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好著 2015-10-02

  三个月前,和朋友们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河南、湖北、重庆、贵州、云南。寻找七十年前参加抗战的老兵,还有那些中国军人曾经浴血奋战,但如今已鲜有其踪的战场。 一个月前,再次和朋友出发,再次行走滇缅公路,从云南昆明、祥云、松山、腾冲、畹町,至缅甸九谷、腊戍、密支那、仁安羌、曼德勒,寻找那些逐渐淡去的记忆……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出发第一站——洛阳,两年前曾在这里和志愿者元元、洛阳游子一起看望老兵。此次向南,先至洛阳,这里有两年未见的朋友,也有那些经历过抗战的老兵。

 

鲍养玉:

出生日期:1921年8月13日

军校经历:黄埔一分校十七期,后进入中央战干团培训

部队番号: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军检查所

现居住地:河南洛阳市偃师县首阳山镇

 

     “有一次和另外两个湖南的战友去炸炮楼,不穿衣服,因为衣服的颜色和土地颜色不一样。炮楼成功被炸掉,返回时,两个湖南战友不小心踏响地雷,死了……我的两个战友,我现在还想他们,每年都要给他们烧纸,他们南方人大老远来到河南打日军,命都送在这里连,湖南哪里的都不知道……”

       清晨,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镇,94岁高龄依旧精神矍铄的鲍养玉走出自己的小屋晒太阳。在他身边是一片废墟,以前,这片废墟是他的另两间房子。两年前,家中无人时,开发商的铲车将房屋推到,有目击的村民告诉了鲍老的儿子,火速赶回后才留下了一间。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民国二十六年正月十六日,我和家乡七个人考入国立十中,十中以前在开封,抗战开始后学校搬到甘肃清水,我和同学一起报到,下了火车遇见招兵,就参军了,和黄埔十七期的一起受训,但比黄埔生学的多,加学的有爆破、特工等课程。”

       鲍养玉老人原名鲍俊卿,军校毕业当年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军检查所任少尉排长,在巩县汜水黄河渡口,检查过往船只。

       “有一次在见到河对岸有一个走散的日军小队,大约20多人,我带着部队绕到他们后方。我们有两挺机枪,命令机枪找好位置,打了一个伏击战,和剩余的日军拼刺刀,我抓了一把步枪,比利时造,刺刀是方头的。最后我们还抓住两个,一个叫村坂,一个叫河底,把俘虏两个拇指扣在一起,用鞋带使劲拴住下面关节,用铁丝穿透锁骨,捆在在一起,过黄河,押到后方洛阳第四集团军长官部。”

       1942年因功受奖升任国民革命军军道清交通队队长少校营长,同时入编位于西安的国民党抗战军校“中央战干团”,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946年在国民革命军新四军军事学校任助教一年,后投诚到八路军刘伯承部。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1949年建国后,鲍养玉到偃师县政府登记,被分配到偃师县公安局,工作至1970年“砸烂公检法”时期。如今老人生活在被拆掉一半的家中,经常会有志愿者前来探访慰问,陪老人聊聊往日岁月。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韩刚:

出生日期:1926年4月

军校经历:黄埔一分校十八期入伍生团,后转入七分校13总队步科

部队番号:14集团军刘茂恩司令部特务营学兵连

现居住地:河南洛阳偃师县邙岭乡

       这是第二次见韩刚老人,老爷子生性活分,标准老顽童一枚。按老人的话说:当年部队开拔前往中条山,半路得知战役结束,其实我没和日本人面对面打过仗。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韩刚自幼在私塾读书,初小毕业于偃师一小,高小在东槐庙偃师二小,中学在孝父遗爱中学。1941年,恰逢黄埔一分校十八期入伍生四团成立,在豫陕一带招学生兵入学,韩刚决定投笔从戎,在河南洛阳观音堂入伍,部队番号为刘茂恩辖下之14集团军司令部特务营,负责保护司令部的工作。入伍不久中条山战役爆发,战役后期时,韩刚随部开赴战场增援作战,赶到时战役已结束。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因在特务营表现优异,文化程度高,韩刚被司令部推荐保举到汉中黄埔军校一分校学习深造,编组到入伍生四团受训。1944年改拨西安军校七分校十九期十三总队,驻岳村附近,毕业后分发到国民革命军整编29军36师145旅495团。韩老在军中历任少尉,中尉排长,上尉连长等职。49年12月起义,1950年回到家乡,1952年10月参加教育工作,政治运动中收到冲击,1987年4月退休。

 

关敬和:

出生日期:1925年

部队番号:八路军偃师独立团
现居住地:河南洛阳市偃师顾县
   

“您当兵是在哪只部队?”

 “是八路军,偃师独立团!团长是裴子明,家是偃师县佛光乡的 ,连长裴现朝。45年阴历5月份在偃师打过三回仗。

       河南偃师市顾县,关敬和老人与前来探望的自愿者聊天,聊过去那些经历。老人当年所在的偃师独立团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皮定均部,1945年参加攻打登封县城的战斗时受伤,子弹从左眼里打进去,从右眼鼻梁边出来。养伤过程中部队转移,至此,关敬和与部队就失去联系。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抗战开始时,关敬和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到日军进攻洛阳前,他来到孟津做民工挖战壕。孟津的战壕防守严密,日军在黄河以北两年都没攻过来。关敬和说,孟津花园口的战壕前面是铁丝网,前面还将树梢削成尖的,河滩上埋着地雷。后来,日军从郑州转到登封攻破防线,之后不久,关敬和加入了八路军偃师独立团。

      “城墙周围有战壕、碉堡,还有铁丝网,我们就围着打,一下午进进退退打了好几回,结果打住我这只眼睛,我转走没几天,登封城就打开了。”

       抗战胜利前夕,关敬和随所在的偃师独立团参加攻打登封县城的战斗,并在战斗中负伤。在红河山里的医院住院时,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一个月后,国民党部队回师,因伤没有随部队转移的关敬和转到佛光乡夹沟村,中共偃师县的机关所在地。之后,连长裴现朝曾经前来探视,但没有开具任何证明,之后就再没了消息。 

      “说要证明他说不敢开,恐怕国民党查住了不得了呀!也没开。84年去偃师民政局里找过局长,民政局也派人调查证实过。最后上报省里,给的答复是要当时的连长证明,别的人都不中。审核不过,就没再说这事了……”

沿着抗战之路前行之一——老兵

       抗战胜利七十年 ,关敬和负伤也以七十年。如今,老人行动不便,只是盼望有生之年能被政府认可,自己曾是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