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0次失败换来的成功 85岁的她获诺贝尔奖

 RK588 2015-10-07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全球稀罕事


这两天的朋友圈里被一则消息刷屏: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直击诺奖委员会宣布屠呦呦获奖瞬间,视频时长2分09秒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大奖的突出成果是由她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而2015年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的另外一部分由两名获奖科学家共得,他们是来自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两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共同获得该奖。




屠呦呦打破了几个纪录:


中国大陆第一位获自然科学领域诺奖

女科学家

土生土长未出国不会英语的科学家

未获院士的科学家

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国际期刊)的科学家

中医科学家

第一位在科学领域实现诺贝尓奖零的突破!



关于屠呦呦


如有不确定这位巾帼英雄名字的,请跟小编一起念:


Tu(二声) You(一声) You(一声)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人生的期待和憧憬,而她也终生与天然植物结下不解之缘。


屠呦呦生于1930年,85岁的她仍活跃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2011年,她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美国拉斯克奖。这一大奖在世界医学界也具有很高的声誉,其获得者有近四分之一后来获得诺贝尔奖,被认为是诺奖“风向标”。


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获颁拉斯克奖



图为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前右)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药。


对于屠呦呦因青蒿素而获奖,德国抗疟疾药物研究专家彼得·泽贝格尔表示,这绝对是“实至名归”。



关于疟疾


疟疾是一种传播非常广泛且严重危害人类4000多年的古老疾病。


印度古代医学经典《苏斯鲁塔集》认为,疟疾的发热病症与昆虫的叮咬有关。


如今人们知道疟疾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因单细胞寄生虫——疟原虫入侵红细胞引起发热并在严重情况下造成脑损伤和死亡的疾病。目前,每年还有45万人被疟疾夺去生命,其中大多数是儿童。




190次失败换来第191次的成功


屠呦呦当时在中国转向中草药,力求从中找寻治疗疟疾的新方法。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了一个代号为“五二三”的项目,这是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共有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与。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1972年从该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指出,世界上每年有约2亿人感染疟疾,在全球疟疾的综合治疗中,青蒿素至少降低了20%的死亡率及30%的儿童死亡率,仅就非洲而言,每年就能拯救10万人的生命。




最后,附上颁奖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词全文


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获奖者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品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对其他寄生虫疾病也有出色的控制效果。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两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疾病的新武器。


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全球稀罕事儿微信号xihanshi 够稀罕,够震撼!

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关注稀罕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