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沛县吹响创建全国节约集约模范县冲锋号

 神州国土 2015-10-09

沛县吹响创建全国节约集约模范县冲锋号

2015-10-09 13:52:55    来源: 国土资源部网站    作者:颜锋 曹鹏程 王永

2015年,江苏省沛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捷报频传。4月,沛县首次荣获“省土地执法模范县”荣誉称号。7月14日,沛县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荣获“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沛县的土地供需矛盾异常突出。每年经济发展需要土地3000—5000亩,上级下达的用地指标却只有400亩,如此巨大的土地需求缺口如何填补?土地供需矛盾逐年增加,粗放用地依然存在,单靠传统的增量用地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如何破解难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度成为摆在沛县人面前的一个“杀手锏”。面对土地的制约瓶颈,沛县走出了一条节地增效双提升的新路子。

2013年4月16日,从铜山前来沛县上任的国土局局长李晓建,就计划着沛县局节约集约用地的“三步走”实施方案。第一步:成为江苏省土地执法模范县;第二步:成为江苏省节约集约模范县;第三步:成功争创国家级节约集约模范县。“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已经实现,现在的沛县已经进入“第三步”的深水区。

搭建矿地统筹平台,在塌陷区整治中要“地”

在塌陷地上建设太阳能电站,不仅治理了塌陷地,而且节省了土地。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仅在有阳光的时候可以发电,就是在阴天同样可以发电。江苏省沛县安国镇人大代表冯振国说。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几乎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可供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沛县将用地的目光瞄向了塌陷地,曾经废弃的采煤塌陷地开始成为“香饽饽”。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通过回填张双楼煤矿塌陷地,从2013年至2015年分期建设55兆瓦光伏发电,规划投资6亿元。每个光伏发电板约1.6平方米,目前15兆瓦发电设备日最大发电量近9.5万千瓦时,年发电量1700余万千瓦时,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该公司将太阳能阵列的顶部提高到2.5米,在发电板的下方种植喜阴类经济植物,可谓是“一举多得”。

2014年,徐州市委市政府把“沛北一体化”发展纳入了市级战略层面,支持沛县建成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沛县大力实施矿地统筹发展战略,编制沛北国土空间规划和压煤村庄搬迁计划,优化沛北资源布局,解放地下煤炭资源,修复生态环境,促进矿地统筹发展。目前,“沛北五镇两区国土空间规划”已初步完成,矿地一体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基本建立。

2015年6月15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阿克瑟?普鲁士教授率团在徐开展为期两周的交流考察,重点调研“沛北一体化”建设情况,将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利用和景观重建统筹结合,通过引进鲁尔区生态转型的先进技术和运作方法,为沛县探索出煤炭开采、生态修复和城乡统筹“三位一体”的沛北一体化资源型城市发展新模式。

沛县国土局局长李晓建介绍,“为推进“沛北一体化”建设,沛县国土资源局还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研发出沛县煤矿区矿地一体综合监管平台,为煤矿区城乡统筹发展、资源监管和宏观决策提供统一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实施黄河故道整治,在跨越发展中“用”地

水面碧波荡漾,红荷绿藕相间;水鸟翱翔云集,蓝天绿水相连;……这天堂一般的美景,不是在梦里江南,而是在黄河故道流经的沛县。很难想象这就是解放前老百姓所唱的“冬春飞沙扬,夏秋水汪汪,只长茅草不长粮"的黄河故道。黄河故道在沛县境内又称大沙河,是黄河决口泛滥冲刷而成。大沙河承泄苏、鲁、豫、皖四省边区1658平方公里的来水,从鹿楼镇油坊口入境,奔向东北,从龙固注入昭阳湖,流域面积121万亩,在沛县境内长33公里。

2012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将黄河故道沿线综合开发工程上升为省级战略,作为支持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2014年,江苏又将黄河故道流域土地综合整治列入《江苏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方案》,为徐州乃至苏北地区节约集约用地、加强保护耕地提供了政策支持。

黄河故道沿线地区多旱易涝,土地收益比较低。为了改变黄河故道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沛县县委、县政府在“七五”期间即把治理大沙河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大工程。根据市政府《关于实施徐州境内黄河故道沿线二次综合开发的意见》,沛县编制了《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及沛县土地整治项目库专项规划(2012-2015年)》。近年来,沛县共争取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省级以上投资项目3个,建设总规模3.32万亩,计划新增耕地285.45亩。

正在大棚里忙碌的安国镇程圩子村五宅子农民曹用成高兴地说,土地整治后,他种植的6亩大棚瓜菜,今年两茬已收入9万元。

沛县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新敦说: “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在现有农田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情况下,打造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黄河故道整治项目区。

创新集体建设用地退出,在盘活旧村址中“挤”地

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座座四合小院巍然耸立,一条条水泥路向远方延伸---------这是沛县胡寨镇草庙新建成的统一住宅小区。

35岁的沛县胡寨镇草庙村村民秦延翠一家搬进了草庙新村。她一家4口人,村里给村民人均补偿30平方米,一家人分到了一套115平方米的大房子。

为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促进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沛县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坚持“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了《集体建设用地退出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及《实施细则》。截至目前,全县确认符合集体建设用地连片退出条件的有92个地块,面积2582.21亩;符合退出条件的零星宅基地564宗,面积258.26亩。

为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有偿退出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沛县还制定了以县城为龙头、5个重点中心镇为纽带、100个新型社区为节点的“1+5+100”城乡发展新规划,将全县1329个自然村规划为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全县183.68平方公里集体建设用地只保留33.38平方公里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有150.3平方公里的村庄整理空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建房的过程性浪费。

建立执法共同责任机制,在严查用地中“保”地

天利达有限公司被移送公安机关,这是沛县国土资源局利用行政执法与刑事“两法衔接平台”向司法机关移送的第一宗违法用地。

在土地违法案件的移送上,沛县明确各部门依据职能,严格审核,积极配合,共同防范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生。行政机关、公安、检察、法院和纪检监察机关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中加强联系,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发现有违反国土资源管理行为的,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检察机关;违法单位或个人拒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的,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建立了国土、监察、公安、法检两院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国土资源执法联动制度;加强“两法衔接”平台建设,完善案件沟通协调及移送制度;成立了国土资源执法警务室,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加大了打击和震慑力度,将违法违规用地有效消除在萌芽状态。

依托电子政务网站,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固定的办公地点,成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办公室,指定专门人员负责“两法衔接”信息录入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将相关信息及时、全面、规范的录入平台。平台信息包括相关司法解释、政策法规、案件信息等内容,专职信息管理员可以随时进入案件信息系统查看各行政执法机关录入的案件信息,对案件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并定期进行汇总、研判,实现了网上移送、网上受理、网上监督,从而增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整体工作合力。

沛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的通知》。公安、检察、法院、监察、发改、住建、规划、人保、水利、农委、工商、环保、供电等部门是国土资源执法监管的共同责任部门。各职能部门接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函告后,2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置,以消除违法状态为标准,开展违法建设的制止、拆除及复耕工作。同时定期召开执法监管联席会议,通报各单位土地违法违规查处情况,遇到困难,完善执法监管推进措施。原则每季度召开一次,特殊情况也可临时召开。

同时沛县成立了批后监管办公室,对所有在建、新建项目一律实行挂牌施工,并将批后监管纳入到土地动态巡查中,做到实时监控和核查。对辖区内所有用地项目建立诚信档案,对各项目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对在合同约定期限内不能开竣工的,发出《履约通知书》,依据合同约定进行相应违约处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