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继柏:学中医经典的四条标准

 烟云红雨hhj980 2019-07-04
一、
读  懂

中医经典的难度首先就是干涩难懂。王冰不是讲“文简意博,理奥趣深”吗,虽然他是针对《内经》讲的,但《伤寒论》、《金匮要略》何尝不是如此?它都有“文简意博,理奥趣深”这个共同的特点。所以,我们第一道关,就是要解决文字关,要读懂,没读懂肯定就不能够领会,肯定就不能够掌握。我们读中医经典,不仅要读懂它的字、词乃至于句子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要弄懂古人经文的本来意义,这是最重要的,我这里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

《素问·热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这句原文,又有它的代表性。张景岳称《内经》是字字珠矶,句句金石,一个字都是搬不得。那么这句话,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一看:人被寒邪所伤,就发热,热势再高,他不会死的。我们先不看后半句,就看前半句,如果不读懂,就又要出洋相。比如一个病人感冒了,发烧到40℃,来找你看病,你说:“我告诉你,不会死的”,这不是出洋相吗?他会烧死的。《内经》里面讲热虽甚不死,机理在于人被寒邪所伤,因为人体的阳气起来抗拒邪气,所以出现的发热,这标志着正盛,正气在盛势的时候,能够抵御邪气,出现这样一个症状,所以它说不死,并不是说发烧烧得再高都不死,这就需要读懂。这样的文章在经文里面还不少,我们不能误解,一定要弄懂。

《金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见肝之病,就知道肝病要传脾,这是什么理论呢?这是一个“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的理论,就是传其所克之脏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这只是一个方面,五脏之间的传变,绝不仅仅只是这一个规律,不只是有五脏相克的相互传变。在五脏相生方面,子病还可以传母,母病还可以传子,五脏相克这方面,不仅可以传其所胜之脏,而且还可以传其克我之脏。所以就要读懂,张仲景在这里就是指其中的一个规律,一个传其所胜的规律。所以《素问·玉机真藏论》讲“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它就反映了几个方面的规律。这时还应该知道另一个规律:“四季脾旺不受邪”,如果脾实,就不需要补,这就是要看虚实,肝病固然可以传脾,但是如果脾实呢?不虚呢?那就会不传,这就告诉我们还要辨别虚实。

这里举几个例子是随便举的,但都是有代表性的,就是说我们读中医经典有个方法问题,第一就是要读懂。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多得很,我们碰到这样的情况就一定要读懂,否则,你就会误解古人的意思。

二、
  读  熟

熟到什么程度?是不是要通背?我相信通背是有困难的,恐怕背这些东西比背英语单词难度还大。《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乃至于《温病条辨》、《温热论》,就是刚才我讲的几部书,要把它们通背下来,恐怕难度很大,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不是都要背,有些地方,就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有些词句也是不需要背的,背下来也没有多少作用,它指导不了我们的临床。因此我们读中医经典除了读懂以外,还要读熟,要记熟,而且要有重点地背诵。


1.重要理论的经文


属于重点的第一就是重要理论的经文,我这里随便举几个例子。例如《内经》、《金匮要略》里面的有关病因学的论述,有关病机学的理论,有关藏象学理论,像这些重要理论的经文,是必须背的。比如《素问·调经论》:“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个就是把病因分为阴阳两大类,其实就是一个外、一个内。


又如我们读《伤寒》,六经病的提纲原文是最简单的,我现在虽然老了,糊涂了,六经病提纲我还是能背的。比如《伤寒论》里面有关恶寒发热的辨证要点,“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这样的条文是非常重要的,它告诉你什么是表证、什么是里证、什么是真寒假热、什么是真热假寒,像这样重要理论的条文,无论是《内经》的,《金匮》的,还是《伤寒》的,乃至温病学的,我们都是要背的。所以,读经典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因此必须埋头苦干,首先是埋头,埋不下头的人,想把中医经典学好是不可能的,整天在外头到处逛,整天在想着升官发财,怎么学得好经典?这是需要练实功、下苦功的。


2.主证、主法、主方


第二就是要熟读、熟背主证、主方、主法。我们读中医经典是如此,我们读中医内科学也是如此。我们学中医内科学,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哪儿?不是放在病因病机上,作为教学的老师也应该把握这一点,你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讲病因病机上,有的不一定讲的准,有的甚至还讲错了。中医讲病因无非不就是刚才讲的一个外因一个内因吗?讲病机也无非就是阴阳的失调、正气和邪气的抗争而已吗?为什么要费大量的时间去讲呢?其实我们掌握的关键,真正要弄懂、弄熟,要背诵的关键是主证、主法、主方。


我们读《伤寒论》、读《金匮要略》、读温病学就可以看出来,《伤寒论》的内容是以方测证,什么证是桂枝汤证,什么证是麻黄汤证,小柴胡汤什么时候用,后人不是总结了几个主证、几个或然证吗?其实那个没有必要,只是为了归纳而已,这个归纳讲的好听是为了便于学习,其实是画蛇添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后人不是总结为几个主证、几个或然证吗?它也不是绝对的,但见一证便是啊!这不是绝对的,但是你一定要记清楚的是,在什么主证下用这个方。麻黄汤、桂枝汤什么时候用,小青龙汤什么时候用,大青龙汤什么时候用,五泻心汤什么时候用,大陷胸汤、小陷胸汤什么时候用,五苓散证、桃核承气汤证、蓄血证、蓄水证是什么证,用什么方,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白虎汤、调胃承气汤、三承气汤,什么时候用急下,什么时候用缓下。这些证的主证、主法、主方都是必须掌握的。


中医治病,绝对不是用几味药、几个偏方,不是掌握三五个方就可以通治百病,不要以为我善用哪一味药,就能够治病,那是不行的。而且要学得全面,不能有所偏颇。


真正的中医是不分科的。不是有一个笑话讽刺医生吗,一个人刺了竹刺在身上,一节在肉皮里面,一节在外面,外科医生一刀就把它从外头给剪了,还有肉皮里面的他不管了,他说我是外科医生,只管外面,不管里面,这是讽刺医生的。所以中医本来是不分科的,我们一定要全面掌握。


因此,在主证、主法、主方上面,一定要重点背诵。什么是风温病,什么是湿温病,《金匮》里面什么是痉病,什么是肺痈,什么是肺萎,什么是肺胀,这都是要背诵的,不背诵就不可能掌握。什么情况下的痉病用葛根汤,什么样的痉病用瓜蒌桂枝汤,什么样的痉病用承气汤,不背诵你怎么知道?什么样的肺痿用麦门冬汤,什么样的肺痿用甘草干姜汤。肺痈在没有成脓的时候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成脓以后又是桔梗汤,或是千金苇茎汤,这都是要搞清楚的,否则你遇到这个病就治不了,而且你不可能去变化。这就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东西,必须背诵的东西。所以读经典,背功是一个过硬的东西。


三、
掌  握

掌握经文的精神实质,是学习中医经典的关键,我们不仅仅要死背,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它的精神实质,实质没有掌握,背了还是没有用,因此掌握经文的精神实质很重要。我这里举几个例子。


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讲“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我们都知道,阴阳两者要平和协调,这是我们中医一贯的观点,但是其中还有一个主次的问题,就是谁为主导。通过这条经文就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观点,阴阳两者之间,是以阳气为主导,阳气是阴阳两者的关键,阳密,阴气才能固守。清代医家张志聪对这句话作了准确地描述、注解,他说“阳密则邪不外淫而精不内亡”,这句话就体现了两个意思,一是阳气密,体表就固护,外邪就不能侵袭人体,这是邪不外淫;二是阳气固密,阴精就能固守,人体的阴精就不会消亡。这个理论看似简单,但指导我们的临床是很有价值的,比如我们治疗体表虚弱的病人,一年365天,他可能364天都感冒,这样的人不少,特别是现在膏粱厚味的人多得很,好逸恶劳的人多得很,黑白颠倒的人多得很,与自然界唱对台戏的的人多的很啊,这种搞法是跟自然环境过不去,要不得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不是讲要顺应四时吗?春三月要如何养生,夏三月如何养长,不是讲得很详细吗?当然古人在这里讲得比较罗索,但是说明我们要与自然界相顺应,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要和谐,跟自然界唱对台戏就只能够自取灭亡。


常年感冒的人怎么去治疗?阳气致密才能抵御外邪,所以轻则补气,用玉屏风散,重则温阳,《伤寒论》不是有个桂枝新加汤吗。阴精的失守当然要固守阴精,要是属于阳不能密造成的阴精失守,那就必须温阳。比如张仲景治疗漏汗为什么用桂枝加附子汤呢?桂枝加附子汤里面哪一味药是止汗的?没有。桂枝汤里面哪一味药是止汗的?也没有。但为什么它们能止汗呢?因为他们有温阳的作用,阳气致密则阴津固守。大失血的病人为什么要先补气呢?气者阳也,血者阴也,用现在中医学基础理论讲,是气为血帅,气盛、气旺则血生,当然可以这么说,但是从阴阳的角度讲应该是阳密乃固。李东垣当归补血汤为什么用黄芪五倍于当归呢?我们通常补血用归脾汤,你仔细琢磨这个归脾汤,归脾汤是补养心脾两脏血虚,他没讲补气,但是,归脾汤是什么方?它的基本方是刘河间的四君子汤,黄芪四君子汤,它的主体是补气,而不是补血。归脾汤里面只有两味药是补血的,一个当归,一个桂圆肉。为什么呢?因为古人创这个方的时候,他就考虑到气为血帅,更重要的他用阴阳理论来指导,阳密乃固。又比如张仲景治疗男子失精、滑精用温阳法,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不是所有的失精家都要温阳,有阳虚一定要温阳,没有阳虚切不可造次乱温,那会温出问题来的。“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这个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不就是温阳的吗?其目的就是为了收涩阴精,这才是阳密乃固。如果能够把经文领会到这个程度,重点的经文能够这样掌握,那么,就必然能指导临床。


再如《金匮要略》讲“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这个前后指的上和下、寸脉和尺脉。我们中医诊脉有一条基本的法则,就是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寸脉主上焦的病、主表,因为它是阳位,尺脉主下焦的病、主里,因为它是阴位。浮脉在寸部,这是表证,当然这里只是就表里而言,我们绝不能讲所有的寸脉浮都是表证,张仲景这里只是以表里而言举一个例子。假定尺脉浮,那就不是表证了,而是肾气虚衰。所以张仲景后面讲了两句话“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虚极了,肾不纳气,肾气虚浮。像这样的经文如果不能掌握的话,即使倒背如流还是不能起作用。所以我们不仅要读懂,不仅要能重点地背诵,而且关键要掌握,这是我们读经典第三个标准,也可以说是第三个要求。



四、
运  用

我们学习理论的目的,固然是为了打好扎实的基础,可是打好基础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比如修房子,地下五十公尺的基脚,钢筋水泥下得好好的,这个基础可以说很牢固了,可是还有很大的工程在后面,它的目的是要建高楼大厦,它不是下个基脚就了事的。我们学中医也是这样,目的是要应用,而且必须要应用,要学以致用。如果你学了不用,大家应该有所感觉的,很快就忘了,很快就不明白了,所以一定要用。而且对古人的理论,尽管学的很好了,但如果没有试验过,没有用过,没有从实践中去检验、去领会,就不可能领会的很深刻,你就不可能完全的掌握,所以我们学了东西必须要应用,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千百次的应用。就比如麻杏甘石汤要什么时候用?你把它用上千百次,你就晓得它的范围了。桂枝汤怎么变化使用,柴胡汤怎么变化,你用过千百次后,你就对它有新的认识,就会有所发挥,就有更大的体验。


我们读方剂不也是这样吗?开始读方剂还在死背歌诀,当然不背不行啊,要先记住,但是一旦把它用熟以后,这样的歌诀绝对不要了,你就会很熟练的把需要的方一下就写出来了,不会错的。并且,在这个方里,你就可以出神入化地随便加减,快的很。你还没有用过的时候,你就会照开不误,甚至于开不下来,甚至于对中间的药物还不了解,不由自主地就把其中某药给勾掉,起了反作用还不知道。所以必须用,只有把古人的东西用熟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否则那仅仅是书本上的东西。所以,要学以致用,这是一个重点,也是读经典的第四个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