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中窥史】包拯非完人,晚节几不保

 无为洪建国 2015-10-05
       包拯非完人,晚节几不保


     千百年来,人们都称包拯为“包公”、“包青天”,对他不畏权贵,执法严明赞颂不已。可是,人无完人,即便是包拯,也有一些事情让人诟病。其中最大的污点,是“蹊田夺牛”之讥,关于担任“三司使”的是是非非。


     三司使是北宋初期国家最高财政长官,人称“计相”,是仅次于参知政事(副宰相)的重要官职。设立之初是为了分宰相之权,而之后却可以干涉各部事务、地方事务,连监察部门也受其审查,几乎垄断了宋朝的经济命脉。当然,权力如此庞大的一个职务,必定会有很多人争抢,自然也很容易遭人非议。
    在包拯担任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的时候,曾经把三位三司使赶下台。
     一个是张尧佐。张尧佐是仁宗朝张贵妃的伯父,仁宗皇帝禁不住张贵妃的枕头风,任命张尧佐为三司使。包拯在朝中力谏,认为张尧佐这样的人,连州县一级的官职都不配做,更何况是三司使这样重要的官职。包拯说话的时候越走越前,唾沫星子都喷到皇帝脸上了,搞的皇帝很不高兴。
    第二位是张方平。有一个商人因经营不善,欠下官府很多欠款,张方平就命令他买掉店铺偿还欠款,另一方面却又用极低的价格收购此人的店铺,利用职权,假公济私。被包拯知道了,上书皇帝,皇帝罢免了张方平。
    第三位是宋祁。包拯用什么理由参到了宋祁?原来此人是标准的文人无行,生活奢靡,沉湎女色,每顿饭不少于三十六个菜,家里已经有了三十二个侍女了,还整天拈花惹草。包拯把宋祁的这些事情曝光,皇帝也罢免了宋祁。
    包拯弹劾三位官员,看起来确实是不畏权贵,执法严明,可细细品味,并不是那回事。其中有合乎法律的,也有一些是强词夺理的。
    先看张尧佐。历史上的张尧佐,一方面是张贵妃的亲戚,另一方面也是朝廷的一位少见的能臣。在张尧佐担任推官的时候,县里有一位道士和商人饮酒,结果商人暴毙,道士逃走却中途被巡逻官兵擒拿,当地官员草草审案,牵连入狱的一共有上百人,成为轰动一时的巨案。上级让张尧佐重审案件,他很快发现疑点,查明冤情,让很多人得到解救。在之后担任犀浦县令的时候,当地地少人多,很多乡民因为田地疆界纠纷吵闹不息,甚至发生大规模的械斗,张尧佐在进行详细调查后,重新界定全县田亩的疆界,设立乡规,教化百姓,从此诉讼大为减少。相比古代大多数空有德行,却没有治民之才的官员,张尧佐关心民生,体察民情,非常难得。那为什么还会被参?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是张贵妃的伯父。身为外戚,一方面让人艳羡,另一方面却会遭到所谓清流的抨击。一些官员历来厌恶外戚,深恐导致外戚乱政。即便张尧佐确实有些才华,也绝不能担任左右朝廷的重要职务。
     再看张方平,苏轼曾经评价张安平,有三国孔融之德行,有诸葛孔明之才华,对张方平的为人和军事政治才能是非常欣赏的。在包拯提到的事情中,张方平确实难辞其咎,身为三司使长官,不能以身作则,却以权谋私。不过单凭这件事情,就罢张方平的官,是不是太冤枉了?

而宋祁就更是如此。从法律看,宋祁没有触犯刑律,说到底不过就是道德作风问题。在唐宋,确实有士大夫不得狎妓的规定,可宋祁是在自己家里养了很多侍妾,而且喜欢良家妇女也并非是抢夺,而是依法纳聘,取为小妾,再多与律法何干?

     那包拯凭什么把这三位高官拉下马来?
     包拯本人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他的一言一行足以影响朝局。一是因为其身正无私,进言从不回避,皇帝也对他敬畏三分。那次被喷唾沫之后,仁宗皇帝就斥责张贵妃:你啊你,就知道跟我要三司使的官职,你就不知道包拯在朝中担任御史吗?从此可见包拯在朝中的影响力。二是包拯两袖清风,廉洁自律。在青年时期就因为孝顺母亲而名闻天下,而在走上仕途之后,又铁面无私,从不收受贿赂。包拯曾任端州知州,端州旧习,官员们往往征收几倍的端砚,作为自己送给朝中权贵的礼物。而包拯到任,废除旧习,不多收一块端砚,离任之时百姓悄悄藏了一块放在包拯船上,包拯看到之后,随即扔到河中,现在的端州,还有处名胜,叫做“墨砚沙”,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两袖清风的包公。三是包拯毫无私心,时刻以社稷为重。包拯曾经多次向仁宗提到为了朝廷要早些设立太子。仁宗反问他,你想让谁立为太子呢?一般提出立太子的人,都和不同的利益集团有关联,包拯当然  听出了皇帝的意思。于是包拯说,我担任御史中丞,提出设立太子是我的职责,我完全是为了国家社稷着想。何况我快七十岁了,又没有儿子,并不是那种谋求好处的人啊。仁宗皇帝一听大喜,对包拯更加信任。
    加上宋朝以儒立国。儒家讲究个人品行,身正然后齐家,齐家然后平天下。一个汲汲求名之徒,一个掉在钱眼里的小人,一个贪图美色的登徒浪子,这样三种人又怎么能管理好一个国家的财政呢?从道德观念来评判一个人,是中国历来的传统。因此中国历代有无数忠臣孝子,节妇烈妇,唯独很少能臣。随便翻翻二十四史,所谓的好官,大都是一些仁德君子,治理地方最大的贡献就是清静无为。不去扰民,百姓就感恩戴德了。偶尔能够修建学宫,就算是了不起了。至于修路建渠,或者为民众广开财源,办些实事,几千年来寥寥可数。
    在中国,道德问题虽不是法律问题,可道德往往高于法律。以道德来判定一个人的成败,正是千百年的传统。可悲可叹的传统啊!

    那么,回到正题,包拯为人为官既然如此严谨,受到百姓和朝廷的一致好评,那还会有什么污点呢?
    就是因为担任“三司使”。
    在连续参倒了张尧佐、张方平、宋祁之后,包拯以枢密院直学士的身份代理三司使一职。不知道宋仁宗出于何意,发布这样一个任命。总之,任命一出,朝中哗然,其中反对声音最大的是宋朝文坛的领袖人物——欧阳修。
    欧阳修三十岁出头就曾经参与“庆历新政”而成为朝中新锐,虽然之后被贬,却因其为政为文的出色表现而获得士大夫和天下文人的共同尊敬,“醉翁之意不在酒”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此时的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跟随皇帝左右,负责起草诏令,风头正健,前途远大。本来,六十多岁的老包拯当然不应该畏惧四十来岁的欧阳修。有道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俗话又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可老包拯却因为欧阳修的几句议论,而闭门不出,不敢去担任“三司使”一职。为什么?
    欧阳修如此评价包拯:“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前半句说,牵牛的人牵着牛踩了人家的田,却被人家把牛也抢走了。牛踩了田,确实有罪过,可是你把牛都抢走,这个罪过实际更大啊。
    看得出欧阳修对几位三司使被罢免,是心有不满,以为量刑过重。后半句说,不但如此,你包拯还贪恋这个三司使的富贵,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欧阳修的一番言论,确实有杀伤力。为什么呢?因为欧阳修的立论基础和包拯一样,是建立在中国儒家的道德仁义之上。一是,儒家讲究修身,但更注重恕道。即便是几位官员在修身品行上有过错,可是罢官却有违恕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包拯却毫不宽容,对他人的错误一棍子打死。更重要的是,在罢免了前几位三司使之后,自己却接任此职,于是便有了私心。任谁看包拯此举,都会认为包拯是为了自己担任三司使,而抨击前任官员。于是一向公正严明的包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自己了。
    可是,一向以刚毅著称的包拯是不会屈服与舆论的,不久就正式出任三司使。所谓“积毁销骨,众口铄金”的道德舆论,有时候是一把杀人刀子,杀人不见血。可有时候却只是一只纸老虎,小拇指一捅就破。在任命之初,大家还有些议论,可过了几天的新鲜劲,中国人就会关注新的热闹了。加上包拯自己到任之后废除掉三司使的一些弊政,为官继续秉持公平公正的风格,人们的议论也就渐渐小了。
    不过,这件事情对包拯还是留下了很大的阴影,甚至对从政也失去了信心。他担任三司使没几天,皇帝就重新任命他为枢密副使,估计仁宗皇帝考虑到老包拯的难处吧。可是包拯一再推辞,拒绝出仕。几天之后仁宗再次改任包拯为礼部侍郎,可包拯以身体老迈为由依旧不接受。不久之后,这位一生号称公正的包拯就去世了。
    这位一生刚毅,从无私念的包拯,在晚年却因“蹊田夺牛”之讥而晚节不保,实在是一件憾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