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情商者成功管理情绪和行为的奥秘

 学好做人做事 2015-10-08


高情商人士的表现之一就是能够很好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及行为,这一点的重要性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对方法。


要实现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良好控制,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了解自己产生某些情绪或行为的原因,知道它们产生的根源才能控制。


打个比方,情绪和行为就像是漏水的水龙头中不停涌出的水,如果只是在水管口被动拦截,当情绪激动水流喷薄而出时,这样的方法是基本无效的。唯一解决之道是找到控制水龙头的阀门,关掉阀门上才能真正控制住水流。所以,对于难以自我管理情绪和行为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先了解自己情绪和行为的产生根源,也就是了解自己情绪水龙头的阀门。


而要找到自己的情绪阀门,不能不提及知名学者戴维·麦克里兰提出的社会动机理论。


为什么要通过动机理论了解自己?


影响人行为和情绪的因素有很多种,就像浮在海面上的冰山(见冰山模型),这些因素,有些很容易被自己观察或意识到,有些则很难。


动机位于冰山的最底部,是最不容易被意识到或观察到的因素。它们实际上活动于人们的清醒意识之外,但却影响到我们所做的几乎每一件事。


动机到底是什么?动机是一种通常不为人们所清醒意识到的持续的需求、欲望或关注点。它使我们会下意识地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认识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在动机的驱动下,我们会自然而然地采取可使自己内心得到满足或振奋的行动和决定。


当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动机类型时,我们会顺应动机对我们产生的“自然而然”的影响而不自知,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操控着,但却看不到手的存在。这样的情形下,只能是由动机来支配我们,而我们丝毫没有反控制它们的能力,更何谈控制情绪和行为--这些由它们带来的结果呢?


动机是因,情绪和行为是果,所以要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动机类型。


三种动机类型


第一种动机是影响力动机,即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欲望。


麦克里兰对两种影响力进行了区分。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型影响力,不在乎对他人影响的好坏,比如ISIS极端武装组织;另一种是社会福利型影响力,这种人因为从正面影响周围的人,并以能增加社会整体福利而感到愉悦。


第二种动机是亲和力动机,即与他人相处获得愉悦感的需要。


亲和动机很强的人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做事,所产生的愉悦感就能激励他们。容易合群的人可能是受了亲和动机的影响。


第三种动机是成就动机,也就是实现有意义的目标。


成就动机很高的人喜欢获得别人对自己工作成果的评价,总是给自己设定具有挑战的目标,比如冲击季度目标或者在慈善活动中募集几百万等。成就动机强的人永远不会满足现状,总是想做得更好。这样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些人因此变成了工作狂,只想着工作目标,为了追求卓越牺牲了人生其他乐趣。我们周围的那些完美主义者通常就是受了成就动机的影响,与他人相比,他们的表现已经达到超水准的110%了,但还想达到120%。这种过分追求完美的风气往往受到当今学校和公司的极大鼓励,但对于个人而言,生活质量必然会下降,或者付出健康的代价。


麦克里兰发现大多数的企业家都具有很高的成就动机,他们善于估算风险,并且敢于冒险,喜欢持续学习,不断改进。有一次他在一个创业论坛上,与一群年轻的技术人员进行研讨,他们每个人都领导着一家刚起步的创业型企业。其中有个年轻人就特别符合麦克里兰所描述的高成就动机企业家的典型:他特别热爱学习,在读大学时已经掌握了很深奥的超高阶算法数学,极少人能明白这门课程,但它在互联网发展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他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一种应用软件,当时还未通过测评,而且搭建方法几乎不为人知。别人都认为风险很大,但他对成功很有信心,事前准备得很充分。尽管当时他公司的名气很小,而戴维·麦克里兰还是记住了这家叫作“Google”公司,而那位年轻人叫作“谢尔盖·布林”。


了解了自己的动机类型,就能很好地了解自己行为和情绪根源,以此为基础进行自我调控。比如,对一个完美主义者来说,不能实现完美的结果会让他感到挫败和沮丧,但现实条件一般也很难允许他有足够的资源来把事情做到极致和完美。这时,如果他不能从动机层面来调节情绪,他便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结果的不完美上,源源不断地产生沮丧和挫败情绪,无法自拔。而如果他能了解到自己挫败和沮丧的原因在于自己的成就动机很高,他便可以对自己进行心态调节,而不是一味因工作结果的不完美而无休止地感到沮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