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阅读法
批注在古代称之为评注或评点,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指在阅读的时候把阅读心得、感悟及困惑,直接在文本上圈点勾画,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留下自主阅读的思想轨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具体来说,“注”是指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对文中关键处、疑惑处标示或解释;“批”是指于文中奇妙处、动情处进行评点,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抒写主观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提高与发展。 批注的常用方法 (1)符号批注:对文章中有所感、有所惑、有所疑处,利用点、线及其他符号进行圈点勾画。如:“~~~”浪线(也叫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2)文字批注:在符号批注的基础上,用文字写出自己的理解、发现,或是所感、所惑和所疑。 批注的位置 可以是“眉批”(批在书头上),也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还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批注的内容 批注的内容非常广泛,重点词语,关键文句,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精妙的开头或结尾,鲜明的写作特色,有疑惑处,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等,都可作批注。 大体说来,批注内容可以归纳为四类: (一)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该书的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 (二)提要:在读书时,边看边思考,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脚上,这样就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复习浏览时,可一目了然。 (三)批语: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如不立即记下,过后就不易想起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 (四)警示: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或主要论点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这样,常常会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强调读书时“手不离笔,随时勾画”。 批注式阅读,有助于同学们养成读、思、写相结合的阅读习惯,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从别人的作品中读出自己来,形成独立的阅读个性,同时也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品位的提升。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旅游和探险活动,让我们用批注式阅读把这种旅游和探险的收获记录下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