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默涵:我的父亲

 心上耕田 2015-10-07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题记

父亲的脾气很坏,稍不如意,就会痛下老拳,教训我和弟弟。母亲不得不劝阻,却也被我们牵连而受难。

每次临到年末,正是全家团聚的日子,父亲也不再外出做工。我和弟弟最担心的事情总会发生。当全家忙碌起来的时候,父亲开始为了一些小事而发泄莫名的情绪。我和弟弟当然首当其冲。用他老人家的话说就是:惯着你吃惯着你喝,还惯着你不听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弟弟都有了各自的工作,离开了家。而父亲,也渐渐地不能外出做工了。


这两年,父亲因为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奶奶,没能出去。现在冬天到了,为了筹备小儿子的婚事,父亲更是一直在家。在我的记忆里,这是他在家时间最多的一段日子。无论什么时候,父亲照例是家中最勤快的那个人,他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牛,为了这个家,默默地耕耘。当他累得想发脾气的时候,两个儿子在他身边的时候却越来越少了。

父亲终于还是一个人一双手,又装修了三间房,完成了他人生中第三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他和母亲在刚分家不久,就用勤劳的双手让我们住进了新房子。在村里,这也不啻为一桩壮举。后两件事当然就是父亲用一己之力完成了房子的装修。他在自己的造巢工作中,无疑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前几天,因为高三学生刚考完试,我们可以回家休息三天。一大早,当我还酣睡在梦中的时候,父亲已经忙着在屋顶拾掇那些晒了一冬的玉米棒子。他准备打成粒然后卖到附近的收粮站。忙了两天,终于装车告罄,准备自己开车去卖,这样还能多卖个钱。我陪着父亲坐在自己家的拖拉机上,一路颠簸到了目的地。

父亲热情地打着招呼,他向来是个注重“外交礼节”的人。这时候,走过来一个年轻人检查玉米粒的质量,可能是头车的缘故,比原价降了一些。父亲憨厚地答允了,收拾一番后,开车离开,期待着下一车能够给个整价钱。


第二车开来后,从门里出来的是另一个人。这是另一个老板了,他迅速地用手拨拉着,往外扔出一些东西。看样子,也要压价。父亲一个劲儿地解释那些发霉的棒子都被检出来了。我也帮着说话,解释说好下一车按整价收的。他不屑地听完,要求看底下的粒儿的成色。

父亲的手粗糙得不成样子,因为年老的缘故,现在抖得越来越厉害了。他将手伸进去捞了一把出来,手就抖得很厉害了。黄灿灿的粒子们簌簌地从父亲树皮一样的手上抖落下来。没有发现发霉的玉米粒儿。年轻的老板哼了一声:你都抖下去了,还看什么看。他说着用他那光滑的小手深深捞了一把,还是黄灿灿的像小瀑布一样滑落的没有发霉的玉米粒儿。我的心也跟着那哗啦啦响着的声音,而流出了泪水。

我想起了就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小时候经常给我们搓背。父亲总是笑着戏称,他的大手可以败火,我们总是被他像摩擦砂纸一样的挠痒痒,而一个个笑着躲闪。父亲这时候就会被我们的狼狈相逗乐,又装作非得给我们再挠痒痒的样子。


回到家,吃饭的时候,父亲拿筷子的手又开始抖,他郑重其事地说,谁谁的才抖得厉害,吃面条的时候,都挑不到碗里去。我的可怜又可爱的父亲啊!

现在父亲忙着整理院落了,他穿着一件破棉衣,将一些不用的东西归置起来。不知从哪翻出来一些木料,父亲突发奇想,要将它们塞进放拖拉机车斗子的棚子和前面一所老房子之间的缝隙,这个缝隙平时人们是观察不到的,因为空间窄得只容一个成年人侧身挤进去。父亲先是一个人默默无声地搬运着,他总是习惯一个人干一些活计。


我忙着和儿子在院子里玩,儿子淘气,总是得跟着一个人。这时候,我发现父亲挤进了那个狭窄的缝隙,他背对着我,身上已经蹭满了灰黄的土。他就那么努力地往里面挤着,我和儿子都怔怔地看着。一根,两根,三根......父亲已经没法转身看我了,我看着努力攀登着在缝隙里挣扎的父亲,眼泪流了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