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一些图片让大家了解(从机械原理到汽车常识)_瑞虎论坛_手机汽车之家

 yuansheng13 2015-10-07
汽车上的灯光有夜行灯、信号灯、雾灯、夜行照明灯等,各部灯光都各具不同的用途,使用很有讲究,既不可乱用也不可不用,正确使用这些灯光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障。很多时候,灯不是用来照人的,而是让人来发现自己的
先简单说一下汽车灯光技术的发展
  据说第一个汽车前大灯是家用手提灯。 1887年,一个驾驶员在黑暗的旷野上迷路时,一位农民用手提灯把他引回家。1898年,哥伦比亚号汽车把电用于前灯和尾灯,这样车灯就产生了,最初的前大灯不能调光,所以在会车时有些晃眼。从早期乙炔气前照灯发展到当今的自由面反射镜气体放电前照灯,差不多经历了120年。
第一代——乙炔气前照灯
 前照灯具有较高的轮廓亮度,乙炔气火焰的亮度比当时的电光源所能达到的亮度高出一倍,因而,在1925年以前使用的汽车前照灯几乎全是乙炔前照灯。
第二代——电光源前照灯
  1913年带螺旋灯丝的充气白炽灯泡问世,因其具有较高亮度,给电光源前照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然而由于当时汽车电气设备系统的制约,直到1925年,电气照明才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三代——双光灯芯前照灯
  为解决在交会车时因前照灯的强光造成驾驶员炫目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和撞车的严重问题,双光灯芯前照灯的出现,但也没有完全解决汽车车灯的配光问题,汽车会车时的这种炫目问题,依然是汽车照明技术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四代——不对称近光前照灯
  双光灯芯前照灯系统属于对称近光系统,为解决在会车过程中,前照灯既不产生炫目,又能保证对道路具有良好的照明,1932年美国发明了不对称前照灯,它是以基准轴为中心,将光束一分为二,靠近来车一侧的落地距离短(即光束压低,从而防炫),而另一侧光束的落地距离长(即光束抬高,从而增加视界)。
第五代——卤钨前照灯
  第一批装有卤钨灯泡的汽车前照灯是由法国“斯贝”公司在1964年生产的,其灯丝允许工作温度较普通白炽灯泡高,光效增加约50%,寿命也增加一倍。此后生产的汽车前大灯照明也多采用了卤钨灯泡的原理。
第六代——充氙气灯泡
  灯泡内部填充优质的惰性气体氙气,并选择高品质的钨丝和优质的石英玻璃管,使灯泡的使用寿命和亮度发挥极至。亮度达到3200流明以上。此类灯泡因没有改变原车灯泡的外形尺寸,所以不会产生聚焦不准的问题。这样的灯泡聚光效果非常好,而且K数值在4300K以上,色泽柔和、灯光白亮。
第七代——氙气灯泡
  HID氙气灯采用高电压放电技术将氙气(Xenon) 灌入石英内管,再透过精密安定器通过三次变压将12伏特电力瞬间提高至23000伏特以上,激发管内的氙气电子游离,在两电极间形成一束超强电弧光持续发光,使光色更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