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明明德 必精研《道德经》

 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 2015-09-30

欲明明德 必精研《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

《大学》教会我们明德,可欲明德,必先精研《道德经》。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无忌哥诚邀明如老师为我们讲解为何要精研《道德经》,如何精研《道德经》。


多闻微讲堂 · 听明如老师讲《大学》

系列讲座第四讲


《道德经》对心体的描述



1
欲明明德,必精研《道德经》



要想明明德,必精研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这是何故呢?


孔子一生奉行“述而不作”的信条,也即,只对弟子进行口头传授,绝不著书。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学》、《中庸》、《论语》等都是后来孔子的弟子收集起来的孔子当时曾经传授过的教言,而这些教言中关于“明明德”方面的,只是只言片语而已。所以,要想从现存的儒家著作中得到“明明德”方面的详细阐述,是不可能的事情。


学问最重传承,孔子本人“明明德”的学问与功夫,是从哪儿传承来的呢?是从他的老师老子那里得来的。《史记》、《庄子》、《吕氏春秋》、《礼记》等史料中记载,孔子曾多次去拜见老子,向他求道。有一次见了老子之后,听完老子关于“道”的描述,回来后三天不说话,《庄子·天运》中记载:“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孔子这样不断请益并自我修习,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就悟道了,也即真正认识了心体,在修慧层次上明“明”了。


其实,老子当时也是“述而不作”的,因为“道”不是言语能够表达的,言语表达出来的已经不是真正的“道”了。老师都不著作,作为学生的孔子当然就更不可以了。


直到老子出关西去时,守关官员尹喜也是隐居修道高人,在他的再三劝请下,老子才著作了《道德经》,将他证悟到的“道”和“德”以文字的方式流传了下来。“道德经”中的“道”就是“明德”中的“明”,“道德”和“明德”中的“德”是一个意思。所以,“明德”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明德”,二者只是用字上的差别,意义并无二致。


在孔子那个时代,老子和孔子是师徒,是一家,根本没有什么所谓“儒家”和“道家”的说法。现在的人要想通过文字解读儒家的“明明德”,理所当然地要精研老子的《道德经》。


儒家与道家是后来才渐渐形成的宗派。后来有一批人追随孔子的言教修身立德,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建立了相应的宗派,这个宗派就叫儒家;而另外一批人则追随老子的言教修身,主要是为了羽化升仙,他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修炼体系,并建立了宗派,这个宗派就叫道家。不管怎样,后来的儒家与道家源头是相同的,他们最终的追求虽然不同——一者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者是成仙,但所依据的原理都一样,那就是“明德”,或者说“道德”。


《道德经》中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道”和“德”,这里我们通过《道德经》中关于“道”的描述,来进一步在闻慧与思慧的层次上明“明”。在介绍《道德经》的说法之前,先介绍两个基础知识。



2
儒家常用的心体别名


心体,因为具有能知能觉的功能,是能知能觉之主体,所以称为“明”。除了“明”这个名称之外,儒家对心体还有其它几个称呼:天命、性、道、中、庸。《中庸》上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说:“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


命,原意是“知觉”的意思,一个东西如果有知觉,我们就说这个东西有“命”;没有知觉了,就说“没命了”。天,有两层含义,一是“天生”之意,二是“空、无形无相”之意。所以,“天命”的意思是“这个知觉之体是天生就有的,无法追溯其开始”,或者说“这个知觉之体像虚空一样无形无相”——这两种解释都可以。或者合并起来说“无法追溯其开始、天生就有的、如虚空般无形无相的觉知之体”。这是将心体称为“天命”的原因。


这个天命,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性质”,也即“材料”。换句话说,世间万事万物都要依靠这个天命才能派生出来,因为这个原因,将天命称为性,这就是“天命之谓性”这句话的解释。


世间万事万物都不离这个“性”,在这个“性”中生,在这个“性”中灭,这个“性”对万事万物起着“率领”的作用。这里“率领”作何解释呢?就好像道路“率领”着行人与车马一样,是行人与车马的行走之处,行走之轨迹。同样,这个“性”也是万事万物的行走之处,万事万物不能脱离这个“性”而运行,就好像“道”与行人车马的关系,所以就把这个“性”也称为“道”。有时为了区别通常的“道”,称为“大道”,因为是万事万物行走之处、不是世人所谓行人车马行走之处的缘故。以上是“率性之谓道”的解释,也即“性为万物之统率故也称为道”。如《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是,如果悟到这个心体,就会知道,天地在这个心体中运行,万物也在其中生灭。


心体为何又叫做“中”呢?因为心体的“知”是一种特殊的“知”,虽然没有“所知”,但“能知”之性却是不离不毁地存在着的;因为没有偏堕于任何一种具体的所知,所以叫“中”。心体的所知境,可用“喜怒哀乐”来指代,也即所知境可能是令人喜悦的境、令人忿怒的境、令人哀伤的境、令人快乐的境等等。当心体的“知”没有偏堕于任何一种这样的所知境之上时,这种状态叫作“中”。而偏堕于一种具体的所知境之上时,就叫做“边”。以上是解释《中庸》中的“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这句话。


为什么将心体也叫做“庸”呢?“庸”就是“常”的意思,“常”就是“无有变动”的意思,当心体处在“中”的状态的时候,那时候的知是没有波动的,所以叫“庸”。而堕为喜怒哀乐的认知时,这些喜怒哀乐的认知则是无常迁变、刹那不住的。当“中”和“庸”这两个字并用时,也是指心体,因为灵觉之性无有偏堕和迁变之故称为“中庸”。


概而言之,心体——因为能知能觉之故,称为“明”;这种觉知性无始无终、无形无相之故,又称为“天命”;万物由之而生、刹那不离故,又称为“性”;万物运行之处故,又称为“道”;没有偏堕于任何喜怒哀乐之知故,又称为“中”;觉知性无有迁变故,又称为“庸”。

在圣人关于心体的言说中,分为“所断”与“所证”两类。“所断”是说心体的知是远离一切凡夫识的知,“所证”是用言语描述圣者对心体的体验。如“中”就是所断说,“明、天命、性、道、庸”就是所证说。所断说与所证说,一破一立,一推一拉,对学人证悟心体都有各自的必要,应该平等一味受持。


儒家、道家与佛家关于心体的论说有很多。其实,凡是论说都已偏堕在生灭之知上了,不可能是无有偏堕之心体的准确描述,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凡有言说都不是心体的原貌。但为了度化众生,使众生可以“因指见月”,圣人敷设了种种关于心体的言说,其实都只是起着“手指头”的作用,而不能当做“月亮”解。这就是“四依四不依”中的“依智不依识”,我们真实地认识心体,最终靠的是无言说、无分别、无偏堕的“觉照”智,而不是言说、分别、偏堕之“觉知”识。



3
《道德经》对心体的“所断说”


《道德经》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一种道,如果可以言说或身表,那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一种存在,如果可以用言语描述,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


《道德经》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思:真实体验着“道”的人不会用言语表述“道”的,用言语表述“道”的人往往不是真实地明白“道”。


《道德经》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意思是:心体,眼不能看,所以无形;耳不能听,所以无声;手抓不到,所以无质。用“眼、耳、手”这三者无法探究其本质,所以它浑然一味,往上不会变得明亮,往下不会变得昏暗。绵绵不断啊无可言说,(虽无可言说)但又不离万物。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任何质地的质地,是空(惚)而明(恍),无论从哪一面去观察,都不见其踪迹。


《道德经》原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心体,容纳一切声音却无声,容纳一切现象却无形,心体不可见、无可言说。


《道德经》原文:“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虽在口,但却没有味道,用眼看不到,用耳也听不到,虽无时无刻不在用但却永远用不完。


《道德经》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心体,从“中”的状态中退出来,才会偏堕在仁义的知觉中;偏堕在六根的觉知中,这是远离“中”的大伪;心体远离“中”,才会有“六亲不和”与“孝慈”、“国家昏乱”与“忠臣”的相对认知。



4
《道德经》对心体的所证说



《道德经》从建立的角度用言语描述圣者证悟的境界,大约有四类说法:真实不虚说、明空不二说、无始无变说、万物之宗说。


真实不虚说。也即说:心体真实不虚,凡如法修证者皆可证悟,不是如龟毛兔角般子虚乌有。《道德经》原文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这个东西,既明又空;空而明,其中有真象;明而空,其中有真物;无边而寂静,其中有精华;这个精华非常真实,真实而可以体验。


明空不二说。《道德经》原文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心体)虽空无,却是天地的开始;心体之有,能生万物。常无故,可以观其空性;常有故,可以观其光明;空性与光明这两者,虽然言语上可以分开而说,但实际上是一体不可分。明空不二故称为“玄密”,这个玄密之中还有玄密,这个明空不二是一切圣贤悟入圣道的门径。


无始无变说。道德经》原文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意思是:有一种超越人们认知的东西存在,这种东西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有了,这个东西没有任何生灭变化故叫“寂”,无形无相故叫“寥”,不与万法为伍叫“独立”,没有任何改变叫“不改”,周遍一切处而有叫“周行”,永远不会消失叫“不殆”,能生万物叫“可以为天地母”。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个东西(不知其名),勉强用“道”来命名它,有时也用“大”也命名它。


万物之宗说(空有不二说)。万物之宗与空有不二,实际上是一个意思,空有不二是心体为万物之宗的方式。


道德经》原文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如虚空,虽时时在用,也不会多一分。无有边际啊,为万物之宗;光明啊,真实不虚。我不知它从何而来,好像在万物产生之前就有了。


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个虚空般的灵知(谷神)永远都不会死,是密门。所谓密门,是说它能生天地万法。它绵绵不息地存在着,悄无声息地发生作用。


又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毛孔大显现的空间,也没有离开这个道。


又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交换(兑)、门径(门)、锋利(锐)、杂乱(纷)、光芒(光)、尘土(尘),这一切都融化在心体之中,与心体之空无二无别,这叫做“玄同”。玄同之故,心体虽不可得,但却产生了世间的亲疏、利害、贵贱等等。所以,心体是世间最重要的东西。



5
《道德经》所说证悟心体之法



道德经》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上士听说道之后,精勤地奉行;中士听说道之后,将信将疑故,有时重视有时忘失;下士闻道之后,不信而嘲笑。下士的嘲笑更显示了道的珍贵。(孔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德经》原文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息灭身口意的造作,让身心融入一无所有的虚空之中,安守静而真实的心体。万物与这个心体同时存在,我以观照而回归这个空有不二的心体。芸芸万物,也回归于它们的根——心体,万物归根叫“静”,“静”就是“回归天命”,“回归天命”就是“真常”,守住这个真常而不丢失就是证悟心体。(《大学》中有对应的一段文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道德经》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过去善于修道的人,内心证悟了心体,深奥不可测量。虽然深不可测,但外在却有验相。小心翼翼,像冬天在冰上渡河;谨慎,像畏惧四邻;恭敬,像到人家做客;精神焕发,像冰正在消融;敦厚,像没有加工的木料;旷达,像山谷;大智若愚,像浊水;清明,像大海;灵动,无有穷尽。谁能清浊不二、动静不二呢?保任此道,就不会傲慢放逸;不傲慢放逸,就能悄悄地创造。


《道德经》原文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做世间的学问,思维与分别则是越来越多;而修道证悟心体,思维与分别则是越来越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