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阿子建 2016-12-23

西周玉鹿佩,高77.49mm,宽49.58mm,厚4.02mm。

西周玉鹿佩,扁体片形,呈站立状,鹿回首,臣字形眼,大耳,吻部前凸,前胸挺出,后背拱起,小短尾,体态丰润,蹄趾明显,胸前对钻一喇叭孔,用以穿系。头部长角粗壮,分成两杈,平展上扬。体肌以两条圆弧线表示,简练明快,后肢微微前屈,表现了鹿在起跑时瞬间回首时的神态。造型富有活力,纹饰简洁,为西周时期的玉鹿精品。

此玉鹿佩和田玉质,包浆浑厚统一,玉质青中带黄,应为黄色土沁所致。在前胸有较重的黑色沁,黑沁从前肢一直延伸至耳部,鹿腹部、后肢也有一条淡黑色的沁色带纵向延伸。在耳窝、前肢及后肢的阴线内,还聚集有少量的红色朱砂。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玉鹿A面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玉鹿B面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玉鹿A面自然光下反光观察图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玉鹿B面自然光下反光观察图

首先,从入土特征分析:

沁色观察图一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沁色观察图二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附着朱砂观察图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土蚀土咬观察图

从以上60倍放大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玉鹿包浆非常浑厚,与阴线、孔洞内外浑然一体,表面的“橘皮纹”现象十分明显。通体已沁入了土黄色沁,玉质看上去青中带黄,从前肢、前胸到耳部,沁入了黑色沁,黑沁带的边缘处,都有由黑色、褐色至土黄的淡化过渡,在黑沁至孔洞和阴线处,也都有自然的过渡和延续。在放大镜下观察,黑沁部分有牛毛纹,裂纹处有轻微的“地陷”现象,在胸部有轻微的土蚀土咬。而在玉鹿的耳部、前后肢阴线内所附着的红色朱砂,玉质受沁较重的情况下,都没有沁入到玉质内部,可见朱砂不溶于水,对玉质造不成任何影响,在前几篇文章中都也已提到过此种现象。从玉鹿的入土特征上看,包浆、沁色等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完全符合工在先,入土后受坑口环境影响,统一产生各种变化的特征。

其次,从加工艺分析: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阴线观察图一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阴线观察图二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眼部特征观察图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腮部观察图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孔部观察图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口部观察图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耳部观察图

商周古玉赏析——西周玉鹿佩

切割工艺观察图

从以上60倍入大图可以看到,加工痕均采用了坡面阴线,应为斜砣琢制,且阴线内有较粗的研磨砂打磨痕。在阴线的边缘和末端收砣处出尖较为圆滑,无铁质砣具所加工阴线的那种锋利感,符合铜质工具加工阴线的特点。因铜质砣具硬度偏软,在加工玉器时,要同时浇注混有研磨砂的水,一是给铜砣来降温;二是加大磨擦力,使铜砣能更深入地切入玉肉,每一条阴线都不是一次性加工完成,而是重复多次加工而成。从鹿佩表面可以看到研磨砂的打磨痕比较粗,说明当时受工艺的限制,研磨砂淘洗得不够细。孔部采用了对钻的喇叭孔,孔内可以看到对穿的台痕,且孔不是同心圆,此种打孔方法是先把两面对钻磨薄,再钻一直孔穿透,这种打孔的工艺,是商周时期的主要钻孔工艺。玉鹿的眼部和腮部阴线转弯处,可以看出是以短砣痕以圆切线方式相衔接而成,虽然阴线内已做过打磨,但仍可以清晰地看到“扫把尾”状的接砣痕。在边缘切割处,可以看到横向的打磨痕,可以断定是在切割成形后,又用钻具或砣棍之类的工具打磨修正过。从纹饰工艺上分析,符合商周时期正反转、慢速铜质砣具加工留下的加工特征。

再次,从纹饰形制上分析:

此玉鹿佩,臣字眼、树枝状粗角,大耳,直嘴,小短尾,体态丰润,活泼生动,纹饰均采用了坡面阴线,具有强烈的西周气息。

朱砂的历史:

朱砂,古时称作“丹”。东汉之后,为寻求长生不老药而兴起的炼丹术,使中国人逐渐开始运用化学方法生产朱砂。朱砂的粉末呈红色,可以经久不褪。我国利用朱砂作颜料已有悠久的历史,朱砂“涂朱甲骨”指的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这种做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后世的皇帝们沿用此法,用辰砂的红色粉末调成红墨水书写批文,就是“朱批”一词的由来,各朝帝王亦把辰砂作为国宝,点批状元便是用它。

朱砂的化学成分是硫化汞 HgS ,是汞(水银)的固体状态,不溶于水,只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分别生成硝酸汞和硫酸汞。玉器要形成沁色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要有水作为媒介;二是坑口土壤内要有显色物质作为沁源;三是玉质发生疏松或绺裂作为沁门;四是要有足够的时间;四者缺一不可。因朱砂不溶于水,所以对玉器造不成任何影响,从众多出土带有朱砂的馆藏玉器中,可以发现朱砂只是附着于表面,并未沁入至玉质肌理,即使是钙化非常严重的,也是如此。而水银Hg虽然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但同样也不溶于水,对玉器也不会造成影响。

最后,综合分析:

根据以上对此玉鹿的入土特征、加工工艺、形制器形等方面综合分析断定:此玉鹿为西周玉鹿佩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