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女记者,也是诺奖得主

 圆角望 2015-10-09

深圳商报记者 谢晨星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当地时间10月8日下午1点,瑞典文学院将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颁奖词为:“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因为阿列克谢耶维奇从2013年开始就被视为诺奖大热门,连续多年位列各大博彩网站赔率表第一名,使得很多网友认为本届只是陪跑而感到意外。由于上一本非虚构类作品获得诺奖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了——1953年丘吉尔以《二战回忆录》获此殊荣,此次诺奖再度颁给非虚构作家,让人不禁想到,非虚构文学的春天是否到来?

以当事人口述写作纪实文学

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虽然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中国国内并不知名,但其作品国际认可度很高,曾多次获奖,包括1998年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9年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2006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13年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和平奖等。去年,她还获颁法国艺术和文学骑士勋章。

目前,她在中国有多部作品出版,分别是《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锌皮娃娃兵》《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我还是想你,妈妈:你未曾听过的“二战”亲历者的故事》《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你未曾听过的“二战”亲历者的故事》。其中,《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和《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为同一本书的两个不同翻译版本。记者昨日第一时间从中信出版社获悉,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最新作品《二手时间》将于明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同样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

曾由于题材沉重而受冷

昨日记者拨通《二手时间》一书责编张伊的电话,她早在多年前就经手过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在国内出版事宜。她表示,早在上世纪80年代,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就进入到中国。记者也了解到,1999年,昆仑出版社就曾出版过她的《锌皮娃娃兵》。这本书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回忆,书中对战争细节的真实还原,带来震撼人心的阅读感受。张伊说,虽然阿列克谢耶维奇很早就进入国内,但她在国内并不出名,“也许是她写战争这一题材让人觉得过于沉重,使得读者的兴趣不大。”然而,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在国际上认可度很高,作品被译为35种文字,为世界文坛开创了崭新纪实体裁。张伊坦言,“最初看她的作品时,更多的是考虑到她在非虚构写作上的水平和成就,把她介绍进国内,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到是否能获诺贝尔奖这个因素。实际上,她与其他作家非常不一样,写作题材很特别,对于战争环境的描述以及对人性的剖析也写得非常到位。”

相比很多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非常少。张伊介绍,明年即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二手时间》是她最新最近的作品,然而这部书却是2002年左右在国外出版。这本书也与之前的几部书正面描写战争不同,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20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在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

虽然阿列克谢耶维奇写作的题材非常沉重,但她本人则可谓十分呆萌,张伊提到与阿列克谢耶维奇电话联系时,她不喜欢直接接听,而是在一旁静静听着答录机里的声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