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体温与低热(烧)的常识

 简兮 2015-10-01

 我们机体器官、组织、细胞在活动的过程中,要产生热量,这热量就形成了体温,不论外面的环境怎么变化,我们的体温总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因为,体温的恒定是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保证。

我们测量体温一般有3种方式:即腋窝、口腔、直肠。这3个部位的正常温度范围略有差异。直肠,也就是我们说的肛门温度最接近机体的真实体温,但因为腋窝测量起来最方便,所以我们常常以腋窝的36.0~37.4℃作为体温的正常值。

 

测量部位

正常范围/℃

腋窝

36.0~37.4

口腔

36.7~37.7

直肠

36.9~37.9

 

 

 

 

 

不论人体处在什么样的外环境中,严寒或酷暑,北极或赤道。人体都有保证体内温度衡定的机制。比如皮肤血管的收缩或舒张就有调节人体散热的作用。在高温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这是通过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增加,从而起到散热的作用。相反,在寒冷的环境下,皮肤血管就会收缩,这是通过皮肤的血流量减少,而使散热也减少。寒冷的刺激还会引起皮肤的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骨骼肌肉战栗(打寒战),肌肉的运动就会产生热量以抵御寒冷。此外,机体还会通过神经调节,如增加汗腺分泌来散发热量等方式保持体温的衡定。

体温正常与否是健康的一个信号。相对与发高烧,低烧往往不足以引起重视。一般我们讲的低热是指体温在37.5-38之间。

引起低热的原因非常多,大体上可分三类:

1、感染性低热,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如.结核菌感染、.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亚急性心内膜炎以及艾滋病病毒等。在感染性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其主要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间或睡醒后出汗等症状。.

2、非感染性低热,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副作用等。

3、情绪不稳定,过度紧张等精神心里原因也会引起中枢的体温调节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低。

 

除了现代医学.,中医对低热也有自己的看法,从概念上讲,中医讲的发低热一般指体温在37.5-38之间,以及身体自觉发热,但实际测量体温并未升高2种情况。其低热的原因和类型也有不同的情况。常见的有7种类型:

1、肺胃阴虚型低热:这种低热常常伴有干咳,或咳嗽,或咯血,或咽干、口干,或大便干燥等现象。

2、肝肾阴虚型低热:这种低热也会出现口干、咽干等津液滋养身体不足的表现,但重要的它常伴有手脚心发热,或心口烦热,或脸颊颧部发红。也可能出现头晕,或目眩,或失眠多梦,或耳鸣等表现。

3、气虚型低热:这种低热往往表现为身体乏力,懒言话少,气短,面色晄白,它有2个特点,其一,就是爱出汗,特别是稍微一动,便有汗出;其二,是容易疲劳。

4、阳虚型低热:它的特征是虽觉低热,但动静体态卷缩,有怕冷的感觉,而且穿衣着被,不比别人少,甚至别别人穿的还多。

5、气郁型低热:这种类型的人,常常精神郁闷,烦躁易怒,或者胸胁胀闷,口干而苦,食欲不振,还会伴有便秘等。

6、血瘀型低热:它的特点是,低热多发生在午后或晚间,而且身体常会有疼痛或肿块,这种类型人的面色多是晦暗的,皮肤较粗糙。

7、湿郁型低热:它的特点也是低热多发生在午后,或者午后热甚,常伴有胸闷,食欲不好,或身体有沉重感,或恶心想呕,或大便粘滞不爽等。

特别提示

如果你出现低热,首先要调整一下生活起居,注意自己的饮食营养,不要劳累,多喝点水。同时,观察自己的体温变化。如果低热持续得不到缓解,应去正规医院做检查。有些低热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要不怕麻烦,做细菌培养等详细的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