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赵华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北京,午餐作为正餐的习惯早已被打破,晚餐成了北京人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有的人从不回家吃晚饭,下班后就开始每天的“应酬”,吃喝几个钟头,才腆着肚子、晃着身子各回各的家;一些家庭在晚上八九点钟甚至十点才吃晚餐;有的人加班熬夜后把晚餐和夜宵放在一起,吃完后马上睡觉……这些不良的习惯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可以说,晚餐决定一个人的寿命。那么,你的晚餐是否吃得健康呢? 营养学家和医学专家研究认为,晚餐不当易引起多种疾病。 晚餐经常摄入过多热量,可引起血胆固醇增高,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大量的临床医学和研究资料证实,晚餐经常进食荤食的人比经常进食素食的人,血脂一般要高3至4倍。而患高血脂、高血压的人,如果晚餐经常进食荤食,等于火上加油,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晚餐过饱,血中糖、氨基酸、脂肪酸浓度就会增高,再加之晚上人们活动量小,热量消耗少,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合成脂肪,逐渐使人发胖。 研究认为,尿道结石与晚餐太晚有关。这是因为尿道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而食物中含的钙除一部分被肠壁吸收外,大部分排出体外。据测定,人们排尿高峰一般在饭后4至5小时,如果晚餐过晚,排尿高峰期人处于睡眠状态,尿液全部留在尿道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尿道结石。 晚餐过饱,必然有部分蛋白质不能被消化吸收,这些物质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一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再加之睡眠时肠壁蠕动减慢,相对延长了这些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促进大肠癌的发生。 中医认为“胃不和卧不安”,晚餐过饱,必然造成胃肠负担加重,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大脑,使人失眠、多梦等,久之易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 如果晚餐暴饮暴食,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往往危及生命。如果胆道有结石嵌顿、蛔虫梗阻、慢性感染等,则更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而死亡。 如何吃晚餐才健康?下面注意事项不可不注意。 1 晚餐不宜过饱 中医认为,胃不和,卧不安。如果晚餐过饱,必然会造成胃肠负担加重,其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大脑,使人失眠、多梦,久而久之,很容易引起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2 晚餐不宜常食荤 医学研究发现,晚餐经常吃荤食的人,比经常吃素食的人,血脂较常人高三至四倍。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的人群,如果晚餐经常吃荤,等于火上浇油,会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3 晚餐不宜常吃甜 晚餐和晚餐后都不宜经常吃甜食。国外科学家曾以白糖进行研究发现,虽然摄取白糖的量相同,但若摄取的时间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晚上经常摄入含糖食物对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4 晚餐不宜太晚吃 营养专家指出,晚餐也不宜吃得太晚,否则容易患尿道结石。为了预防尿道结石,除多饮水外,还应早进晚餐,使进食后的排泄钙盐高峰提到睡觉之前,排一次尿后再睡最好。 5 常吃宵夜的危害 健康专家指出,常吃宵夜,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这是因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大约二至三天就要再生一次。这一修复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休息,其黏膜的修复也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不是什么食物都可以在晚上吃的,很多家庭都在“误吃”。 红薯、玉米、豌豆等产气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气体,等到睡觉前,消化未尽的气体会产生腹胀感,妨碍正常睡眠。 日前,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吃辣后,在睡眠的第一周期,体温会上升,会导致睡眠质量降低。还会使胃中有灼烧感和消化不良,进而影响睡眠。 因为油腻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加重肠、 胃、肝、胆和胰的工作负担,刺激神经中枢,让它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导致失眠。 晚饭时,用一锅热气腾腾的鸡汤、排骨汤犒劳自己未必是好事。肉类煲汤较油、热量高,最容易发胖,不适合晚上食用,选在上午或中午吃比较好。此时,不妨选择一些菌类汤。 咖啡、浓茶、可乐等令大脑兴奋的食物。尤其一些对咖啡因特别敏感的人,可能持续兴奋的时间更久。此外,咖啡因还有利尿作用,过多喝咖啡,容易让人排尿增多,这也会干扰睡眠。 酒虽然可以让人很快入睡,但却让睡眠状况一直停留在浅睡期,很难进入深睡期。所以,饮酒的人即使睡的时间很长,醒来后仍会有疲乏的感觉。
|
|
来自: ever qiuqiu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