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

 QWE845 2015-10-07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

(2010-01-13 20:30:17)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柴胡、当归、桃仁、红花、枳壳各9 g,生地黄、赤芍药、白芍药、川芎、牛膝、淮
山药各12 g,黄芪、葛根各15 g,桔梗、甘草各6 g。随症加减:咽喉肿痛者,加金银花、板蓝根各12 g;便秘者,加生大黄9 g、肉苁蓉30 g,便溏甚者,去生地黄,加红藤、煨木香各15 g。每日1 剂,早晚2 次分服,14 天为1 个疗程。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其行气活血的代表方剂,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症。有
后世医家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脉者,血之府也”的观点,认为凡血液流通之处,皆可通称为血府,这样使本方治病的范围更加扩大,而临床上更是多用于治疗病久入络之证,该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血府逐瘀汤加减的方中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药)养血活血化瘀;四逆散(柴胡、枳壳、白芍药、甘草)行气舒肝解郁;桔梗入肺经,开胸理气,清热利咽;牛膝引下通经;生地黄、当归增液润肠,使浊从腑出,随之瘀化。本方气血兼顾,活血寓补,升降同施,能促进气血运行,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笔者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加入黄芪、淮山药、葛根等健脾益气解肌,使全方在治疗气滞血瘀型脊髓型颈椎病时,以其舒肝理气宽胸之功而解其胸闷不舒、如带裹束之感;补脾养血柔肌,行气活血通络而治其肢体失养之肢体麻木、肌萎缩和瘀阻经脉而致的项背强痛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