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吃喝玩乐巧救灾

 无为洪建国 2015-10-05
看古装影视剧,一般地方出现灾情的时候,经常会有那个一个关心百姓的好官,顶着被罢官杀头的危险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然后灾民跪倒一片,高呼青天大老爷等等。其实,说起救灾,开仓放粮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灾情轻微也就罢了,灾情严重,时间一长,单靠一点点库存的粮食,怎么够十多万、几十万百姓吃喝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官员,历代不是没有,比如范仲淹。
  在宋朝仁宗皇祐二年,江浙地区发生大饥荒,几百万人受灾,在杭州一带,饿死的百姓遍地都是,情况紧急。当时,范仲淹主管浙西工作,第一时间打开粮仓赈济灾民。但是,粮仓的米库存虽多,但百姓实在太多。那么范仲淹如何带领百姓渡过灾荒的呢?
  范仲淹首先向当地一些富裕乡绅募集钱粮。那些乡绅当然不愿意把自家的钱粮拿出来。于是,范仲淹一方面写出借据,盖上官印,代表朝廷表态,一定会准时归还借贷。同时,范仲淹说,只要乡绅主动借出钱粮,就由官府负责守护乡绅。那些乡绅最担心的就是饥民暴动,哄抢粮食。加上有范仲淹代表朝廷保证,也就同意借出一些钱粮了。
  不过募集到的钱粮,还是不能从根本解决灾荒问题。于是,范仲淹想出了一个奇招。
  杭州历来就盛行竞渡(划船比赛),每逢端午,杭州城中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赛事。而且,杭州的佛教盛行,一些豪门富户就算是为人吝啬的,对于做佛事也是比较热心。于是范仲淹就劝说一些富户主持搞龙舟比赛,范仲淹本人亲自到场,天天在湖上喝酒游玩。于是,从春天到夏天,满城的官员和百姓都到水边游玩取乐。范仲淹又召集各大寺庙的主持,告诉他们兴建寺庙,重修佛像。范仲淹的理由很有说服力,各大寺院平时都积攒下不少钱财,有能力搞一些大工程,而且现在正当灾年,民工价钱低廉,只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办成平时办不成的事情。于是,各大寺庙都行动起来。
  范仲淹不但劝说寺庙的主持们搞工程,还带头翻修自己的官衙,还有各级官员的集体宿舍,每天动用上千的民工。老百姓都很乐意,有活干,就有饭吃啊;手下官员们也很开心,盼了多年,终于可以换房了。
  可是,朝廷的监察部门却弹劾范仲淹作为杭州领导人,不知道体恤百姓,在荒年还搞享受,到处游玩不知道节制,修建官衙,浪费国家的钱粮。朝廷下旨申斥,范仲淹于是上表朝廷,说明自己的苦心。
  范仲淹说,杭州本是大宋鱼米之乡,现在虽然遭遇灾荒,但是在民间还是有不少钱粮。自己带头游玩,修建房舍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个榜样,号召各地的乡绅富户,把家里的钱粮调动起来。进行龙舟竞渡,划船的人吃饭有了着落,观看的人要吃喝,又促进了餐饮也的发展;兴建寺庙,翻修官衙,许多民工有了工作,并且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行业都会出现连锁反应,像木材行业,家具行业,饮食行业等等,可以解决一大批人的吃饭问题。而自己这么做之后,下面的各县各乡都有许多富户效仿。因此而有了工作的,就有几万人。在这一年,整个浙江地区灾情严重,一些地区甚至发生小规模的饥民暴动。可是杭州地区却非常太平,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灾民迁徙事件,这完全归功于范仲淹救灾有方!
  那么,范仲淹既然这么有才能,为什么还会受到朝廷监察部门的弹劾呢?
  一来,是因为范仲淹救灾不走寻常路。大多数官员,在天灾来临的时候,不过是上报朝廷,等待朝廷下发救济,就算是发生了哄抢事件,也不过是隐瞒不报。想到的最好的救灾方法不过是开仓赈济,很难做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范仲淹貌似不务正业,却能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提高百姓的就业机会,使得富户和饥民双赢,朝廷和百姓双赢。
  二来,范仲淹也好,其他官员也好,身子啊仕途,总有许多纠缠不清的关系和利益。一些范仲淹的反对派,会抓住任何可能利用的机会整垮范仲淹。只求达到目的,不看事情本身对错。中国的浆糊政治许多时候就是这么让人无语。提拔你,总是有理由;打压你,也一样有理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