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社区宜居养老称心意:不超出“一顿热饭菜”的距离

 昵称19036013 2015-10-03

吃上一顿可口暖心的午餐,与三五老友在室外庭院闲聊,修好雨伞缝补好衣物,挑选好郊区直送的蔬果满载而归……在彭浦新村社区为老便民综合服务中心,辖区老年人可各取所需,一站式享受助餐、医疗、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爱心帮扶、法律咨询等贴心关怀,一些曾经“宅”在家里的独居老人逐渐成了这里的常客,家住附近的张阿婆中午在助餐点吃完饭,走到隔壁医疗点配好了药,“照顾到了我们老年人的实际,这样的社区养老,称我们心意!”

在上海,60岁以上的户籍老龄人口已达414万,不超出“一顿热饭菜”的距离,在熟悉的环境里颐养天年,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期盼。这些年来,上海在不断挖掘潜力新增养老床位、打通“医养结合”壁垒的同时,在社区探索宜居养老新模式,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开放式、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2006年本市将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迄今已建成381家;2008年起又将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纳入,目前已达576个;2011年起在中心城区试点建设老年人宜居型社区,今年正式启动长者照护之家,让老年人在就近获得专业化照护的同时保持原有社区关系的归属感……这一步步走来,精准对接的正是老年群体最亟待破解的社区养老难题。

对症老人的“买汏烧”难,遍布全市的助餐点让老人们就近吃上了物美价廉的热菜热饭,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能享受上门送餐服务;面对积极健康养老的诉求,日间照料中心将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心理慰藉、救急帮难、文化娱乐涵盖其中,老有所养、亦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年宜居社区,则更是全方位对接社区养老诉求,从当地社区老年群体的实际出发,打造各具特色的“宜居养老版”。

记者了解到,在硬件改善上,一些街道推出“亮灯工程”、“绿化工程”、“扶手工程”、“长椅工程”、“坡道工程”、“消防工程”,为老人提供安全、清洁、舒适的宜居环境。徐汇区枫林街道在加强垃圾分类清理,定期检修居民区照明设施和及时安装楼栋门外扶手的同时,在社区休闲场地新增和更换了一大批靠背式木质长椅,供老人休息。

在软件提质上,则引入社会组织开展政社合作。在浦东潍坊街道,专业服务细化到对老年人家属的“喘息服务”,并针对刚退休的老年人开展“退休适应”教育。此外,通过“以老助老”,鼓励“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健康老人服务患病老人”的服务模式,鼓励动员“小老人”结对关爱“老老人”,进行定期探望、陪聊,帮助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高龄独居老人心事有人聊、难事有人帮,居家养老少了寂寞,多了欢乐。

不超出“一顿热饭菜”的距离,就近享受专业养老照护,让患有轻度帕金森症的胡阿婆安下心来,入住闵行银桥花园社区内的万福年华社区长者照护之家。不仅可以得到康复、助餐、助浴等服务,更让她满意的是,女儿就住在附近的小区,每天都能过来看望,十分方便。“长者照护之家从功能上融合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是上海未来养老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探索,可以覆盖从自理老人到重度失能失智老人全人群。”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助餐点的逐步覆盖,老年宜居社区、长者照护之家的试点推广,一张立体式、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正在架构。

在社区养老模式逐步建立健全的同时,还需直面的是,作为中国首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经济水平、服务诉求各不相同,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要实现科学合理分配,才能真正公正公平惠及不同的老年群体。

目前,本市正探索以老年人需求为中心,实施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在需求侧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准入管理机制,确保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与老年人梯度化的需求有效对接、公平匹配。

据市民政局介绍,去年底本市基本形成了一套整合后的统一评估标准,明确在徐汇、闵行、杨浦、普陀和浦东新区先行试点。截至目前,徐汇已提出申请946人次,已完成评估450人,已提供相应养老服务248人。市政府已经明确,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将在全市全面推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