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级中医学》之——专方专药与中药方剂结构再剖析

 郭玉臣 2015-10-11

中医辨证用药由来已久,是几千年来沿袭下来的传统治病方法,很多人只知道中医辩证用药,甚至提起中医就讲辩证,非辨证不是中医,这种观点极大的破坏了中医在健康领域的作用,使中医与现代医学很难找到契合点,也为中医发展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障碍。《超级中医学》形成以后,从新建立了人体系统,为中医回到医学前沿找到了科学的理论根据,也为中药学研究和方剂学与现代医学接轨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专方和辨证用药的划分就是其中之一。

专方用药并不是《超级中医学》发明的,而是传统中医几千年经验的总结,今天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清代名医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近现代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说:余谓中医治疗,必须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对于有确定疗效的专病专方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古云:千方易得,一效难求。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感叹呢,《超级中医学》对人体结构再剖析以后发现肾阴虚症状可以有很多因素构成,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肾阴虚、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旺盛可以引起肾阴虚、而甲状腺素分泌旺盛也能引起肾阴虚,而他们的用药绝对不能是一种药物可以全部治疗好的,现代医学发现大家熟知的六味地黄丸对甲状腺分泌旺盛引起的阴虚症状效果很好,六味地黄丸对肾上腺和神经因素引起的则未见报道,也就说明六味地黄丸的专方是针对甲状腺引起的阴虚症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从青蒿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青蒿只是大量中药材中的一种,可谓中医药的冰山一角,但是却有着杀死疟原虫的功效,这就是中药的专效。专方和专药都具有专一的特性,在用药过程中对辩证要求不高,基本上有症就可以用药,而现在的中成药很多都属于这一类,在西医医院人们也经常见到这类中药的影子,我曾经有眩晕的毛病,到医院检查不出任何问题就是眩晕,对这种不明原因的疾病西医大夫也有办法,给我开了一种叫镇脑宁的中药效果很好,一盒下去就好了,这件事虽然快20年了仍然记忆犹新,没有去辨证却可以用中药给人治病,这就是专药专方的好处,这种治疗方法与西医看病极其相似,也被西医接受,西医是不反对这种中药的,符合西医治病的思路。另一种是辩证用药,这一点是西医没有中医擅长的用药思路。
 
专方与西药的区别:专方是一个组成方剂,里面有君臣佐使进行平衡,还是以六味地黄丸为例,能够调节甲状腺素分泌的只有熟地黄,其他无味中药都没有这个作用,按照西医的思路则是选取最主要的熟地黄进行研究提取有用成分开发利用,中医不但不这样做还在熟地黄基础上加上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五味中药,这就是中西医学用药的区别。而屠呦呦教授提取的青蒿素也是这个思路,也就难怪对屠呦呦的诺贝尔奖属于中医还是西医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辩证用药在治疗复杂疾病中具有突出优势,高血压是现代常见病,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很多,西医治疗高血压的思路就是用降压药,而且终生服药,同样是现代医学发现血管的弹性(扩展与收缩)不只是血管自己的原因,肾脏、肾上腺、肺脏、前列腺、肝脏等很多器官都可以对血管弹性发挥作用,单纯降压药对这些因素是无能为力的,由于这种治疗没有针对病因只能是掩盖病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这就是西医的无奈,也就出现了疑难杂症这个名词。《超级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重新划分为传统中医学找到了科学基础,也就可以运用传统中医学方法找到高血压的成因,究竟是心肝脾肺肾哪一个器官出问题引起的高血压,从而对器官进行调理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同样道理,糖尿病也可以用这个思路开发用药,事实上用中药调理高血压糖尿病的效果就是比西药效果好,这是无可争辩的。这就是辩证用药的优势。

专方专药与辩证用药同是中医药领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结合形成了大量的专方名方,完全符合医药学发展趋势,其基础就是中医理论,只有找到中医中医理论的解剖基础,使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接轨才能发扬光大祖国医学。《超级中医学》运用以现代医学发现的人体解剖为基础,重新对人体结构进行剖析,从而发现传统中医的人体结构基础,破解了人体结构的奥秘,为中医发展找到新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