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

 古典文化一站 2015-10-04

    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高52.25mm,宽46.73mm,4.29mm。

         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和田青玉,淡青色,玉肉内部显黑色“青花”。顶部镂空透雕一对凤鸟,凤身相对,呈回首状,颈部、长冠相衔接,短翅卷尾,喙接于翅。在左右下角,各雕一只小凤鸟,凤身朝上,与顶部回首凤鸟遥相呼应。瑗身用阴线雕出内外缘轮廓及勾连云雷纹,从瑗的器形及尺寸来看,应为佩饰。

       此瑗玉质温润,包浆浑厚,与阴线及镂空加工部分浑然一体。在两只小凤鸟及瑗的一侧器表有白色的灰皮。在顶部一侧凤尾,有轻微的土蚀土咬,并通过绺裂,沁入了土黄色沁和褐色沁,且沁色深入肌理,层次分明,过度自然。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A面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B面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A面自然光下反光观察图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B面自然光下反光观察图

 

       首先,从入土特征分析: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灰皮观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灰皮观察图二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灰皮观察图三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土蚀土咬观察图

         由以上60倍放大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包浆厚重,无处不在,与阴线内外浑然一体。器表布有白色灰皮及少量黑色斑点状附着物。土黄色沁经过土蚀土咬和绺裂处,沁入玉肉,深入肌理。从入土特征上来看,包浆、灰皮、沁色层次分明,过度自然,符合工在先,入土后受环境影响统一产生各种变化的特征。

       其次,从加工艺上分析: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眼部特征观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眼部特征观察图二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阴线工艺观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阴线工艺观察图二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阴线工艺观察图三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镂空处管钻加工痕观察图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孔内加工痕观察图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边缘处拉丝打磨痕观察图

 

         由以上工艺60倍放大图可以清晰看到:器表打磨光滑,在凤鸟头部,受坑口环境影响,表面玉质有所疏松,出现凹凸不平的蚀斑。凤鸟的眼部、鼻孔等部位,都是以短而直的细小砣痕,以圆切线的方式琢制衔接而成,且“扫把尾”痕迹非常明显。在孔部、镂空透雕部位和边缘处,可见长短不一的纵向和横向的打磨痕,这是由先人工拉丝切割后,又用杆式钻具加研磨砂进行横向打磨的痕迹。在云雷纹的加工上,先采用了小斜砣打出纹饰轮廓和小坡面,然后又用小直砣对阴线重复加工,再进行打磨而成。从琢制工艺上看,起砣、落砣及接砣痕迹明显,工序严谨,符合古代正反转、慢速砣机琢玉工艺的特征。

       再次,从形制上分析:

       一、此出廓瑗凤鸟纹饰雕饰简洁,在拉丝加工完成后,仅用数条细阴线刻画出凤鸟的眼、颈、翅、尾、爪等轮廓,简单却不失生动。底部两只小凤鸟采用了圆形眼,顶部凤鸟采用同为圆眼,但眼后部各有一条阴线延于脑后冠部。此种凤鸟纹风格,在西汉早期颇为流行。

       二、从此出廓瑗云雷纹上看,琢制的是方形云雷纹,但折角处已不再像商周时期尖锐,而是有一定的弧度。此种云雷纹,在西汉时期出现较多,且多出现于剑饰上。

       从以上两点分析,此出廓瑗应为西汉早期。

       最后,综合分析: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汉代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璧、瑗、环比例示意图


       玉瑗是我国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臂饰,扁圆而有大孔,即扁圆环形。瑗同援义,其孔大,便于二人抓握相援。据史料记载,古代臣子扶引天子,但天子贵为九五之尊,不能直接用手扶引,臣子就用玉瑗来扶引。同时玉瑗也是一种地位高者召见地位低者的信物,古时凡天子召见诸侯,诸侯召见卿大夫的时候,都会命人拿着玉瑗,以为凭证。被召见者见到使者带来的玉瑗,便要立刻赶到召见者身旁听命。

       先秦的典籍论及礼玉及其用途,特别是圆玉,作用甚多。但对圆玉形制的区分却很少说明。在《周礼·冬官·考工记》中仅提到:“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羡被后人释为璧的孔径,至于瑗和环的区分,没有做说明。直到汉初编撰的《尔雅·释器》才有了详细解释: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好”与“肉”指什么?这或许在著者当时是无需注解的常识性问题,但却给后人带来了难于理解的困惑。直到宋人邢昺撰《尔雅疏》时,才将《尔雅·释器》中的这段话,作了较完整的说明: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
       顾名思义,孔小边大者为璧;孔大边小者为瑗;孔边相等者为环。

       根据以上对此件玉瑗的入土特征、加工工艺、形制纹饰等方面综合分析:此玉瑗应为西汉早期凤鸟云雷纹出廓瑗。

   

 

    注:此件西汉早期凤鸟云雷纹出廓瑗,为山东省济宁市金保林先生藏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