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黄帝内经顺时养生·时与气的关系

 johnney908 2015-10-07

黄帝内经顺时养生

张广修  张同远  编著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时气基本知识

第一节  时与气的关系

一、时演为历,运行不止

“时”字,繁体为“時:”,从“日”从“寸”。日即太阳,寸为我国市制长度单位。日为阳,日影为阴,日影逐寸移动的过程,构成了“时”的概念。《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直接把“寸之阴”当作“时”。随着认识的深化,“时”字出现了许多同义词,例如:①由于“时”与“太阳”的关系密切,太阳居于广大的空间之中,故人们通常称 “时”为 “时间”。②由于太阳为最大的发光球,故“时间”亦称“时光”,如唐·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③由于时间为日光之阳和日影之阴综合形成,故时间亦称“光阴”。如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古人在长期生活过程中体验到:日影移动所形成的时间在推移过程中,在节律方面,白日和黑夜交替存在,寒冷和暑热更迭发生。在规律方面,循环往复,如环无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揣摩,发明了一种叫做“圭表”的天文仪器,通过观测日影的长短,作为计算时间的依据。具体方法和过程,在《素问·六节脏象论》中有所记载:“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具体地说:圭器平卧而标有刻度,表则是一根直立的竿子。表垂立在圭的南端,以便日影能投射到圭的上面,此即“立端于始”。表的上端有一个向外弯曲的景符,景符中间有一个圆孔,以便太阳的影子能经过圆孔投射到圭面上,此即“表正于中”。古人通过观察日影的长短周期变化,以测知太阳的行程,将日影最长的那一天定为冬至节,日影最短的那一天定为夏至节,循环一个周期定为“一年”。

在此基础上,古人进而引进“月”的概念,制为完整历法。如《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周而复始。”《素问·天元纪大论》补充说:“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另外,《灵枢·经别》中有“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的说法。

句中“时(辰)”、“日”、“候”、“气”、“月”、“时”、“岁”、“纪”、“周”,为几个时间单位名称,构成不同的时间节律。这些时间节律,大小嵌套,循环往复,如环无端,以致无穷。由于这个原因,“时间”又有“岁月”、“年华”等与历法有关的别称。有时直称为“日月”。如《诗·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奥。” 宋·岳飞 《赠方逢辰》:“日月却从闲里过,功名不向懒中求。”

 

小贴士历法

(一)历法的定义[1]:历法,是一种以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为依据,制定日、月、年等时间节律,推算日、月、年等时间长度,确定日、月、年等时间单位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由于历法与天体运行的关系十分密切,故质言之,历法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历法的起源[1] 。关于历法的起源,传说较多,较为科学而为大多数人接受的学说有两个:

1、起源于农业生产。公元前3000年,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以月亮圆缺为计时标准,制定出世界上最早的太阴历,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354天。公元前2000左右,古埃及人根据计算尼罗河泛滥的周期,制定出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2、起源于天象的观测。据《史记·天宫书》记载:“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其中的太一星也叫紫微星或北极星。此星周围有两个著名而明显的星座,呈勺状的大熊座和呈W形的仙女座。其中北斗七星最为重要,成为我国古代人民辨方向、定季节的重要依据。例如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的规律是:斗柄指东是春天,斗柄指南是夏天,斗柄指西是秋天,斗柄指北是冬天。

(三)历法的作用。历法是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是其应有“职责”。其服务项目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指导农业生产[1]。由于历法起源于农业生产,最初是因为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创制的,因此,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其最原始、最主要的作用。例如揭示节气规律,预测气候变化,指导农业生产的有关按排等。

2、记载时间,记载历史,安排生活[1]。时间长河是无限的,在这个无限的长河中,曾经发生过什么事?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目前处于时间长河中的什么位置?计划在以后的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等等,都靠、也只有历法才能进行记载。放一本台历在身边,眼睛一看,今天是201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于1949年的这天成立的;小李是1982年这天出生的,等等。这一切,历法表现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停停当当。如果没有历法,则如蒙在鼓里一般,昏昏糊糊,什么都无法知晓。

3、用于养生保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养生防疾的专篇,春、夏、秋、冬四时的不同之气,是采取养生措施的重要依据。而每年春、夏、秋、冬的起始,都是由历法提供的。不同之时有不同之气,要分别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才能收到较好的养生防疾效果。如果没有历法的支持,四时的养生措施混乱误用,必难收到理想的养生效果,甚至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因此,历法与人们的身体健康休戚相关。对于一个医者、养生者来说,了解和运用历法的有关知识,对于养生保健的顺利开展,正确实施,意义十分重要。

(四)历法的类型[1] [2]历法的类型非常复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期,都可有不同的历法。我国从古至今使用过的历法,约有一百多种。历法对于时间的计算,是以太阳、月亮和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转周期为依据的,因而形成三个最基本的时间单位-日、月、年。其中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月,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据此特点,历法不管有多少种,都可用三个系统进行归纳: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制定的历法,为阳历系统;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基础制定的历法,为阴历系统;将上述两种周期进行调和后制定的历法,为阴阳合历系统。现将这三个历法系统的具体内容简要介绍一下:

1、阳历[1] [2]。“阳”指太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周(实即地球绕太阳公运一周)的时间定为一个“回归年”的协法,称作“太阳历”,简称“阳历”。通常所说的阳历,即格里历,为目前世界通行的公历。

阳历一年共365日5时48分46秒余。其五小时多的尾数,通过置闰方法进行处理,即每4年加一天,每满100年又“废闰”一次,每满400年又不废一次,如此反复调整。阳历把每年机械地分为12个月,其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2月、4月、6月、9月、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在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阳历的优点是地球上的季节固定,冬夏分明,便于人们安排生活,进行生产。缺点是没有把月亮绕地球的运行考虑进去,往往致两月之交满月当空,而月中之夜反天暗星明,对于沿海人民计算潮汐很不方便。

2、阴历[1] [2]。“阴”指太阴月亮,根据月亮在“白道”上运行一周(实即月亮绕地球公运一周)的时间定为一个“朔望月”的历法,称作“太阴历”,又称“月亮历”,简称“阴历”。

朔望月的长度是29日12小时44分2.8秒,即29.530587日,两个朔望月大约相当于地球自转59周,所以阴历规定每个月中一个大月30日,一个小月29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由于两个朔望月比一大一小两个阴历月约长88分钟即0.061日,一年要多出8个多小时,三年要多出26个多小时,即一日多一点。因此又规定:每三年中有一年安排7个大月,5个小月。由于阴历年没有把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考虑进去,它的一年只有354日或355日,比回归年短11日或10日多,因此,阴历的新年,气候紊乱不规,有时是冰天雪地的寒冬,有时则是烈日炎炎的盛夏,对于人们安排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极为不利。

3、阴阳合历[1] [2]。这种历法把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方面,运用阴历的方法,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朔望月”定为一"月";另一方面,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回归年”定为一年。由于阴历的一年为354日,而回归年的一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余,其中相差的11天多的时间,则通过设置闰月进行调整,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由于此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因此称作“阴阳合历”。由于此历设置有24节气,对于安排农业生产极其有利,故又称作“农历”。由于农历为我国的传统历法,因此,自古以来所说的“殷历”、“夏历”、“古历”、“中历”、“旧历”、“黄历”等,也多指阴阳合历。

4、干支历法。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历法。这种历法是在农历基础上,配上天干地支,演为六十甲子,不但作为纪时的方法,而且作为推算天气盛衰的工具,对于养生防疾最为有益。具体方法是:“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素问、六微旨大论》)。句中甲、子分别为天干、地支的第一位。具体地说:天干有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天干与地支循环相配,可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已、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等共60个组合,以此作为记载时间的工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甲子”。用这种方法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时间单位大小嵌套,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种纪时方法,称作“干支纪法”;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历法,就叫做“干支历法”。关于干支的起源,目前还没有证实,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其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干支纪法可能起源于殷代。

干支历法不但纪时间,而且纪空间;不但纪时,而且纪气,它把时间与空间、天时与天气进行科学统一,高度结合,是世界上最完善、最重要、最系统,因而科学性最强、实用性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历法。

(五)历法术语选介。我国农历中有许多专有术语,了解其含义和相关规律,对于深入理解历法知识,正确运用历法知识,提高顺时养生水平,增强顺时养生效果,是很有益的。较为常见而重要的术语有:

1、斗建[3]。公元前4000~前1000年间,北斗七星比现在更接近北天极,处于恒显圈内,每天晚上都可见到。但不同季节的黄昏时,北斗斗柄的指向不同,如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鹖冠子》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古人把斗柄指示的方向与月份相配合,制定“月建”规则。具体是以十二地支为工具,将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分别与地面的十二个方位相配(正北为子,东北为丑、寅,正东为卯,等),再与历法的十二个月相配(正月属寅,二月属卯,三月属辰,等)。这样,当北斗斗柄在黄昏时指向东北方寅时,为正月;指向东方卯时,为二月,依此类推:三月建辰,四月建已,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健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史记·历书》集解说:“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从历法规律来说,正月又叫“寅月”,二月又叫“卯月”,等。同样道理,平时人们说“寅月”时,指的是正月,说“卯月”时,指的是二月,等。

2、朔望[3]。当月球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几乎和太阳同起同落,朝向地球的一面因为照不到太阳光,因而从地球上看不见月球时,叫做“朔”,包含“朔”时刻的那一天叫作“朔日”。当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照满阳光,因而人们从地球上看去,月球呈光亮的圆形时,叫做“望”,把有望时刻的那一天叫作“望日”。此日月球特别光亮而圆满,故此时的月亮,习惯称作“望月”或“满月”。从朔到下一次朔或者从望到下一次望的这段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平均约为29.53059日。由于月球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运动都是不均匀的,二者之间也没有简单的关系。因此,每两次朔之间的时间是不相等的,最长与最短之间约差13小时。对于这种相差,东汉刘洪在其创制的《乾象历》中,用“定朔”的方法进行修正。

3、二十四节气[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历(阴阳历)中的一个重要术语,设置的依据是阳历,具体是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360度,分为二十四等分点,每两个等分点相隔15度。每个等分点,综合其气候、物候、农业、农事等特点,赋予一个专有名称,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个名称依次顺数,逢单的为“节气”,简称“节”;逢双的为“中气”,简称“气”,合称为“节气”。每个月包含一个“节”和一个“气”。例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气;惊蛰为二月节,春分为二月气,余类推。现在,一般不再分“节”与“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每月两个节气。不过,对于历法学者来说,将24个节气分为“节”和“气”两类,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气”是设置闰月最为方便、最为重要的依据:没有包含中气的月份则为上月的闰月。例如2012年,阴历属于壬辰年,此年在四月份没有小满,故四月的下一个月为闰四月,然后才是五月。

从《素问·六节脏象论》中有关历法记载来看,我国的历法以及相应的24节气的设置,早在先秦之前就已形成,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而成为现今的农历。

 

二、气贯宇宙,升降不息

在《内经》中,“气”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字词,出现率高约3036次。气,繁体为“氣”,为象形字,甲骨文、小篆“氣”字,象云物蒸腾上升的样子。

《内经》认为,宇宙之气具有四大特点:来源于天,布散于地,弥贯宇宙,升降不停。

(一)来源于天。《素问·五运行大论》说:“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昂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璧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文中“丹、黅、苍、素、玄”五个字,分别为“红、黄、青、白、黑”色的同义词;“牛”、“女”、“心”、“尾”等,为天体上二十八宿的名称。上古之人仰以观天,发现有五色之云气横亘于天空,布散于列宿。其中红气为火,经于牛女奎壁四宿;黄气为土,经于心尾角轸四宿;青气为木,经于危室柳鬼四宿;白气为金,经于亢氐昴毕四宿;黑气为水,经于张翼娄胃四宿。据上可知:宇宙五色,化生于天;天之五色,布散于五方列宿。色散为气,气聚为色;色气一体,布散于五方之天。由于天者即气,气者即天,故《论衡·谈天》说:“天,气也。”明·程登吉编著、清·邹圣脉补充的《幼学琼林》中有“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的名句。天之列宿化变者为气,故在很多时候,《内经》中的“天”、“气”和“天气”,作为同义词而灵活换用。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中“天寒衣薄”、“天热衣厚”等句中的“天”,既可理解为“天”,也可理解为“气”或“天气”。

(二)布散于地。《内经》作者仰以观天,俯以察地,联系物象,揆度物理,以五天五色五气五方为素材,抽象出五行学说。进而以五行学说为工具,阐述宇宙间万物演化规律。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意在强调:地面上的寒暑燥湿风五行之气,是由天的五色五行之气御而化生的。具体规律是:红色之火临于戊癸之位,化为暑(热)气;黄色之土临于甲己之位,化为湿气;青色之木临于丁壬之位,化为风气;白色之金临于乙庚之位,化为燥气;黑色之水临于丙辛之位,化为寒气。据此可知,从整个宇宙空间来看,气之居上而近于天者为天气,气之居下而近于地者为地气;天气下流则为地气,地气上升则为天气。由于地气就是降于下的天气,故宇宙间的各种气,离地面再近,也都属于、因而可以直接称之为“天气”。

(三)弥贯宇宙。天气在下御于地的过程中,并不是像人们运输物体一样,把气装到车子上,运到地面再倒下来的,而是呈弥漫满溢之势,向地面弥贯下来的。因此,宇宙中的气,呈一体化状态,连天及地,弥贯于广大的空间之中。

(四)升降不息。《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上述说明,宇宙的天气,处于一刻不停的升降运动之中,通过运动而燥湿交替,寒暑更作,为云为雨,化生万物。

 

三、时气相载,时立气布

《素问·六节脏象论》中有这样一段话:“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对于这段经文,要这样进行理解:

1、汉字“天”字,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下面是个人形,上面指示人头,本义为“头”,后引申为“高”。故《说文》释:“天,至高无上。”由于日居天空而位高,时为太阳所播运,故历法称“时”为“天时”。如:宋·曾巩 《本朝政要策·历》:“察天时以授民,则历象不可不谨也。”

2、经文“时立气布”句,是对时与气的关系的高度概括和精辟总结。意在强调:时为天所运,气为天所播。天在具体“作功”时,是把时与气捆绑在一起而同步运播的。时之与气,互载互依,同运同播,边运边播。因此,届其时则有其气,时既立则气自布。

3、“时立气布”的“时”,特指上句“六气谓之时”的“时”,即指春、夏、秋、冬四时。意在强调:到了春时则布有春气,到了夏时则布有夏气,到了秋时则布有秋气,到了冬时则布有冬气。但是实际上,“时立气布”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存在于一切时间节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时立气布”的“时”字,泛指一切时间,只要有时,就必有气。为了加深理解,《内经》进一步举例说:“候亦同法”,即是强调:“时立气布”规律,同样存在于“五日谓之候”的“候”中。以理类推,也同样存在于“气、岁、纪、周”等一切时间节律之中,不但“候亦同法”,而且气、岁、纪、周皆“同法”。

4、“谨候其时”是对这个规律的具体应用。“候”即等候、等待,即是说,到了某时,自有某气。这种规律作用于人体时,还是子午流注等按时开穴的理论依据。

 

四、时气反常,灾祸之因。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释义:

1、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存在大小档次递相嵌套的节律,每个节段的时间所布的气的性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立春以后,播布暖气;立夏以后,播布热气;立秋以后,播布凉气;立冬以后,播布寒气。届其时而有其气,叫符合常规。

2、由于五气是混融存在(后述)而盛衰交替、动变不居的,因此,在某些条件的影响下,气与时也可能不相应。这些不相应可有两种情况,举春气为例:时未立春,而温气超前淫盛,这叫“太过”;已交立春,而温气不至,这叫“不及”。

3、“太过”和“不及”之气作用于人体时,皆可使人生病。但是病机不同。唐·王冰在《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注曰:

“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者,凡五行之气,我克者为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生我者为所生。假令肝木有余,是肺金不足,金不制木故木太过,木气既余则反薄肺金而乘于脾土矣,故曰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此皆五脏之气内相淫并为病,故命曰气淫也。余太过例同之。又如肝木气少不能制土,土气无畏而遂妄行,水被土凌故云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也。肝木之气不平,肺金之气自薄,故曰所不胜薄之。然木气不平,土金交薄,相迫为疾,故曰气迫也。余不平例皆同。”

4、由于时气“太过”或“不及”能使人分别发生“气淫”或“气迫”类疾病,故对于一个医者和养生者来说,要时刻注意体验观察:此时的“气”与所值的“时”,是否相应?有无“太过”或“不及”的情况发生?如果有,则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养生保健措施。

 

 

声明

①转载此文必须注明:张广修 张同远 编著:“黄帝内经顺时养生
 
②欢迎出版商洽谈出版。

 

张广修医师简介

张广修,著名中医实践家,从医近50年,收古今医药精华,除世人难愈顽疾,对于内科、男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的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积累了独到的成功经验。

张广修,著名中医理论家,发表中医论文近40篇,撰写中医专蓍10多部,揭《内经》中未揭之秘,正历代诸家之误,为改造、发展、完善、统一中医学说,增添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创新了局面,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医学史意义,必将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中国新医学的创立,产生深远的有益影响。

张广修医师的新老患者,张广修著作的新老读者,张广修医师的新老网友、博友,都是张广修的良朋益友。在此,愿和广大朋友一道,携手并肩,共创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