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化與吸收

 LM0318 2015-10-08
消化與吸收


「……醫師!這個小孩都不會消化!你幫他檢查一下好嗎?」
20年前,我開始看門診時,當家屬告訴我這句話時,我總認為,既然這個小孩的胃腸無法發揮良好的消化功能,那麼他必然是一天到晚都在拉肚子了?因此我會接著問:「一天拉幾次?」這時,阿嬤總會狐疑的說:「不是說都不會消化嗎!怎麼還問我拉幾次?」
現在我知道,通俗話中「消化不好」,指的是「腹脹」或「腹瀉」;「不會消化」,則是指「便祕」。

「消化」到底是什麼東西?

很多人不知道,「消化」與「吸收」其實是兩件不同的事。「消化」是將吃下的食物「分解」成許多的小分子;只有這些被分解後的小分子,才能通過腸道被「吸收」。人體器官組織中,負責「消化食物」、「吸收養分」的是「消化系統」,包括了「消化道」與「消化腺」。二者各自分泌不同的酵素,使食物在胃腸道中分解(即「消化」);而吸收這些「經過消化的營養素」,也是在消化道進行,其中膽汁並不參與消化行為,但與吸收脂肪酸有關。

什麼是「消化道」?什麼又是「消化 腺」?「消化」與「吸收」是如何進 行的?

Ⅰ、消化道

「消化道」自囗腔開始,經食道、胃、小腸、大腸到肛門,全長約為個人身高之4~7倍。正常情況下,我們的消化道除了負責「消化、吸收」每天吃下的食物之外,還負責將沒被吸收之殘渣形成糞便,再經由肛門排出體外。
人類吃下的食物在消化道的流向,是由口往肛門方向進行的,除非進行途中遇到障礙物或壓力,否則不可能逆向再由口中出來。而吃下的食物在每一段不同的胃腸道,均有不一樣之外觀,因此,臨床上病人有嘔吐時,藉著嘔吐物的外形與顏色,可以推測胃腸道的那一段有問題。
以下將簡介消化道的每一部分與「消化、吸收」之關係(圖5-1)。

1.口腔: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口腔內的牙齒負責咀嚼食物;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消化的工作事實上從這裡就開始了。經過細嚼後變小的食物顆粒,固然可減少胃的負擔(沒細嚼的食物,胃必須再磨碎之),而口腔同時分泌的唾液,除了有助於食物的潤滑與吞嚥外,唾液裡含的澱粉 與脂肪 ,在這兒已開始了最早的食物分解。4~6個月大以前的嬰兒,由於胰臟功能尚未成熟,無法分泌足夠的酵素,唾液裡的脂肪 ,此時就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另外,吃東西的時候,由於口腔的味蕾接受刺激時,會經過神經反射,促使胃黏液、胃酸及蛋白分解酵素等開始分泌出來,因此當食物到達「胃」之後,就「萬事俱備」,可立即展開消化的功能。如果是早產兒,使用鼻餵管餵食,勢必失掉這個作用,胃的消化能力也就較為吃力。

2.食道:食道並不負責「消化、吸收」之行為。表面上,它只是一座橋樑,負責將流質或咀嚼後的食物輸送到胃;但是,它藉由「食物經過食道」產生的蠕動波,使胃的蠕動產生「加速度」,以幫助胃將食物適時排空(亦即將食物推進十二指腸之意)。失去這個作用,將會延長「胃排空時間」,因此經驗上,使用鼻胃管餵食者(尤其是早產兒),將奶水直接輸送到胃,未經食道之蠕動作用的結果,其「胃排空時間」顯然會比正常餵食者來得慢,也就更容易有「食後腹脹」的情形。

3.胃:唾液裡雖然含酵素,但只是非常簡單的消化行為。相對的,胃的消化作用就成熟多了。胃除了一面將食物磨得更細小之外,一面使之與胃液混合,胃液中含有胃酸、蛋白 與脂肪 等分泌物,胃酸可分解食物,蛋白 與脂肪 更可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與脂肪,形成更小的「半消化食物」,才能經由「幽門」送入十二指腸。

4.小腸:小腸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最重要的地方。由上而下依次分為十二指腸、空腸與迴腸。三個消化腺(肝、膽、胰)的分泌物(胰液、胰酵素、膽汁)流入十二指腸後,一面繼續消化食物,一面和食物混合一起到達空腸,空腸黏膜分泌的酵素(如乳糖 、蔗糖 )在此又繼續更完整的消化;消化以後產生的微粒營養素,部分在此(空腸)被吸收,部分則到迴腸才被吸收。空腸是分泌乳糖 最主要的地方,因此如果嬰兒罹患腸炎,使空腸受到侵犯(尤其是以每年冬天的輪狀病毒腸炎最常見),勢必造成乳糖 缺乏,導致乳糖無法消化。所有未消化的食物都無法被小腸吸收,如果是乳糖,則會造成水瀉,同時可能出現酸便,此乃因未被吸收的乳糖再被大腸中的細菌發酵,產生乳酸的緣故。

5.大腸:大腸依先後順序分為盲腸、升結腸(右邊大腸)、橫結腸、降結腸(左邊大腸)、乙狀結腸、直腸和肛門,肛門是消化道的出口。盲腸是在升結腸之前往下稍微突出的盲端,另有一個像尾巴似的腸子由「盲腸」膨出,就叫「闌尾」。須提醒大家的是,很多人誤以為闌尾的位置是「男左女右」,這是不正確的。絕大部分的人,闌尾都是在腹部右邊下方;而一般說的「盲腸炎」,其實應該是「闌尾炎」才對。

營養素主要在小腸進行吸收,水分亦然(約有90%的水分是在小腸被吸收的)。剩下的殘渣夾雜水分與電解質流入大腸後,大腸會進行一次「再吸收」。「升結腸」負責繼續吸收大部分的水分及電解質的任務,剩下的部分就與殘渣在「橫結腸」慢慢凝結成糞便。慢慢成型的糞便,經降結腸、乙狀結腸,到達肛門上端的直腸。當糞便的「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會刺激放鬆肛門的「內括約肌」,使糞便得以「出關」。出關的糞便,又會刺激肛門的「外括約肌」,在大腦的允許下(外括約肌是由大腦意志控制)鬆弛外括約肌,於是有排便之行為。由於上述的反射或神經動作,在嬰兒期是不成熟的,因此嬰兒無法有固定的排便時間和次數,也就是俗稱的還未「撿屎」。

Ⅱ、消化腺


肝、膽、胰是人體不可或缺的消化腺。三者就在「消化道」旁邊,其分泌的消化液藉由膽管、胰管與消化道交通,參與食物之「消化」與「吸收」行為。因此,不單是胃腸道和消化有關,當一個人有肝膽病或胰臟失去功能時,也無法順利的消化食物(胰臟會分泌澱粉 、脂肪 和許多分解蛋白質的酵素,參與「澱粉、蛋白質、脂肪」之消化)。
大孩子和大人,如果沒有胰臟是無法進行食物消化的;但是新生兒期,消化主要靠唾液、胃液、小腸酵素等,胰臟功能所占的角色不大。約4~6個月之後的嬰兒,胰臟才開始慢慢成熟,因此,要添加副食品,一般以4個月之後為之,就是這個道理。
膽汁是由肝臟分泌的,分泌出來的膽汁,通常貯藏在「膽」裡面,等到「脂肪性的食物」下肚,經過「脂肪 」消化之後,變成「脂肪酸」與「單甘酯」要進行吸收時,「膽」就將膽汁壓出,流入十二指腸,幫忙這些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等之吸收。由於脂肪之吸收須靠膽汁幫忙,因此不難理解,肝膽病人(膽汁之分泌與排出發生問題)會發生脂肪吸收不良及脂溶性維生素(A、D、E、K)無法吸收的情形。

一個國一的學生,夜裡突然左下腹部劇烈疼痛。驚慌的老爸和老媽爭論著,到底「盲腸」(應該是闌尾才對)是在左下腹?還是右下腹?後來,終於在兒子的生物課本裡找到答案,而鬆了一口氣。
「隔行如隔山」固然不錯,不過,如果要了解消化系統疾病,就必須先認識「消化道」與「消化腺」的位置,與「消化、吸收」的分野。本文提供最基本的一些概念,仔細閱讀後,相信對您會大有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