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三

 浩的时空之旅 2015-10-06
          沙僧实不忍舍,将唐僧扳转身体,以脸温脸,哭一声:“苦命的师父!”只见那长老口鼻中吐出热气,胸前温暖,连叫:“八戒,你来!师父未伤命哩!”那呆子才近前扶起。长老苏醒,呻吟一会,骂道:“好泼猢狲,打杀我也!”沙僧、八戒问道:“是那个猢狲?”长老不言,只是叹息,却讨水吃了几口,才说:“徒弟,你们刚去,那悟空更来缠我。是我坚执不收,他遂将我打了一棒,青毡包袱都抢去了。”八戒听说,咬响口中牙,发起心头火道:“叵耐这泼猴子,怎敢这般无礼!”教沙僧道:“你伏侍师父,等我到他家讨包袱去!”沙僧道:“你且休发怒,我们扶师父到那山凹人家化些热茶汤,将先化的饭热热,调理师父,再去寻他。”八戒依言,把师父扶上马,拿着钵盂,兜着冷饭,直至那家门首,只见那家止有个老婆子在家,忽见他们,慌忙躲过。沙僧合掌道:“老母亲,我等是东土唐朝差往西天去者,师父有些不快,特拜府上,化口热茶汤,与他吃饭。”那妈妈道:“适才有个食痨病和尚,说是东土差来的,已化斋去了,又有个甚么东土的。我没人在家,请别转转。”长老闻言,扶着八戒,下马躬身道:“老婆婆,我弟子有三个徒弟,合意同心,保护我上天竺国大雷音拜佛求经。只因我大徒弟唤孙悟空一生凶恶,不遵善道,是我逐回。不期他暗暗走来,着我背上打了一棒,将我行囊衣钵抢去。如今要着一个徒弟寻他取讨,因在那空路上不是坐处,特来老婆婆府上权安息一时。待讨将行李来就行,决不敢久住。”那妈妈道:“刚才一个食痨病黄胖和尚,他化斋去了,也说是东土往西天去的,怎么又有一起?”
  八戒忍不住笑道:“就是我。因我生得嘴长耳大,恐你家害怕,不肯与斋,故变作那等模样。你不信,我兄弟衣兜里不是你家锅巴饭?”那妈妈认得果是他与的饭,遂不拒他,留他们坐了,却烧了一確热茶,递与沙僧泡饭。沙僧即将冷饭泡了,递与师父。师父吃了几口,定性多时,道:“那个去讨行李?”八戒道:“我前年因师父赶他回去,我曾寻他一次,认得他花果山水帘洞,等我去!等我去!”长老道:“你去不得。那猢狲原与你不和,你又说话粗鲁,或一言两句之间,有些差池,他就要打你。着悟净去罢。”沙僧应承道:“我去,我去。”长老又吩咐沙僧道:“你到那里,须看个头势。他若肯与你包袱,你就假谢谢拿来;若不肯,切莫与他争竞,径至南海菩萨处,将此情告诉,请菩萨去问他要。”沙僧一一听从,向八戒道:“我今寻他去,你千万莫僝僽,好生供养师父。这人家亦不可撒泼,恐他不肯供饭,我去就回。”
  僝僽: chán zhòu
  解释:1.亦作"僝偢"。2.责骂;埋怨。3.折磨。4.引申为揉搓。5.烦恼;愁。6.憔悴。 7.谓排遣愁怀。
  八戒点头道:“我理会得。但你去,讨得讨不得,次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沙僧遂捻了诀,驾起云光,直奔东胜神洲而去。真个是:身在神飞不守舍,有炉无火怎烧丹。黄婆别主求金老,木母延师奈病颜。此去不知何日返,这回难量几时还。五行生克情无顺,只待心猿复进关。
  这首诗表达了当时的情况:我海瑞在家里一直惦记着国家的政治,空有治国的大智慧但没有机会。张居正确实代表皇帝来找我商量继续做官的事情,而那高拱此时据说已经是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如果我去当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我和张居正其实也很难一起工作,毕竟我知道太多不该知道的事情。但是说心里话,我还是对复出的事情有想法,所以必须等待时机。
  海瑞在71岁的时候等来了时机,那时张居正都死两年了,此为后话!
  高拱生卒:1512年(明正德七年)-1578年(万历六年十二月)。


  《明史》记载:“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
  有的人解释这一段话说御史找到海瑞,海瑞杀鸡给御史吃,御史叹息而去,这样解释不通。应该是这样解释,海瑞见到御史来,赶快研究做饭,御史和海瑞一起吃的黍子米饭加咸菜,而且御史亲眼看到,海瑞顺手也抓了一把黍子喂鸡。也就是说海瑞和御史两人相对而吃的饭和鸡饲料是一样的。由此御史才会叹息而去。御史对海瑞应该是敬重的,但张居正知道后觉得海瑞这个人就是一个精神病,有洁癖,这样的人在朝廷里会把大家都害了。如果海瑞给御史做一桌酒席,那么张居正就知道海瑞绝对不是真正的清廉,那么大家就可以共同研究治理国家了,因为你海瑞还是有人情味的,你现在整天吃鸡食,你要是来了,大家岂不都只有吃鸡黍的份了!你我可以,冯保不干,我也不敢得罪冯保啊!
  那沙僧在半空里,行经三昼夜,方到了东洋大海,忽闻波浪之声,低头观看,真个是黑雾涨天阴气盛,沧溟衔日晓光寒。
  他也无心观玩,望仙山渡过瀛洲,向东方直抵花果山界。乘海风,踏水势,又多时,却望见高峰排戟,峻壁悬屏,即至峰头,按云找路下山,寻水帘洞。步近前,只听得一派喧声,见那山中无数猴精,滔滔乱嚷。沙僧又近前仔细再看,原来是孙行者高坐石台之上,双手扯着一张纸,朗朗的念道:“东土大唐王皇帝李,驾前敕命御弟圣僧陈玄奘法师,上西方天竺国娑婆灵山大雷音寺专拜如来佛祖求经。朕因促病侵身,魂游地府,幸有阳数臻长,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盛蒙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过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施行。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自别大国以来,经度诸邦,中途收得大徒弟孙悟空行者,二徒弟猪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净和尚。”念了从头又念。
  这就是当年海瑞誊写书稿的情景,必须反复念起来是不是通顺,如果不通顺就要修改文稿重新誊写。这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我只写个读后感就写了一年,人家海瑞写《西游记》写了14年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沙僧听得是通关文牒,止不住近前厉声高叫:“师兄,师父的关文你念他怎的?”
  那行者闻言急抬头,不认得是沙僧,叫:“拿来!拿来!”众猴一齐围绕,把沙僧拖拖扯扯,拿近前来,喝道:“你是何人,擅敢近吾仙洞?”沙僧见他变了脸,不肯相认,只得朝上行礼道:“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逐赶回家。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
  海瑞得到了张居正一套恭维的说法,最后说我的那个包袱你一定要好好慎重处理,这样海大哥在深山享受田园生活,咱们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行者闻言,呵呵冷笑道:“贤弟,此论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海瑞要传名万代!唯有一种方法就是著书立说。所有的名人都是从书上看来的,因此只有写书才是真正的万代传名的方法。
  沙僧笑道:“师兄言之欠当,自来没个孙行者取经之说。我佛如来造下三藏真经,原着观音菩萨向东土寻取经人求经,要我们苦历千山,询求诸国,保护那取经人。菩萨曾言:取经人乃如来门生,号曰金蝉长老,只因他不听佛祖谈经,贬下灵山,转生东土,教他果正西方,复修大道。遇路上该有这般魔障,解脱我等三人,与他做护法。兄若不得唐僧去,那个佛祖肯传经与你!却不是空劳一场神思也?”
  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那行者道:“贤弟,你原来懞懂,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谅你说你有唐僧,同我保护,我就没有唐僧?我这里另选个有道的真僧在此,老孙独力扶持,有何不可!已选明日起身去矣。你不信,待我请来你看。”
  张居正你给我听着,你以为你让隆庆替你养了儿子,谋了人家的帝国,还让我去保护的阴谋能够得逞吗?我偏偏就不去!你能把我怎么样!而且我可以在我的书里面任意写来,谁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叫:“小的们,快请老师父出来。”果跑进去,牵出一匹白马,请出一个唐三藏,跟着一个八戒,挑着行李;一个沙僧,拿着锡杖。这沙僧见了大怒道:“我老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里又有一个沙和尚!不要无礼!吃我一杖!”好沙僧,双手举降妖杖,把一个假沙僧劈头一下打死,原来这是一个猴精。那行者恼了,轮金箍棒,帅众猴,把沙僧围了。沙僧东冲西撞,打出路口,纵云雾逃生道:“这泼猴如此惫懒,我告菩萨去来!”那行者见沙僧打死一个猴精,把沙和尚逼得走了,他也不来追赶,回洞教小的们把打死的妖尸拖在一边,剥了皮,取肉煎炒,将椰子酒、葡萄酒,同众猴都吃了。另选一个会变化的妖猴,还变一个沙和尚,从新教道,要上西方不题。
  或许海瑞在海南开起了教书馆,就是开了书院。反正后来张居正下令灭了全国64家书院,不知道他是抽什么风,或许就是因为海瑞这个原因吧!人们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往往把一件事情做的非常大。
  史载:万历七年(1579年)张居正执政时曾下令禁毁书院。张居正当时极力控制思想,且对书院讲学特别的厌恶。相关信息说: “张居正最憎讲学,言之切齿。”、“圣贤以经术垂训,国家以经术作人,若能体认经书,便是讲明学问。何必又别标门户,聚党空谭。今后各提学官,督率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著实讲求,躬行实践,以需他日之用。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他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张曾经写信给宪长周友山,指责当时书院讲学为“作伪之乱学”,“讲学者全是假道学”。张居正本是徐阶的弟子,但张也不喜其师的聚众讲学。因有一批官吏假托立书院讲学依附徐阶,实际是借此以把持郡邑。万历七年,常州知府施观民搜刮民财,私创书院,张居正便借题发挥,一面将施坐罪革职,另一面即以皇帝名义诏毁天下书院,自应天府以下凡64处尽改公廨。这是明代毁废书院最严厉的一次。但许多书院仍以各种方式得以保存。据说张居正禁毁书院的真正原因是害怕书院讲学“徒侣众盛,异趋为事”,“摇撼朝廷,爽乱名实”。至于说因为施观民搜刮民财而禁毁书院,显然是为掩盖真相而寻找的一种借口。这里面也一定捎带把海瑞公开讲学的机会给剥夺了。
  张居正禁毁书院比嘉靖年间禁毁书院的规模更大,措施也更加严厉。然而,书院讲学制度已深入人心,所以,虽禁犹存。当时确曾被毁的书院有成都大益书院等十六所;有些书院是名毁实存,仍以各种方式保存下来。说明当时不少人实不愿毁书院,但迫于张居正的政治压力,只好采取“阳奉阴违”的策略,设法保存书院。如长沙惜阴书院、瑞州筠阳书院、江西贵溪象山书院等。还有的书院,则根本未毁,如饶阳近圣书院等。张居正于万历十年(1582年)死去,万历十一年(1583年)就复建了仁文书院,其他书院也陆续兴建。所以,万历年间虽有张居正禁毁天下书院之举,但书院数目反而不少,仅次于嘉靖年间,居明朝第二位。江西自南宋经元至明都是书院最盛的地区,虽在禁令,仍设法坚持复办,足见当时书院讲学影响之深,一道禁令是不可能禁毁尽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你能禁止讲学,却不能禁止人家写书。
  沙僧一驾云离了东海,行经一昼夜,到了南海。正行时,早见落伽山不远,急至前低停云雾观看。好去处!果然是:包乾之奥,括坤之区。会百川而浴日滔星,归众流而生风漾月。潮发腾凌大鲲化,波翻浩荡巨鳌游。水通西北海,浪合正东洋。四海相连同地脉,仙方洲岛各仙宫。休言满地蓬莱,且看普陀云洞。好景致!山头霞彩壮元精,岩下祥风漾月晶。紫竹林中飞孔雀,绿杨枝上语灵鹦。琪花瑶草年年秀,宝树金莲岁岁生。白鹤几番朝顶上,素鸾数次到山亭。游鱼也解修真性,跃浪穿波听讲经。沙僧徐步落伽山,玩看仙境,只见木叉行者当面相迎道:“沙悟净,你不保唐僧取经,却来此何干?”
  这段话类似庄子写的《逍遥游》,也就是说人家尚寿妃现在的日子是真正的自在逍遥。如果能够清心寡欲,这是最美好的生活。
  沙僧作礼毕道:“有一事特来朝见菩萨,烦为引见引见。”木叉情知是寻行者,更不题起,即先进去对菩萨道:“外有唐僧的小徒弟沙悟净朝拜。”孙行者在台下听见,笑道:“这定是唐僧有难,沙僧来请菩萨的。”菩萨即命木叉门外叫进。这沙僧倒身下拜,拜罢抬头正欲告诉前事,忽见孙行者站在旁边,等不得说话,就掣降妖杖望行者劈脸便打。这行者更不回手,彻身躲过。沙僧口里乱骂道:“我把你个犯十恶造反的泼猴!你又来影瞒菩萨哩!”
  造反词义:民间对武装暴动、谋反的俗称,是反国家政府。
  《大明律》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忤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一、谋反,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二、谋大逆。指毁坏皇家的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
  三、谋叛。谋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敌对国家。
  四、忤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
  五、不道。无道。
  六、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及误犯食禁。
  七、不孝。指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
  八、不睦。
  九、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
  十、内乱。指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
  “十恶不赦”自从《齐律》出现这些条款后一直沿用到宋元明清。
  悟空不过是打了唐僧,沙僧就用这么大的罪名扣帽子!因为唐僧是隆庆皇帝啊!
  菩萨喝道:“悟净不要动手,有甚事先与我说。”沙僧收了宝杖,再拜台下,气冲冲的对菩萨道:“这猴一路行凶,不可数计。前日在山坡下打杀两个剪路的强人,师父怪他。不期晚间就宿在贼窝主家里,又把一伙贼人尽情打死,又血淋淋提一个人头来与师父看。师父唬得跌下马来,骂了他几句,赶他回来。分别之后,师父饥渴太甚,教八戒去寻水,久等不来,又教我去寻他。不期孙行者见我二人不在,复回来把师父打一铁棍,将两个青毡包袱抢去。我等回来,将师父救醒,特来他水帘洞寻他讨包袱,不想他变了脸,不肯认我,将师父关文念了又念。我问他念了做甚,他说不保唐僧,他要自上西天取经,送上东土,算他的功果,立他为祖,万古传扬。我又说:没唐僧,那肯传经与你?他说他选了一个有道的真僧。及请出,果是一匹白马,一个唐僧,后跟着八戒、沙僧。我道我便是沙和尚,那里又有个沙和尚?是我赶上前,打了他一宝杖,原来是个猴精。他就帅众拿我,是我特来告请菩萨。不知他会使筋斗云,预先到此处,又不知他将甚巧语花言,影瞒菩萨也。”
  说了半天就是打强盗的事情。当时沙僧也没说什么,现在又说人家做恶不计其数。当时师父被强盗要杀害的时候他怎么不出手?这是从表面情节上说沙僧的阴险。从暗线上,张居正也确实希望海瑞尽快死掉!
  菩萨道:“悟净,不要赖人,悟空到此今已四日,我更不曾放他回去,他那里有另请唐僧、自去取经之意?”沙僧道:“见如今水帘洞有一个孙行者,怎敢欺诳?”
  菩萨道:“既如此,你休发急,教悟空与你同去花果山看看。是真难灭,是假易除,到那里自见分晓。”这大圣闻言,即与沙僧辞了菩萨。这一去,到那花果山前分皂白,水帘洞口辨真邪。毕竟不知如何分辨,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这行者与沙僧拜辞了菩萨,纵起两道祥光,离了南海。原来行者筋斗云快,沙和尚仙云觉迟,行者就要先行。沙僧扯住道:“大哥不必这等藏头露尾,先去安根,待小弟与你一同走。”?大圣本是良心,沙僧却有疑意,真个二人同驾云而去。
  张居正始终不敢相信海瑞!其实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越是干了坏事的人越不相信别人,而那些单纯的人往往很容易相信别人。海瑞这种人他就没有害别人的心,他只是仇恨罪恶,但对于具体的人,他往往很有感情,这就是海瑞的心学。
  不多时,果见花果山,按下云头,二人洞外细看,果见一个行者,高坐石台之上,与群猴饮酒作乐。模样与大圣无异:也是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也是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下也踏一双麂皮靴;也是这等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这大圣怒发,一撒手,撇了沙和尚,掣铁棒上前骂道:“你是何等妖邪,敢变我的相貌,敢占我的儿孙,擅居吾仙洞,擅作这威福!”那行者见了,公然不答,也使铁棒来迎。二行者在一处,果是不分真假,好打呀:两条棒,二猴精,这场相敌实非轻。都要护持唐御弟,各施功绩立英名。真猴实受沙门教,假怪虚称佛子情。盖为神通多变化,无真无假两相平。一个是混元一气齐天圣,一个是久炼千灵缩地精。这个是如意金箍棒,那个是随心铁杆兵。隔架遮拦无胜败,撑持抵敌没输赢。
  都是一个人的不同侧面而已。从这方面说是个圣人,从那方面看就是个妖精。从这方面说是个恐怖分子,从那方面说又称圣战。世间的事情就是如此奇怪!海瑞此时必须用假象迷惑张居正,否则他恐怕也要遭到毒手。毕竟这个时候高拱已经死了,知道真相的人也只剩下海瑞了。(前文已提到,张居正最大的秘密就是两件事情,一件是和李妃通奸生了朱翊钧,也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另一件是自己被隆庆给阉割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