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策划|你还要怪罪父母多久?

 观书斋 2015-10-10

特别策划|你还要怪罪父母多久?

心探索(原创) · 2015-02-02 18:50

特别策划|你还要怪罪父母多久?

采访、撰文/蔡娜


认为自己的父母很糟糕是一种舒适区,一种你赖以生存的心理模式。你在内心编造了一出父母害你受苦的戏,这样你就能不停地重复播放,然后利用它作为借口,说你的生命被困住了。你到底还要为了自己的不快乐怪罪父母多久?这一切必须有个停止的时候。——罗伊·马丁纳



撬动代代相传的问题杠杆点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感觉,你不喜欢父母身上的一些特质,但是随着时间流转,你却发现自己越来越像他们。很多父母身上的问题,也传给了我们。如何打破代代相传的问题模式?当你看到这一点,你就会找到撬动自我改变的动力点。


心探索:为什么我们需要和原生家庭和解?

周楠:因为我们都需要成为自己。很多渴望与家庭和解的人都是遇到了问题,处于不太幸福的状态。当我们没有接纳父母、成为独立的自己时,会有很多负面作用,我们会感觉到很无力。妈妈是无私给予我们生命的人,代表资源。你不接纳妈妈,那么你就会不接纳资源。我们和妈妈的联结,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与金钱的关系。而爸爸则影响我们事业上的力量感如果不接纳爸爸,事业上可能会遇到问题。


也有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感觉,你不喜欢父母身上的一些特质,但是随着时间流转,你却发现自己越来越像他们。很多在父母身上的问题,也传给了我们。如何打破代代相传的生活模式? 当你看到这一点,你就会找到撬动自我改变的动力点。


心探索:那该如何理解“和解”的定义?

周楠:和解首先要对父母的本质全然接纳。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性别和身份这三样东西。这种生物本质已经决定了他们的父母身份,我们必须要接纳。很多人不能与父母和解是给父母赋予了其他定义,比如要求父母给予自己幸福,希望父母以自己要求的方式相亲相爱。因此对父母不够接纳。有的孩子甚至会站在比父母更高的位置去“指导”父母应该怎么做。这就更加错位。因此,所谓和解最关键的就是回到自己的位置,在看见问题之后,接纳它,把它交还给原生家庭,并且转身离开,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


心探索: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不接纳和错位?

周楠:人的成长有几个时期,婴儿期(0-3岁)、儿童期(3-7岁)、少年期(7-12岁)、青春期(13-18岁)以及成人期(18岁后)。从青春期到成人期,就是和原生家庭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的时期。这是迈向成人的第一步,这个阶段也可以称作第二次分娩。如果这种分离没有完成,那么整个人的生命状态、关注点、内心所停留的位置,都还是原来的位置,还在和原生家庭纠葛。当我们不接纳原生家庭时,其实我们的很多状态还停留在其他时期,没有真正成人。我们的事业、亲密关系和身体都会受到影响。因为我们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和原生家庭纠缠,已经没有多少精力去工作和经营自己的幸福了。


心探索:即使看到这一点,很多人仍然会放不下过去,否定自我、陷入对父母的抱怨。这该如何应对?

周楠:无论过去你发生了什么,对原生家庭有多少怨念,你都要看到一点——你活下来了。那些让你讨厌的、不认可的部分,也保护你活了下来。所以首先要接纳它们。我们允许自己有这样的家庭背景,有目前这样的问题模式。但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去创造,这样才有可能带来新的改变。


因此,面对旧有的模式,我们首先不要害怕,它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并且它们本身已经带给我们很多帮助。我们可以思考的是如何利用这些模式,把他们转化成我们的资源,就看我们如何去用。让它在新的环境下重新为我们所用。比如我看到有人开始很讨厌自己无法与他人很好地沟通、联结这一点。他很想去跟人交往,就努力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后来他就变成了一名很优秀的客户经理。承认过去、活在当下、面向未来。当有动力牵引你,你看到美好的未来,你自然会把这部分放下。


心探索:先接纳过去,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出改变?

周楠:是的。创造和改变的前提是先承认和接纳。如果不承认就会变成对抗,往往是行为上相反,但是价值观上还是一样的。比如教育孩子,你的父母很严厉,你受到了伤害。等到你当了父母后,你非常关爱孩子,永远不对孩子发火。但你会发现孩子给你的反馈是一样的,同样会觉得你严厉、不近人情,因为你在用“我把你照顾得很好”去控制他。如果你和蔼、亲切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只是出于对原生家庭的反抗,你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及背后的信念没有改变,那么你的行为就会变成“为了做而做”。当你接纳过去,过去发生的一切才可能为你所用。而接下来,你便可以选择去改变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周楠

家庭系统排列导师,《朴素心理学》广播联合创办人 。@朴素心理学


更多精彩内容......


绿妖:跳下“受害者床垫”

以前我和父母的关系更多是一个受伤害的孩子对父母的抱怨;在我改变和成长后,我与父母的关系就多了一层:一个被爱的孩子对父母的体恤和关爱。


明欣:是我筛选了母亲的样子

父母在我们眼中的样子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筛选。小时候我因为心里充满困惑和害怕,看到、学到的都是他们的缺点。但现在我长大了,有能力看见真实的他们,和他们的智慧。我看到了母亲作为女人的智慧,因此愈加喜爱自己女性的身份和特质。


袁充:爸爸,摘下你的面具吧

我识破并接纳了父亲戴了多年的面具,面具下他那颗脆弱敏感的心。我能理解,他小时候经历的是残缺的爱,他带给我的痛苦经历,是他对爱的呼唤,渴望谁能帮帮他。由此,我们两个人都获救了。


从占星看原生家庭:重启亲密关系之门

在目睹了父母之间的冲突与战争,经历了母亲离世的痛苦之后,小旭给自己的潜意识输入了一道永不踏入婚姻的指令:远离婚姻,它是痛苦与罪恶。多年过去了,小旭也许已经忘记了曾经的愤恨、恐惧和绝望,但这些指令却从未停止运行——他早已亲手关闭了亲密关系的大门。幸运的是,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从来不忘开启一扇窗。星图也是如此,在显现问题的时候,解决之道也总是蕴藏其中。


画出你的家庭互动模式

小伍是一位22岁的姑娘,她与伙伴们参加了一次以“探索原生家庭”为主题的团体绘画沙龙。在色彩与线条中,她发现了自己二十多年来与原生家庭互动的模式。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你?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着你的人生?教导着怎样的功课?请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当你准备好的时候,请睁开眼睛,凭直觉选择一张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