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列克谢耶维奇荣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禅艺会 2020-09-22

纪实文学其实离我们很近,中国曾经兴盛过报告文学,它就是纪实文学中的一种。在一些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后,需要有人去纪录它,例如重庆东方之星客船翻沉、天津滨海爆炸事件后,我们应该把沉重的教训告诉后人,灾难不能在中国一再重复地发生。——纯道题记

2015年10月8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现场宣读的授奖词这样评价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就在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前,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一直稳稳占据博彩公司赔率榜单首位,成为最大热门。就在今天,阿列克谢耶维奇开通了个人社交平台,她本人说:“我今天才开的推特,多么有趣。”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数不多,目前不超过10部。身为一名纪实记者,其著名作品基本上是对重大悲剧性事件当事人采访稿的合集,更类似于“口述史”,作者个人的存在感非常微弱。不过,自2013年以来,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多有瑞典语译本问世,包括《最后的见证:失去童年的孩子们》,这为其获奖增添了不小优势。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另一优势大概是其作品体裁——传记文学,上一次非虚构类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了——1953年英国首相丘吉尔以《二战回忆录》获此殊荣。

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1948年生于乌克兰,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已出版的著作有:《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锌制男孩》《死亡的召唤》《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她的作品已在19国翻译出版,并多次获奖,包括1998年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9年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2006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13年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和平奖等,去年,她还获颁法国艺术和文学骑士勋章。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为其授奖时曾称:“她自己创造了一个将在全世界得到回响的文学门类,必将掀起证人与证词涌现的浪潮”。瑞典资深专栏作家梅·斯文森也曾公开表示,“她早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阿列克谢耶维奇关注社会的黑暗面,关注大灾难里小人物的命运,这是她所有著作中不变的主题。她质疑宏大叙事,质疑那些规整的历史,她认为,只有小人物自己的声音,才能让我们更加接近世界的真相。她说:“我是独自行进的,我完全是属于另一个时代的人。”她并非按照正式的历史文献来描述历史,而是从个人经历、机密档案以及从被忘却、被否定的资料中挖掘。这样的创作意义更加深远,远远超出技术性文献的意义。她关注的焦点永远是人,探索人的心灵是她与其他作家的区别之一。她成功地表现了一代人的茫然和恐慌,作品触动人的内心深处。

1986年4月26日,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发生爆炸,邻近的白俄罗斯居民失去了一切。一些人当场死亡,更多的人被撤离,被迫放弃一切家产。成千上万亩土地被污染,成千上万的人因20吨高辐射核燃料泄露而感染各种疾病。在《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中,阿列克谢耶维奇用三年时间采访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的幸存者们,有第一批到达灾难现场的救援人员的妻子、有现场摄影师、有教师、有医生、有农夫、有当时的政府官员、有历史学家、科学家、被迫撤离的人、重新安置的人、还有妻子们祖母们……每个人不同的声音里透出来的是愤怒、恐惧、坚忍、勇气、同情和爱。为了收集到这些第一线证人们的珍贵笔录,阿列克谢耶维奇将自身健康安危抛之脑后,将他们的声音绘成一部纪实文学史上令人无法忘记的不可或缺的作品,并籍此期盼同样的灾难绝不再重演。

在《我是女兵,也是女人》这部作品里,她就说过:“已经有数以千计的战争作品,薄薄的和厚厚的,大名鼎鼎的和默默无闻的,更有很多人写文章评论这些作品。不过,那些书通通都是男人写男人的……关于战争的一切,我们都是从男人口中得到的。我们全都被男人的战争观念和战争感受俘获了,连语言都是男人式的。 ”

在《锌皮娃娃兵》里,她重述了自己的观点:“为什么我会产生写《锌皮娃娃兵》的愿望?为了表示抗议,抗议用男性的视角看待战争。我去了公墓,那里安葬着空降兵。将军们在致悼词,乐队在演奏……我发现,这些成年人都沆瀣一气,只有一个小姑娘的尖声细嗓冲出了其他声音的包围:“爸爸,亲爱的爸爸!你答应我要回来的……”她妨碍了发言,被人从棺材前拉走,像拉走一条小狗。这时我明白了,站在坟墓前的这些人当中,只有这个女孩是个正常人。”

曾有读者给阿列克谢耶维奇写信,说:“我愿跪在你们面前——谢谢你们讲了真情。过几年再发生新的恐怖时,我们会站在一起,站在铁丝网的一方。不过,这是将来的事,现在让大家都知道那辛酸的、可怕的真实吧!真实,除了真实之外,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东西能打消我们当奴隶的愿望。”

阿列克谢耶维奇80年代的时候来过中国,当时的一些外国文学刊物上对她有过报道。她已经连续三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也让中国的读者对这位有些神秘的作家越来越有兴趣。她的作品其实比她本人更加值得关注,看过她文字的读者都会深有感触。她在中国出版的著作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锌皮娃娃兵》等。她的《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中译本在中国的销售情况一般,还不到一万册。

阿列克谢耶维奇之前在苏联,包括乌克兰算是一个被禁作家,还有人怀疑她是西方的间谍,她也曾被监听过,她有一段时间是在国外过着一种半流亡的状态,在巴黎也住过一段时间,2011年才回到白俄罗斯的首都明斯克。她本人非常低调,不太愿意跟媒体打交道。她现在还在写作,最新写的一本书是跟她之前的题材都不一样。今年之所以热门并且获奖,一方面是她的写作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关注二战,还有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一些战争,她从反战的角度来写,而今年恰恰是二战胜利70周年。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没有任何虚构的东西,完全是根据访谈者口述的文字来记录的,如果有虚构也是当事人的虚构或者回忆不准确,她本人没有任何添油加醋虚构的东西,但是读起来就会发现她这种纪实文学的东西比小说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所以当时西方媒体就是这样评论,就觉得她的非虚构的东西比虚构的小说更加让人觉得不现实的,觉得荒谬、非常态。从阅读的感觉来看,她的东西不是那么枯燥的,很冷静很客观。

阿列克谢耶维奇基本上是从另外一个角度重写关于战争的记录,以前可能都是男性视角,或者比较数据化的东西,或者从大人物的行为来分析的。她笔下是一些无名小辈,完全是之前被忽略那些人,她自己说她就是有意在挑战。阿列克谢耶维奇不相信既有的文字记录的历史,她曾说过:“我越是深入地研究文献,就越是深信文献并不存在。没有与现实相等的纯粹的文献。”这也是促使她无数次去采访那些战争和灾难中受伤害人群的原动力。她所有的叙述,都来自亲历者,都是有血有肉的。正如她自己所言:“我很想了解古希腊:那个时代的人是怎样讲话的,怎样相爱的,怎样上战场的,怎样杀人的,怎样死的。——通过普通人讲的故事的细节来了解。每个时代都有三件大事:怎样杀人,怎样相爱和怎样死亡。”她是要记录过去历史上曾被忽略被无视的那些生命。

其实纪实文学离我们很近,例如重庆东方之星客船翻沉、天津滨海爆炸事件后,我们现在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知信息,有些就接近纪实文学。伟大的纪实文学作品,既比小说更加贴近现实,同时比小说更加荒诞和富于戏剧性。《纽约时报》就曾评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里,“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她的作品不是虚构的,却比虚构的文学更加让人难以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