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者医论(三)

 乐山有大佛 2015-09-30
民间中医 ? 理法方论 ? [推荐]王正龙论中医理论的核心
http:///forum/viewthread.php?tid=738
-- 作者: 行者
-- 发布时间: 2005/06/16 01:07pm

学医有道,虚静为宝。至虚静,泯差别。子曰,吾道一以贯之。至此如一之境,渐明阴阳之用,六气之变。反此皆名倒因为果,虽有所得,但云相似,不名真实。如何
云天人合一?天人本一啊。如若妄心未息,依文解字,强合天人,不知妥否?

独守阴阳,无与众谋。动则分阴阳,至虚静,而明万动不离阴阳。万动不离此一动。万动者天地万物,一动者当下一念。故名天人合一。

宁可永世受沉沦,不把医道做人情。
------------------------------------------------
 理法方论 ? 一则便秘求解
http:///forum/viewthread.php?tid=7135

作者: 行者     时间: 2005/12/13 10:2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老庄 at 2005/12/13 09:46 AM:
初诊:女,38,文案工作。自述十几年头痛(不是每天),整个头上部;大便不出,时有便血,排便仰麻子仁丸、排毒养颜、XX轮流服用;口渴甚、饮多(十几年多次看中西医);小便正常;睡眠轻;月经提前,心烦;食少无 ...  



下焦凉燥,我说了不只一回了。与麦味理中,重用当归,生白术必效。如能读读《四圣心源》,与桂苓阿胶汤加减,头痛.便秘.痔疮.烦渴等证服之则愈。

作者: 行者     时间: 2005/12/13 11:2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老庄 at 2005/12/13 10:44 AM:
二位老师分析有理,但她二诊(昨天)提了小便一直少,这点她以前说的是小便正常,所以我觉得有太阳蓄水。有机会找《四圣心源》读读,附子理中估计不中予(开个玩笑,用用医圣的家乡话)因为其脉还算正常有力,而且 ...  



中下寒湿,庚金不升,辛金不降,下焦凉燥。故温润以通之。不要强分三焦。
本脾寒胃燥,口渴多饮,服承气后,脾湿不运,自然小便少。此正理中之证。

作者: 行者     时间: 2005/12/14 11:39
手阳明大肠经由手走头,其性燥,其气升。今者脾土湿陷,庚金下郁而不得升,寒郁也。故名凉燥。法以温阳燥湿,润肠通便。吾临床与附子理中重用生白术,加当归30加减,服之便效。所治近百。诸位试过便知。
此患兼有辛金不收之象,故酌加麦味。
----------------------------------------------
理法方论 ? 转帖:续命汤医案
http:///forum/viewthread.php?tid=5865
作者: 行者     时间: 2005/12/6 13:0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知止 at 2005/11/19 06:59 PM:
-=-=-=-=-=>
这个方的治验是不多,从这几个病案来看,<内经>所说的“智乱不甚”应是使用本方的一个辨证要点。

如此可知其病当未深入脏腑,但在经络。

以为麻黄汤畅达在外的经气。加归芎调血。人参、干 ...  



卒婴风气,外内相召,乙木不升,盗泄己土,而肺卫失其治节,故肢体不用(营虚则不仁,卫虚则不用)。
乙木不升,己土不越,法以越脾汤加味。发越脾土,敛行治节。
------------------------------------------------------
◆问:有人考虑过“西医--中医化“吗?

■行者先生答:
如果还存在丝毫唯物的观念,则自障慧眼,愈行愈远。
---------------------------------------------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三月,水冰地坼,阳气蛰藏.人于此极寒之时,过劳其阳,阳气烦张,相火飞腾,伤其寒水蛰藏之令气.是谓冬伤于寒.非感冒寒邪,冬时不病也.
及后一交春夏,木火司气,内热愈增,偶有感袭,闭郁其内热,则为温病.此病外而在经,在气,内而在脏,在府但热无寒.正温病学派之所长.岂可妄用仲景遗法.
---------------------------------------------
背沉重,怕冷怕风,三伏天也不敢露后背.......秦伯未言,此证很难治愈,宜斑龙丸减其证.非也.养阳起督可渐起沉疴.
-------------------------------------------
-- 作者: 行者
-- 发布时间: 2005/07/19 03:17pm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不藏精,阳火飞腾。一交春夏,木火司气,内热愈增。偶感风寒,愈其内热,则为温病。温病者,但热无寒,病在三阳即内连三阳之腑,病在三阴即内连三阴之脏。此黄师元御之训。切莫执于伤寒之方。
----------------------------------------------
理法方论 ? 关于葛根汤与小儿咽痛发烧的问题
http:///forum/viewthread.php?tid=32162&fpage=1

作者: zousfh     时间: 2006/10/15 10:24
行者先生回复:

咽通于胃,葛根通降阳明经气之滞,故能治之。
三阴经皆至咽,阴寒下凝,相火不藏,亦咽痛。
---------------------------------------------
气传母子,液行夫妇。升从相生,降法相克。精气互化乃先天,气液化生属后天。

http://www./forum/viewthread.php?tid=36976

(按:该帖由学友叩问,先生答疑,有意了解的朋友请阅原帖)
------------------------------------------------
◆问:行者老师,我最近看了一些贴子,其中说到丹参四物汤是女人的补品,对此我很想试饮一段时间,但又不知道适不适合?如果要补的话,适宜哪类人呢?请给指引一下!谢谢!

■答:四物汤为金匱胶艾四物汤去胶艾草而成,此方增湿败脾,尤不适现代人久服。

----------------------------------------------
◆问: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请教用中医理论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我左眼上眼皮都断断续续的跳了快两个月了,想不明白

■答:此木气欲达而不达,而生震动之象。
----------------------------------------
◆问:
腹部有条状硬块,早晨易醒口干舌燥

本人偏瘦,一直怕冷怕凉,自学中医,开始自己调理,感觉身体逐渐变好.
但现在每天早上4点多钟醒来,口干舌燥,不易再睡,
自己按压腹部,感觉左下腹有一条状硬块,按之不移,压之不疼,右下腹部也有两个细条,大便有点软.
无腹涨、疼。吃饭好。舌淡苔白略水滑,中有裂痕,边有齿痕。
请教各位是怎莫回事?

■答:早醒为营血不足,厥阴不足无以藏少阳。口燥渴又不愿多喝,太阴不开致阳明不降,外燥内湿。身形消瘦,化源不开,盗泄不止。
-----------------------------------
◆问:男,27岁,患鼻炎已近二十年,一到冬天或遇冷空气就鼻塞头重。容易腹泻,特别爱出汗还出汗多,一累就腰酸,洗澡后浑身痒。现在服附子理中丸快两月,中间加服了几天金匮肾气丸,本来就爱腹泻结果天天都大便稀溏。麻附细辛汤可以对此症吗?量要多大

■答:厥阴不升,少阳上逆。柴胡桂枝干姜汤。
-----------------------------------------------
■:五岁之前,凡遇感冒,及愈后15日内忌食肉食。则脾胃可打好根基也。
------------------------------------------
◆问: 请教妊娠呕吐可用小柴胡汤吗?

我妹妹,现妊娠三个月零一星期,经常饭后呕吐,厉害时会夹杂吐出血,还有咽干、口苦症状。食欲不好,饭后胃涨,打嗝,有上反感。感觉人比较懒,不愿动。请问诸位老师可以用小柴胡汤吗?用量多少?如果不能,请再指教,万分感谢!

■答:妊娠呕吐,仲圣以桂枝汤为法。太阴开,阳明自合。阳明合则少阳遂降。
黄师豆蔻苓砂汤,用之必效。小柴胡汤但降少阳,不能开中焦湮郁之气。
-------------------------------------------------------------
◆问:昨天我在给孩子剪指甲时,发现她手指甲甲面不平整,向指尖方向有许多条纹。主要发生在中指、食指和无名指。这不可能是几天之内出现的情况,以前可能就有,但我这次感觉特别明显,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需不需要治疗呢?请教先生意见,谢谢!

■答:爪甲为筋之余,筋属肝,荣血不养常爪脆筋急。脾胃调和,营血自充。
----------------------------------------------------------------
口渴不在太阴,无恶寒知不在太阳,少儿生气蓬勃,少阳易郁,时值盛夏,阳明气盛,阳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
-----------------------------------------------
◆问:每次喝酒后,左眼胀痛,视物模糊是怎么回事?

■答:相火郁发,魄精不藏
         禁酒
------------------------------------------
◆问: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咳嗽能吃小柴胡冲剂,看说明是治疗感冒的.

■答:甲木犯肺,疏解之。
---------------------------------------------
◆问:前天开始感冒,最初是嗓子干、痒,流鼻涕,怕冷。吃了风寒感冒冲剂、自己开了小表青龙汤,但好象效果不大,昨天和今天鼻涕象水一样流,眼泪也流,头都流晕了。其他的症状有一点咳嗽。请先生诊治。谢谢。

■答:麻黄8附子20(先煎40分钟)细辛6桂枝10炙甘草10干姜15三剂水煎服

◆问:三剂药已服完,已几乎好了。现在的症状是鼻塞(有浓涕),请先生再赐方。

■答:诸般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并在太阳已涉少阴。
现外寒已解,太阳引精,肺浊外达。继与温建中土善后(附子理中丸)。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