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转载]教育就是顺其自然

 珠江红棉 2015-09-30

《庄子·秋水篇》里河神河伯与海神北海若有一段对话,北海若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顺乎天然,乃是一切快乐和善良之由来,而服从于人为则是痛苦和邪恶的由来。

万物的本性和天赋的能力各有不同,但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点:当充分并自由发挥天赋才能时,便会感到快乐。

万物的本性生来不一样的,强求一致没有必要。强求一致的教育会戕害孩子的天性,徒劳无益还算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剥夺了孩子快乐的权利,浇灭了他们天赋的火花。

数学大师陈省身说:“数学没有诺贝尔奖是一件幸事。这是一片安静的天地,没有大奖,也是一个平等的世界。数学有很多简单而困难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人废寝忘食,经年不决,一旦发现了光明,其快乐是不可形容的。”在弥留之际,他仍舍不得数学:“我要走了,要去数学的圣地——希腊报到了。天堂里,一定也有数学之美。”可是,孩子游弋在“奥数”的世界里,却痛苦万状,“数学之美”对他们来说是遥远的神话。

孩子们如饥似渴地弹钢琴、学画画,却欣赏不到音乐和绘画的美。“音色,就像没有云朵的晴空一样,无比透明;超凡的瞬间变化和动态响应,纯净无瑕。”钢琴的魅力是老师的说教。孩子的体验是“差不多练到‘皮开肉裂’,才算修成正果”。为考级,为升学加分,从来没有感受到这是在追求自身的高尚,是在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没有了美感,只剩下技巧、分数,孩子就成了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

他喜欢唱歌,你却要他跳舞;他擅长赋诗,你却要他算数;他痴迷动漫,你却要他编程;他跑1000已是极限了,你非要他跑3000……你变着法儿,让他做不喜欢的事,你似乎见不得他快乐。他一快乐,你就担忧。

尼采说:“生命僵化之处,必有规则堆积。”人要自由充分发挥天赋才能,却又不得不受到限制,便苦了。苦了,心差不多就要“死”了。

依托自然,就全局皆活;反之,不让他自由生长,或错误地打乱了学习者的生长方式,如揠苗助长者所为,违背生命的本质。

那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们本该明白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鼓吹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传授技艺。

教育应该顺其自然,应该遵从天性。我们帮助孩子扩展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让他获得更充分的自由,把自己生命内在的潜力发挥出来,纵横捭阖而不逾矩。

课堂里,有思想碰撞,有答辩,有争先恐后的提问。师生在上课,但同时又是在享受上课,情情相融、心心相印。每一个人都会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体悟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率性而为,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

最后,人的天性得以发挥,生命得以激扬,并且走向正确和正义的境界,走向天天向上的极致,教育也由此得到最充分的诠释。

就像大自然可以让千花万树呈现至美的景致一样,教育可以凭借大自然的力量,把人培养到极致。在学生进取的欢乐中,在我们如释重负的赞叹中,你会感到眼前一亮:教育原来可以这样美好!那是一种进了巫山,看到了真正的云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