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识玉璧

 山桑漆园 2015-10-06

玉璧最早产生于距今约56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人认为玉是山川的精华,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玉成为古代重要的礼器之一。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周礼》把壁、琮、圭、璋、琥、璜等玉器作为“六瑞”。实际上玉礼器出现相当早,良渚文化中就出现大量玉琮、玉璧,数量繁多,制作精美。


据《尔雅·释器》载:“肉(周围的边)倍好(中间的孔)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3种。



商周时期为玉璧的发展时期,为贵族专用礼器,题材主要是龙、凤、鸟纹,线条自然流畅,动造型柔美;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玉璧开始被大量用来作佩饰和殓葬用玉,还有作为礼仪场合手执的信物;汉代玉璧沿袭了战国的风格而又略有变化,玉质仍以白、青、碧玉为主,但壁的形体加大,有的直径达30直至50厘米以上,组合纹饰更为流行,有的还饰以吉祥文字。


1983年发现的南越王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其中玉璧达到了71块之多,这在汉代诸侯王墓中屈指可数。这些玉璧出于南越王的主棺室之中,主要放置在玉衣内外,以及棺椁的头箱和足箱里。玉璧的摆放极为讲究,其中10件铺放在玉衣的胸腹上,有14件在玉衣里面,5件垫在南越王的底下,这些玉璧多有丝带残留的痕迹,可见入葬的时候都是用丝带相连的,这种摆放位置和组合关系,反映了汉代玉殓葬的制度。


接下来,我们重点给大家解释一下,南越王墓出土的这批玉璧中,上面的纹饰具有什么含义:




蒲纹


蒲纹即蒲席的纹样,一般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线交叉组织,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线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纹样,六角形有时还琢有阴线的谷纹,此样纹流行于汉代。《说文》解释蒲:“蒲草,可为度也。”所以说,“蒲”是从古人“席地而坐”的蒲席而来,和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后人便将这种雕琢排列有序的纹饰称为蒲纹。汉代蒲纹分割线较宽,并带有玻璃光,碾法干净利落。








涡纹


涡纹,顾名思义,如同水涡,故为涡纹。其特征是圆形,内圈沿边饰有旋转状弧线,中间为一小圆圈,似代表水隆起状,圆形旁边有五条半圆形的曲线,似水涡激起状。涡纹最早出现在青铜器上,商代早期的涡纹是单个连续排列的,商周时期的涡纹则一般与龙纹、目纹、鸟纹、虎纹、蝉纹等相间排列,涡纹多用于罍、鼎、斝、瓿的肩、腹部;除了青铜器上的纹饰,涡纹还广泛用于玉璧上的纹饰;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的陶器上也极为常见。


涡纹的源起,有可能是古人对水的一种崇拜。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活的需要,最后乃至于死亡以后的归宿,都跟水有关系。仿佛万物都是从这个旋涡里出来的,最后又归集到这个旋涡里去。《老子》中多处地方都谈到了水,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可以柔弱胜刚强。








勾连雷纹


勾连雷纹是古代汉族几何纹样的一种,由近似“T”形的线条互相勾连组成,再填以雷纹。它的主要特点是“花”的部分与“地”的部分形成勾状。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多见于青铜器、玉器、陶瓷器上,多用于器边装饰,盛行于晚商至周初,战国时再度流行。


其实,勾连雷纹是雷纹的一种,雷纹是以连续的方折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案。常见的有目雷纹、三角雷纹、波形雷纹、斜角雷纹、乳钉雷纹、百乳雷纹、勾连雷纹等多种类型。郭沫若先生认为雷纹是脱胎于指纹,因古代的陶器是用手做的,所以上面多有指纹,后人仿制,所以有了雷纹。








谷纹


谷纹形如倒写的e字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玉器中,到战国时期发展为逗号字样,如同圈着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称蝌蚪纹。谷纹是谷物发芽叶的样子,是汉族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有关,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盼望。


《周礼·典瑞》的有“子执谷壁,男执蒲璧”说法。玉器上的谷纹汉代以后就不多见了,谷纹常与涡纹、卧蚕纹异名同称,事实上,三者之间确实区别不大。一般来说,人们常把半球形谷粒或有萌芽线的谷粒称为“涡纹”,把具有粗壮圆实萌芽线的谷粒称作“卧蚕纹”,到了汉代又简化出了乳钉纹。




南越王墓出土的最大一面玉璧,直径达33.4厘米,最外周和最内周的纹饰为双身夔龙纹,中间为谷纹;在夔龙纹和谷纹之间,还有绞索纹。



该玉璧出土于南越王的玉衣内


该玉璧内周为涡纹,外圈为夔龙纹



在下一期,将为大家介绍组玉佩,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