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激励教育的认知

 thchen0103 2015-10-10
   教育家约翰凯勒(John Keller)认为,有激励的教育应该包括如下四个要素:注意、关联、信心、满足。   “关联”是指教育和学生自己的某种需要或是社会需要有所关联,学生不觉得所学的东西无关紧要。如果学习者觉得学习会让自己未来受益,即便存在挑战性,自己也要去学。   换言之,“吃苦”,或者说“接受挑战”,可以同时让人产生深层愉悦。这种愉悦不是打鸡血式的快乐与亢奋,而是学习者得到了与其智力相称的挑战,他们有所成长,有所变化。愉悦感和挑战性之间并无必然矛盾。   若重视激励,教学者就有义务创造教育条件,激发出学习者的兴趣和激情,这包括矫正学生的行为,提供合适的反馈。   从信心和满足感的立场出发,教学设计应循序渐进,不至于一开始就很难,让学习者失去学习信心,或是从头到尾缺乏挑战,整个教育过程乏味无聊,找不到深层满足感。这不是快乐不快乐的问题,而是教学法科学不科学的问题。   激励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规律和相应的教学设计。一旦我们去关注学生内心的激励,教育自然会四通八达地和神经科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学科联系在一起,这会使得教育学变得四通八达,气象万千,如一池活水。关注学生的头脑和心灵,也会让教学实践变得充满创意,时有突破。   常有人误解国外教育是容易的,简单的,嘻嘻哈哈,你好我好,没有作业,谓之快乐教育。这也不正确。1987年,美国教育者齐克云和甘普生提出的“本科教育七原则”中的原则之一,是“明确高标准”。学生自己也不希望学习中得不到拉升。   但优秀的教育者一定是在追求温水煮青蛙,运用高效的教学设计,根据发展阶段和个人特性,不知不觉让学生学习,不断在提高。让学生学得进去才是王道。   发现学生“吃不饱”的时候,会有形形色色特殊禀赋教育、强化班,提高挑战。学生有障碍学习困难的时候,有特殊需求的教学,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   这些具体做法实施起来都不难,难的是教育界能不能认可个人的重要性,认可个体的不同,认可人们对于学生的内心理解不足。有了这些认识,教育界自然会去寻求解决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