曹无伤,轻易地泄漏给刘邦;不只断送了曹无伤本身,也断送了刘邦内部军事情报的来路。下面的不听范增,放任项伯,嘉赏樊哙等自损行为,都是有其由来的了!

  第二节,在杀机四伏的席面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的场面,说明未来之前,项羽和范增不是全无计议打算,不过由于项羽骄横自用的思想堡垒,被刘邦的糖衣炮弹所命中,认为刘邦既已表示臣服,再没必要杀他而已。从座位席次安排上,可以见出项羽骄矜自大满没瞧起刘邦的倨慢心理。

  第三节,范增一计未行,出召项庄舞剑,“因击沛公于坐。”这二计通了,自然也就根除项氏心腹之患。可惜的是,在这样一项重要问题上,项氏集团内部,不只是步调不统一,并且有人公然出来破坏!“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以曲尽其未来的“亲家翁”的“道义”责任。于是“庄不得击”,范增计谋又遭挫败!

  第四节,在另一方刘邦集团里,情况却幡然大异,而是有组织有准备,步调也极为统一。并且能作到互相配合联合作战。张良看见情况紧急,于是出军门招樊哙,通过张、樊二人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这一方是无一人无一刻不在高度紧张戒备之中。樊哙问:“今日之事何如?”张良答:“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樊哙说:“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随即带剑拥盾入军门。樊哙跟随刘邦最久,关系也最密切。加以勇敢粗豪,刘邦集团准备他来打这个劫赢,自然是再好没有!

  在本段最后一节中,是写樊哙的场面;也是项羽的场面。这个狗屠出身的莽汉,他的一派为刘邦解释的有胆有识的说词,表明他不只是性格粗豪,也有其精细之处。这段说词虽然是和刘邦的如出一辙都是事先议好,但在樊哙讲来,却又是曲合他的身分,口吻声气都是别具生姿的一套演说。他的所以受到项羽嘉赏,不只是因为具有“能饮”“健啖”的粗豪风格,与项羽相投契;更主要的还是他的这段“刚中有柔”、“亢中有卑”,指责当中包含着尊敬的讲话,起到最后作用。在本节文字里,除了生动地写出樊哙这一有胆有识、粗中有细的卤莽英雄面貌外(所谓“子房如龙,樊哙如虎”),对项羽的“英雄惜英雄”的人物风格,也在对话中间,作了对应的描绘。就在如此场面活动中,缓和了刘邦身边的危迫形势,使他得以抽身离席,从小道逃遁!

  下面是文章的第三大段,也是最后一段。总的看,是属于鸿门宴收场结束阶段。当前的矛盾高潮,虽然宣告结束,但在实质上,尖锐的矛盾仍然存在。不过表现形式有了进一步的变化而已。所以这一宴会场面的收场情况是十分尴尬十分不安与不谐调的。

  本段分以下四节:①刘邦脱席与张、樊计议;②刘邦遁归;③张良入谢项羽,项方内部愈加分裂;④刘邦杀曹无伤,根除内部隐患。

  第一节,刘邦乘势逃席,本意就想逃归。但他却假惺惺地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直等樊哙说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替他解嘲的话来,他才“于是遂去”。他把带来的厚礼留给张良,以便进一步麻痹项羽。他明知足以致他死命的不仅是项羽,更主要的对手还在范增。当张良问他“来何操”时,他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这个“会其怒”的“其”,自然是说的范增,而不会是项羽。可见他在酒席中间,是如何惴惴不安、如坐针毡,并且总在用眼睛溜着范增神色。假如范增颜色稍有宽假,他便早会卑躬折节地把这两份成双成对的表示约邀“和好”的珍贵礼品,堂而皇之奉献给“项王”与“亚父”。现在,他把这宗重要事情,付托足智多谋的张良,自然是很合适。但他还不免要叮嘱一番,以便提高张良的警惕。最可注意的是司马迁在这里明白写出对他自家部属的张良的称呼,也从先前的“君”忽而变为现在的“公”了!说明刘邦如何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在手段上是无所不用其极的狡诈人物!这里的“白璧”“玉斗”,自然是掳掠而来,证明前面范增的“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的说法是铁的事实。

  在本节中,项羽虽曾叫陈平召唤过刘邦,但也不能说明他是存有什么足够的戒备心理。

  第二节,写刘邦正式逃遁。他狼狈周章地扔掉车马,和樊哙等四员心腹将领,走僻路抄近道,急急逃回自己的营垒。临行时,还没忘掉告诉张良“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其恐惧不安的一副嘴脸,真是呼之欲出。

  第三节,写张良入谢,向项羽、范增献礼。张良的措辞,极为婉惬得体,项羽在听到刘邦逃走的消息时,也没什么明显表现,相反地还“受壁,置之坐下”。范增则大不同。这种场面,无异于在说明他的几次老辣机谋,都归破产;面前摆着的虽然是一双玉斗,但是在这样一个老练的政治家看来,实在等于一宗难于忍受的嘲笑和讽刺。所以在受了玉斗之后,不但不置之坐上,相反地却置之地下;不但不稍加把玩审视,他还“拔剑撞而破之”。并且在项羽面前,公然斥骂:“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然而这种万丈无名怒火,毕竟已烧不着刘邦一根毫毛;相反地,却不过落得在张良面前,完全暴露自己内部的严重分歧和加深项羽这个喜虚荣爱逢迎的君主的厌憎。范增这个悲剧色彩也同样十分浓厚的政治家,他的所以招致失败,固然与项羽的戆直粗疏有关;也和他自身的刚愎自用好动肝火,不能针对项羽的具体为人,进行说服工作分不开。后来当项羽受汉反间,他大怒走开,最后落个“疽发背死”的悲惨结局,也是有其必然性的了!

  最后一节,说明刘邦回到军中,立刻杀掉密告他的曹无伤,剪除了内部的隐患;加强了内部团结。这和项羽一方的变化动态,适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所以说,鸿门宴一幕斗争,预兆着刘项两方未来的成败利钝的前途;标志着秦末农民起义历史的重要转折;刘项两大势力的急遽变化的重要关键,是十分符合实际的。当然,在刘项两方的所以成功与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的探讨上,那还有待另论。

  《鸿门宴》的各节内容和人物,大略如此。



  《鸿门宴》一文的思想意义,大致可分如下四点来说明。

  通过项羽的行动,可以充分证明此点。项羽当年倔起江东,领导农民起义队伍,扫平各地动乱。“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这是当他行为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灭除暴秦政权愿望时,他受到了群众的拥护之故。因为如此,他的举措行为,也便能符合客观要求,能以透过形式看到本质,而处处取得主动,最后获得成功。而当他“胜利”“成功”之后,便妄自尊大,倒行逆施,“分裂天下,而封王侯。”他几乎是完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一片歌颂、崇拜、畏服的声音所淹没,蔽塞了他应有的理智与聪明。更因为到处屠城杀戮,他就迅速地丧失了群众的拥戴。在行动举措上,也是处处用主观臆断客观,变得十分被动而愚蠢。

  用《鸿门宴》上的项羽形象,来印证此点,就更为鲜明。由于项羽的“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他竟然为刘邦的一套卑词厚币所欺哄,轻轻放走了自己送上门来的强大的敌人。他经不起纷至沓来的谄言和谀语,不但容忍自己营垒内部的资敌臣僚,也不听信忠诚而有远见的策谋劝告;甚至“率直”到把敌方为自己递送情报的人随口供出。刘邦对他所讲的话和刘邦的行为,本来有许多矛盾和漏洞可以察寻,但他却完全漠视了这些。用自己的双手给自己埋下难于挽救的败亡种子。

  第二点,本文说明了不自觉的资敌行为是最为可怕也最为可恨的。

  项羽集团的项伯,可以作为最好的说明。他的一系列资敌行为,基本上都是处于不自觉状态。但从其影响来看,应该说是存在内部的可怕的利敌现象。因为它分明起到削弱和分裂自己营垒并且切实帮助了敌人的严重作用。项伯凡事从封建贵族道德观念出发,以致弄得不识真正的大体。客观上协助了敌人,还不自觉。敌人用各种手段利用了自己,不但不觉察,还自以为处事深合“义”“礼”。这种人的思想行动最可怕。因为不只他自己不识是非,别人也往往受其左右而不以为怪,因之堕坏大事。

  第三点,本文说明,凡事必须依靠多数人,和衷共济,步调整齐,才能成功。

  刘邦之所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原因是在于他善于用人,处处依靠周围的臣僚。上下团结一致、步调划一,互相辅助、互相支援,形成一个坚强的集体力量;相反地,在项羽方面,本来事情的成功象探囊取物一样的容易,但是项羽却师心自用不纳善言。以致在如此严重的关头,扮演了颟顸失败的可悲角色,刘邦后来批判他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说到自己成功的原因,他认为张良、萧何、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也在说明这个道理。

  第四点,本文说明凡属严重事情,必须有胆有识,充分分析客观实际,依据之制定周详计划,在进行上要有严密的措置安排,才能突破艰难,获得胜利。

  通过本文中刘邦集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印证此点。刘帮在接到项羽要击破他的消息时,虽然显得有些慌乱,但他的一些心腹臣僚,大都是有胆有识,能细致地分析客观,进行周详的计划和严密安排的人物。《鸿门宴》雄辩地说明刘邦集团在处理这样一个严重事件时,是如何做到了知己知彼,有条有理,并且能顺理成章,因敌制胜,所有举措都是符合客观实际,从而获得最后胜利。

  《鸿门宴》一文,就是如此在三大段十五节文字当中,包孕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意义。写出来从秦崩溃到汉建立的历史过程的一个重要片断;描绘了刘项两大集团势力的不同阵容,塑造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统治人物。它不只预示着项羽个人功业的重要转折,它也是整个秦末历史变化的重要关键。

  《鸿门宴》一文,它的本事虽然发生在二千多年前(公元前206年),但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鲜明的教育意义与认识价值。



  《鸿门宴》一文,既为我们再现了历史真实;它也为我们提供了高度的文学技巧典范。它的艺术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四点来观察。

  第一点,它善于在矛盾开展中描绘人物。通过重要历史事件的描写以突现人,使之为形象塑造服务。人物形象获得高度的鲜明与统一,因之具备典型性。

  在本文中,作者善善、恶恶、贤贤、黜不肖的态度是十分鲜明的。司马迁以极其深微而又明显的爱憎笔触,刻画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统治人物。刘邦是一个卑鄙狡诈而又极其机变的所谓成功人物;项羽则是一个粗豪自恃、浅听轻信的所谓失败英雄。作者把刘邦、项羽放在鸿门一会的具体历史事件具体矛盾开展当中,进行描绘。最后达到人物形象的高度鲜明与统一,完成传记文学人物的典型性质。所以刘邦、项羽,尽管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所描绘的的也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然而后世却常用来概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作者在描绘这两种人物性格时,爱憎倾向是十分明确的。对项羽主要的是同情和赞颂;对刘邦主要的是鄙夷和贬斥。这就深刻地影响着千百年后读者群众情感的向背,使人们同情的都归于项羽一面。

  本文在描绘张良、项伯、樊哙、范增的形象上,也极为成功。假如说本文写的是“子房如龙,樊哙如虎”,那么写刘邦就真该是“如狐如鼠”了。

  第二点,本文善于把巨大的历史事件与丰富的细节描写相结合,善于把生动的场面叙写与细节描绘相结合。在对尖锐的矛盾斗争的叙写当中,完成其惊奇的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情节。

  鸿门一会,本来是秦末历史的巨大事件之一。这个事件本身,就具有十分丰富的细节和许多生动的场面。无论在刘、张密议,刘、项(伯)私约,鸿门来会,宴会上舞剑,以及樊哙闯宴,刘帮遁席,张良献礼的各个场面当中,都有着繁简不等的细节描绘。这里面最属生动的场面叙写和细节描绘,当属樊哙闯宴一节。无论在描绘樊哙的饮酒、啖肉以及严词说项等各个细节行为上,都是姿态声气栩栩如生。这些细节描绘与场面叙写又能作到紧密结合,首尾一贯。这样就能以在尖锐的矛盾斗争的展现当中,完成其惊奇的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使人们在千百年后,一提起鸿门宴故事来,许多人物的活跃形象,都如近在眼前。《鸿门宴》一文,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极其成功的范例。

  第三点,本文具有周密严谨的组织安排。在材料处理上,也能前后相生,具有缜密的逻辑联系。它密切依照历史发展,把许多材料,加以精心地抉择,并进行了细密的安排组织。使矛盾一环衔着一环,使情节一波推动一波。他以曹无伤密告起,以曹无伤被诛结。以范增说项羽始,以范增怒项羽终。在处理材料上,作者运用了繁(如闯宴)、简(如诛曹)、省(如张良“具告沛公”)、复(如樊哙说项)各种不同笔法,使其相辅相成,以构成全篇严密无间的逻辑结构。帮助了主题内容的显现。这些是本文鲜明特点之一。

  第四点,是本文在语言运用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作者在传记文学著作上,具有独创精神叛逆情感,所以他能自觉地靠拢人民向民间语言学习;受有明显的影响。许多民间传说与歌谣谚语,都成为作者创作思想与创作语言的重要来源,构成作品的新鲜血液。使它的语言艺术,推进到中古时期散文文学的一个新的高峰:浅切、明白、活泼、朴实。

  在本文中,如“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都是当时流行的成语;而“唉!竖子不足与谋!”则是当时的生动具体的口头语言。

  从全文语言风格来看,也完全可以说明司马迁的操纵运用语言的能力,远远跨过秦及汉初散文语言的既有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司马迁在善于活用虚词上,也极其出色。他往往凭借表情作用很强的虚词运用,表现人物情态。

  如本文中,“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樊哙曰:‘臣死且不避,酒安足辞!’”等。都是运用虚字进行表情的极其传神处所。

  《鸿门宴》一文的文学技巧,在整个《史记》当中,是具有代表性的。郭嵩焘说它“自是史公《项羽本纪》中聚精会神,极得意文字。”自非过誉。它不只是达到了“叙事真而描写切”、“语调整齐,字句锤炼”的境地;它也达到了神采辞章双跻峰顶(“理既切至,词亦通畅。”—《文心雕龙·启奏篇》)的新高度。有人也用思想清新、文字精美、内容充实、组织周密四点,对整个《史记》的艺术特点作通俗的概括。这种通俗的概括评价,同样也适用于本文。

人物形象分析
      鸿门宴,这道千古大宴,杀气腾腾了几千年,时至今日,仍旧在香飘四野,热气四溢。虽然这新上映的《鸿门宴》将好宴变成了馊宴,将英雄演成了小人小人演成了英雄,将主角演成了配角将配角演成了主角,将剑舞热血变成了琵琶小调,将柔情烈女演成了风尘弱质,将十面埋伏演成了笛萧表演,将英雄饮恨演成了小人穷途,将一席大宴变成了一盘大棋,可是,既然这么热,我们又何妨凑下热闹呢?所幸,历史尚在------     
 项羽:西楚霸王, 英雄盖世。英勇有余,智谋不足。      
性格分析:无疑,项羽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不甘居人之下,早期在街上见秦始皇巡视路过便说“彼可取而代之!”,后期楚汉争霸,虽拥立怀王为义帝,但终究不甘为人之臣,遂将其所害。项羽是自负的,他有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唯我独尊骄矜自负,听到刘邦入关就大怒,只许自己不许他人,他又是天真单纯寡谋轻信的,随便刘邦的几句话,他就心软不忍下手,随便张良的一个小计,他就疑心范增,把范增气走。范增那样该信的人他不信项伯那样不该信的人他又信,所以才最终招败。然而最终,他又是光明磊落,大度,尽管其曾经屠城坑杀无数人,最后又自刎乌江,也不失为千古英雄一个。如李清照所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最好的评价。
刘邦:王者枭雄,大汉天子     
性格分析:不可置疑,刘邦是胸有大志野心勃勃的。他区区一个流氓无赖竟也敢在看见始皇帝的车仗时生出“大丈夫生当如此也!”的豪言壮语。他是心狠手辣,无义无情的,自己的老婆孩子亲爹被关羽所抓,他竟然弃之不顾,逃命关头他竟能把老爹也从车上推下去只顾自己逃生。他是多疑的,尽管张良韩信等大臣为了他的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他一点儿也不放心这些忠臣,终于在大事所成之后上演了一出“狡兔死,走狗烹”的好戏,将他们所害。他是极爱弄权阴险狡诈的,鸿门宴之时为了麻痹项羽以逃命不惜卑躬屈节低三下四忍辱负重,有胆有谋的。不愧具备了一个帝王该有的素质,开创了一代伟业。
范增:老谋深算,赤胆忠心      
性格分析:作为军师,不用讲,范增他是老谋深算足智多谋的,他眼光深远毒辣,在鸿门宴之前就能看出刘邦的宏图与威胁,才使计并提醒项羽杀掉刘邦,可见他是果断狠辣的。但是他的性格上又有所不足,他为人偏激,不善言辞,史称他与项羽手下大多不和,所以刘邦刻意使计反间他与项羽时,使者及其他人竟未有人替他分辨。他却又是直接的,项羽怀疑他,他就气极一走了之了。然而最终,他又是忠义真诚的,尽管走了,还是留下了一个锦囊为项羽绸缪。
张良:足智多谋,决胜千里        
性格分析:张良亦是谋士,自然是聪明多智的。他为人从容镇定,下棋能一人对十人而不变色,他在鸿门宴上刘邦逃走后,自己却依然不紧不慢,为刘邦道歉,是非常有胆识的。他明明可以在范增走后投靠更为强大的项羽,然而他又忠于刘邦,不肯遗弃,所以,他又是忠诚的。
樊哙:热血战士,义薄云天     
性格分析:樊哙的性格很明朗,看起来似乎是一根肠子通到底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鲁莽之士,然而实际,他却是粗中有细的。他忠诚而有胆识,又在鸿门宴上劝说刘邦离开,可见他也是有智谋见识的。
项伯:卖主求荣,千古之奸    
性格分析:项伯于险难中不忘朋友张良,有恩图报,这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是善良的,然而,他对刘邦这个敌人善良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史书上说他与刘邦有儿女亲家之婚约,他为了一个敌人而对自己的主子和亲侄子项羽不义,这种弃多选少弃亲归敌的背叛,不仅眼光短浅不够明智,又使他显的虚伪。项羽死了,项庄死了,所有人都死了,他却一个人独活着,转入刘邦的麾下为官,这样的人,由此可知,所谓的报恩,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今天看见有人的文章说项伯是“大忠若奸”,我说,他是卖主求荣,千古叛徒。
项庄:侠肝义胆,忠诚护主     
性格分析:项庄此生极不起眼,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露脸就是鸿门宴上那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由此可知,首先,他是性格不突出的,所以才会一直默默无闻,他是忠诚的,所以才会舞剑意图谋刺刘邦以保项羽,最终还因项羽而丧了命。然而最终,他虽然执行力优良却又是智谋不足没有主见的,范增让他舞剑他就舞,别人说什么他就是什么,项拍阻挡他就一点办法都没了,丝毫也想不到解决的办法,所以说,他虽勇,却终究无谋。
樊哙:热血战士,义薄云天     
性格分析:樊哙的性格很明朗,看起来似乎是一根肠子通到底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鲁莽之士,然而实际,他却是粗中有细的。他忠诚而有胆识,又在鸿门宴上劝说刘邦离开,可见他也是有智谋见识的。

对比分析《鸿门宴》中两大谋臣范增—张良与范增

范增和张良都是两大阵营的智囊人物,同样谋算能力很强的顾问式人才,由于机遇的不同,命运也截然相反。范增深谋远虑,凡事都事先做好应对之策,却识人不清,犯了严重的错误,终招致失败的结局;相反的,张良足智多谋,临危不乱,善于察言观色,帮助刘邦夺得天下,亦为自己赢得美名。下面我就文本具体谈谈范增与张良这两大谋士之间的差异。

一、对所事君主的了解程度上的差异

范增曾跟随项羽的季父项梁,为其出谋划策,史书上曾有记载“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项梁死后,范增便顺理成章的跟从项羽征战天下,在随项羽征战的过程中,范增理所应当的了解项羽这个人有勇无谋、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既然知道这些弱点,那么在实际作战中就可以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范增一早便看出好酒色的刘邦入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所以便极力怂恿项羽“急击勿失”,两人合力设下“鸿门宴”,借宴请之名,行刺杀刘邦之实。范增知道这场宴会的重要性,但是他对项羽太过自信,没有料到项羽会改变初衷。项羽在项伯的劝说及刘邦刻意表现出来的谦卑下改变了杀他的想法,甚至诚意留他赴宴。范增在宴会上洞悉这一切后没有及时向项羽说明,纵使范增“数目项王,所举佩玉珏,以示之者三”,项王依旧只是“默然不应”。可见,范增虽被项羽成为“亚父”,而且并肩作战多年,彼此之间的了解和默契仍然是不够的。
反观张良对刘邦的了解,让我们深深信服。张良自投靠刘邦后,被任命为被任命厩将, 留在身边当谋僚。刘邦重武将,不喜欢谈经论道的书生,张良便向他不断谈论《太公兵法》,渐渐得到信任。他知道刘邦不像项羽那样骁勇善战,但是他善于权术、志向高远、知人善任,非池中之物。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有交情,连夜进入刘邦的军营,把鸿门宴这一绝密的军事情报告诉了张良,让他赶紧逃。张良不仅没走,反而告诉了刘邦。刘邦非常害怕,因为此时的项羽要打败他简直易如反掌。张良临危不乱、从容淡定,分析道:“沛公你自己估量一下,能打败项羽吗?”刘邦沉默了好久,答:“当然不能,现在该怎么办呢?”张良深知,此时项伯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于是向刘邦引荐项伯。劝谏刘邦用设酒款待、举杯敬酒、为他祝寿、缔结婚姻等手法笼络了项伯,为次日鸿门宴的虎口脱险埋好了伏笔。
二、宴会上用人的差异
“鸿门宴”上,范增等人准备严重不充分,深知连埋伏也没有安排,而且操之过急,临时找了一个不能担当大任的项庄来完成刺杀任务,结果刺杀失败。首先在安排上,考虑不周全,既然知道宴会的重要性,那就应该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例如:假如项羽改变刺杀刘邦的主意,那么改采取怎样的策略来补救;刺杀失败了,又该采取怎样的计策进行下一轮的伏击;在沿途设下怎样的埋伏……这些都是应该在考虑之中的事情,然而范增却没有多加思考。其次在刺杀人员的安排上也是有问题的。范增深知“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却派了平庸的项庄担此重任,项庄没有杀人的胆量,几次攻击都不能成功刺杀刘邦,不知变通,丧失大好时机。同时范增只派了项庄这么一个杀手,失败后,没有人继续完成任务,最后刘邦成功逃脱。假如范增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委派几个有勇有谋的武士去刺杀,那么结局则会完全不同。
再看,张良这边,做了三大准备,考虑相对周全,连善后问题都想到了。张良在评估过项、刘二人的实力之后,明白单靠武力硬碰硬是绝对赢不了项羽的,所以只能采取自保的策略。他主动联系项伯,为刘邦、项伯牵线搭桥,项伯才能“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言:“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这是其一。其二,张良考虑到范增的老谋深算,特意带去了樊哙等百于骑精干人才,以防万一。在发现杀机后,立即召来樊哙,帮助刘邦逃去。其三,张良留谢,处理善后事宜,收拾尴尬局面,不卑不亢。
三、自己对待君主态度上的差异
范增在鸿门宴上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盲目自信,把一切设计好,让项羽照着他的意思去完成,当形势发生改变时,不能虚心和项羽等人商量,而是自己自作主张的安排项庄刺杀刘邦,最后项庄失败,刘邦逃脱。鸿门宴上的座位“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而张良只能“西向侍”,可见范增态度的嚣张。范增沉稳不足,而且粗暴易怒,对于这一点项羽不能理解,更加不能接受,鸿门宴上失败后,只知道一味责怪项羽,不知道自我反省渐渐失去项羽的信任,最后在陈平反间计下,挑起了项羽和范增的矛盾,项羽彻底不信任范增,落得他愤然出走。
相反地,张良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就显得游刃有余了。他心中谨记着自己所处的位置,不曾逾越。在为刘邦出谋划策时,总是时时、处处与刘邦商量,不妄作决定,谦虚谨慎。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在帮助刘邦取得天下之后,张良借口自己体弱多病,逐渐从官场中脱身,激流勇退,张良也被刘邦赞赏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封为留侯。
四、在劝谏上的差异
在劝谏这一点上,范增的表现远远不如张良。范增在很多时候不是对项羽进行劝谏,而是为他安排好一切,让项羽照着他所设计的蓝图去做事。项羽进入关中前后是他取得胜利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项羽在政治上一次次的犯重大错误,如:坑降卒、屠咸阳、烧宫室、放弃关中、杀掉提建议的人等,暴露了项羽残暴,以及以杀人为快的狭隘的复仇思想。项羽的所作所为,“增皆亲见之”,但可惜的是,“未尝闻一言”,从未听到范增一句劝谏的话。在鸿门宴如此重要的宴会上,项羽改变心意,不想刺杀刘邦时,他也没有及时进行劝谏。最终使项羽在违背历史的方向、背离人民的要求上,越走越远,以致最后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西楚霸王的神话就此破灭。
张良在刘邦集团中的作用,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作用外,还能在关键时刻和关键性的问题上,对刘邦因势利导,加以谏正。如劝刘邦就封汉王,并烧毁栈道,以迷惑项羽;鸿沟划界后,劝刘邦引兵追击项羽;垓下决战前,劝刘邦封韩信、彭越为王,征其兵会垓下等,对刘邦的胜利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刘邦的一些错误,他能及时发现,及时劝谏,使刘邦得以及时改正。如:谏阻刘邦不要迷恋秦宫室的豪华,以致刘邦进入关中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劝其还军霸上;劝刘邦定都关中等,既表现了张良进步的历史观和远见卓识,还表现了他敢于谏诤的勇气。这些对刘邦改正错误,取得最后胜利有决定性的影响。
纵观全局,我们看到,范增的政治观察力、才智谋略绝不逊色于张良,但是为什么两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则在于范增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而张良却能做到知己知彼,始终明确自己的定位。范增、张良二人可说辅世奇才,乱世中必以兵治之,方定乾坤,但两雄相争,必损大将,既生瑜,何生亮,两者始终是不能并存的。

从鸿门宴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进行的长达五年的楚汉斗争的开端,虽然是故事的开端,但故事的结局已经在开端注定了。
“鸿门宴”中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已经有了充分的体现,双方阵营也已然列出。让福州墙体广告分析吧
先来看双方主帅。
刘邦当时已经四十多岁,有了多年的人生经验。他善于用人,从善如流,也相信大丈夫能屈能伸,在关键时刻放得下面子,也下得了狠心。文中交代刘邦这个人以前就“贪于财货,好美姬”,但这次却没有任何的不良行为,用范增的话来说是“此志不在小也”,有了远大的志向也能够落实在行动上。他是贪心的,所以当他先破关中之后便高兴地接纳了手下的意见,欲图在那里称王,这也是楚怀王事先说好的。当刘邦通过张良和项伯的关系知道项羽要攻打自己时,他大惊,马上问张良:“为之奈何?”向张良请教。并且非常热情地款待了项伯,甚至与他结为姻亲,这一切的目的都是让项羽不攻打自己。和项羽的会面,他也能够放下所谓长者的面子(项羽此时二十多岁),甘居人下,面北而坐。古人以东向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后是西向。按照礼仪,刘邦是客人,本应坐最尊位——东向坐。但项羽自己做了东向,范增做了南向,刘邦只坐了三席,连范增都不如。他也丝毫没有介意,还极力表明自己没有称王的意图。这些都是他能屈能伸的表现。宴中脱身离开之时再说“为之奈何?”,看似无能,实则是对自己的头脑有自知之明,对手下的人充分信任,善于用人且从善如流。刘邦善于用人更善于协调作战,看樊哙和他如出一辙的话——“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就可以知道刘邦是和手下进行了一番交流,连谎言都一致!刘邦回到军中立刻诛杀曹无伤这个间谍,绝对是当机立断。
项羽世代为楚将,身上自有贵族之气,少年得志,充满自信。当他听说刘邦要称王的消息后,大怒,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根本就没有任何作战计划,也没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见,一切都凭着自己的意气。在他的眼中,刘邦十万军队远远不如自己的四十万大军,根本不足为惧。他压根就没有想过自己有失败的可能。只能说他勇足已,谋不足,而他本人又缺少自知之明。当项伯从刘邦那里回到军中,将刘邦的话向项羽转述并希望他能够善待刘邦时,项羽不仅没有意识到项伯将自己的行动计划泄露了出去,还一口答应了项伯。只能说项羽实在是缺少战争敏感性,实在是太自大了。而他不打算杀刘邦的想法也没有告诉亚父范增,更没有告诉其他人。这能说明什么?只能说他任人唯亲或者是过于相信自己。事实也证明了项羽任人唯亲这一点,后来刘邦用个反间计,项羽就削弱了范增的权力,以致范增愤而出走最终气死在路上。比起刘邦的有事大家商量,项羽就差了太多。项羽好大喜功,喜欢听奉承话,听到刘邦称他为“将军”,自称“臣”就感到高兴,留了刘邦一起喝酒。对于范增的多次示意,不知是他真没有看到还是假装没有看到,但是错失杀刘邦的机会实在是他最大的遗憾。与刘邦面对叛徒的态度相比,项羽根本就没有觉得项伯是叛徒,自然也没有处罚他。用范增的话来评价他就是“君王为人不忍”,是正人君子;也有人认为他是妇人之仁,既没有杀了刘邦也没有严惩叛徒。项羽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贵族,虽然读的圣贤书不多却有着很高的道德标准。他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刘邦,实在是大错特错,对待君子可以君子,对待小人就得小人。刘邦的狡猾善变岂是项羽这样的君子所能对付?看他对待樊哙的一番“义正词严”的质问,项羽居然“未有以应”,心里大概是觉得很理亏,以致范增多次示意他杀死刘邦,他都没有下定决心。
据厦门墙体广告介绍,他们手下的重要谋臣——张良和范增可以说都是当世很有谋略的人,但他们的为人处世却有所不同。张良为人低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帮助刘邦脱离危险。听说项羽要攻打刘邦,马上将消息告诉刘邦,还出谋划策;在鸿门,他以身犯险,留下与项羽等人周旋,这些都体现了他的忠心和勇气,而他也深得刘邦的信任。再看范增,范增除了是项羽的首席谋士,也是项羽的“亚父”,在项羽军中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这样的位置可以功高震主了,偏偏他又不是项羽的真父,自古以来异性从来都难得到正主的信任。再看范增的言行,为了项羽他在鸿门宴上屡次示意杀死刘邦,却没有得到项羽的回应。而当他知道刘邦已走时,非常生气地将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当众斥责:“唉!竖子不足与谋!”注意:“竖子”是骂人的话,敢于当项羽的面斥责就可以看出范增他在军中的地位以及他的目中无人。由此看出范增和项羽的关系其实并不是表明上的相亲相爱,也是有着矛盾和冲突的。范增虽一心为主,奈何此主不信他。这就为后来刘邦反间计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基础。
刘邦和项羽都不缺勇士。刘邦的勇士是樊哙,项羽的勇士是项庄。樊哙在鸿门宴中的表现不可不谓之勇。“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质问项羽,这些都比项庄强多了。先不说项庄忠心如何,单看他的武艺就不够精,气势不够盛,一个项伯就把他挡在了杀死刘邦的门外。
泉州墙体广告总结,项羽的对手如果不是刘邦,他可能会成为一代帝王,但以他的性格也绝对做不了一个好的帝王,也必然走入失败。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是很中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