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病串解

 智者自娱 2015-10-12



李克绍(19101996),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近代著名医家,著名伤寒学家、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五十余载,毕生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伤寒论》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都有所开拓,在湖北中医学院研究员叶发正所著《伤寒学术发展史》一书中被推举为近现代伤寒学研究八位著名医家之一。李克绍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有《伤寒解惑论》、《伤寒论串讲》、《伤寒论语释》、《伤寒百问》、《漫话胃肠病的中医治疗》、《金匮要略浅识》(合作)等,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著述近100万字。


第二节 阳明病串解


作者:李克绍

主审:曲夷 编辑:温雅

一、阳明和阳明病

阳而曰明,就是阳气极盛的意思,所以阳明也称盛阳。结合到人体脏腑具体功能来说,唯有胃肠消化道能腐熟水谷,化生荣卫,热能最大,所以生理上的阳明,实际是指的胃家。

胃家,即整个消化道。它不但肩负着腐熟水谷的消化作用,而且也肩负着排泄粪便的传导作用。在健康情况下,热能正常,消化正常,传导也正常,便没有症状出现,但受邪后就不同了,盛阳感邪,其热愈炽,热炽于里,蒸发于外,就会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影响传导就必宿食、粪便留滞,形成“胃家实”。前者是阳明病的外证表现,后者是阳明病内在的实际情形。

二、阳明病的类型与治疗

阳明病因传导失职会形成里实,因邪热炽盛会形成里热,因此阳明病的特点就是既热且实。但是由于里实的程度不尽相同,里热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这就使阳明病在临床上能表现为许多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可划分为两种:一是偏重于里实的,主要是宿食、粪便留滞在肠胃之中,腹满、便秘是主症,现在都习惯称之为腑证;一是偏重于里热的,主要是无形之热亢盛于躯壳之里,身热、自汗是主症,现在都习惯称之为经证。先分述如下。

(一)阳明腑证的分类与治疗:阳明腑证,就是《伤寒论》中所说的“胃家实”。它的形成,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有在未病之先,就津液素亏,感邪后未经任何治疗,即大便不行的,叫做太阳阳明;有病后治疗不当,津液耗伤,以致大肠干燥,大便不行的,叫做少阳阳明;有里阳素盛,感邪后又与肠胃中宿食、粪便相结的,叫做正阳阳明。前二者是津亏里实,不是热;后者是热盛里实,关键是里实又加里热。由此可见。腑证的本身,又可因有热或无热,大实或小实,再次分为不同的类型。

1、太阳阳明的症治太阳阳明的形成,有两种情况:①其人津素亏,感邪后,津液的调节,相形见绌,就导致肠道更形干燥,大便不行,此种患者,寸口脉必浮而兼芤。浮表示阳有余,芤表示阴不足,以有余之阳,消烁其不足之阴,津液内竭,大便即硬。②其人胃气素强。胃强就能化湿,小便必利。胃强则脾受其制约,不能摄持津液以滋润大肠,却任其下趋膀胱,大便就会硬而不行。此种患者,趺阳脉必浮而兼涩,浮即表示胃气亢进,涩即表示津液由小便丧失。

前者是脾无津液输布而穷约;后者是脾受胃的制约,有津液也不能输布。所以太阳阳明,也就是脾约证。

脾约证有一特点,即其人并无热邪内结,不过由于津液不继而便秘,所以即使多日不大便,也无所苦。当润肠通便,用麻子仁丸。

2、少阳阳明的证治少阳阳明,是指病人经过发汗或利小便等治疗以后,津液耗伤,肠道干燥,因而出现里实、内烦、大便难等阳明症而言。“少阳”是阳明腑证中的一个词,并不是专指少阳病误治后形成的阳明病。其兼内烦的,治法与正阳阳明相同。内无烦热,仅仅是排便困难的,可用导法---即灌肠法,促其排便。

少阳阳明大便难的形成,和脾约一样,都是由于津液不足,但是两者的病机不同。脾约证是津液素亏,少阳阳明的大便难是津液由耗伤而亏。津液素亏的,脉或芤或涩,而治疗伤津的,只是暂时性津液不继,脉非但不芤不涩,而且也不浮。因此在症状上,二者同样是无所苦,但是脉芤脉涩的,必须用润肠药,不能等待其自欲大便,而后者则可待其自欲大便时,临时导而通之。

3、正阳阳明的证治正阳阳明,是宿食、燥粪与热邪相结。它不是无所苦,而是兼有腹满、腹痛、潮热、心烦、谵语等症。所以正阳阳明比脾约、大便难为重,也可以说是最典型的胃家实。

胃家实的同时,又兼有腹满、腹痛、潮热等症状,这说明不仅仅是内实,也是内热。这就不是单纯用润法或导法排出大便就能取效的,必须在通便的同时,又要泻热,才最为理想。这就必须改用攻下法。

下法是为肠胃中的实热开了一下出之路。但是由于热的程度不同,实的程度也不同,所以方剂也应有缓下、峻下的区别。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就是根据这一情况制定出来的不同方剂。下面把三方的作用和适应症,概括起来介绍如下。

(一)调胃承气汤的运用:调胃承气汤,有芒硝涤热,大黄去滞,甘草和胃,无枳实、厚朴等气分药,是和胃缓泻剂,所以适用于里虽有热,但不甚实,虽有结滞,大便却不甚坚硬的患者。例如患者大便不算硬,但却心烦或谵语,说明是阳明有热,就应以本方和胃泄热。又如发汗后出现蒸蒸发热者,或用吐法后出现腹胀满者,一是里热外蒸,一是胃燥失降,但都不至于因汗法或吐法而致成大便硬,因此都当用本方。一以釜下抽薪,一以和胃降气。

(二)小承气汤的运用:小承气汤比调胃承气汤多枳、朴,无芒硝、甘草。其涤热之力,次于调胃承气汤和大承气汤,通便之力,优于调胃承气汤,加大用量。则接近于大承气汤,所以适用于里热不甚而大便已硬者。例如凡出现谵语或心烦,是阳明里热,同时又大便已硬者,用本方。又如宿食内结,心下烦躁、硬满,是结在胃而不在大肠,只可和胃,不可峻攻,也用本方。又如腹大满不通,本当用大承气汤,但其热未潮,或虽已潮热,而同时又有大承气汤的禁忌脉,如脉弱、脉滑而疾等,都应以小承气汤代之。

此外还有的在服大承气汤泻下之后,大便不久又硬的,但其量必少。这样就不需要大承气汤峻攻,亦可改用本方,消除未尽之邪。

(三)大承气汤的运用:大承气汤是小承气汤加重了枳实、厚朴的用量,以气药为君,又加芒硝。其煎法又是后入大黄,使其气锐行速。因此它是峻下剂,应用于里热较甚而又大满大实的患者。其具体运用,有通便泄热和攻下燥屎两个方面。

1)通便泄热是在大便已经成硬,发热恶寒等表症已不存在,同时又兼见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又无脉弱、脉滑疾和阴津欲竭等弱点的情况下用之。其中最主要的两个症状是潮热和大便硬,凡大便硬而热不潮,是小承气汤症;热已潮而大便不硬,是调胃承气汤证,都不能用大承气汤。

2)攻下燥屎,燥屎是由宿食逐渐煎熬、积存而形成的异常干硬的粪块。它不同于一般的大便硬,燥屎常滞留于肠道折叠处,或受阻于溃疡、斑痕、憩室。大小多少不等,顽固难下,有时虽然腹泻,燥屎亦不下行,所以极易形成肠梗阻,是阳明病中极为严重的病变。燥屎在临床上常能出现这样一些情况:①患者丝毫不能进食,甚至嗅到臭味,即不能耐受,这是屎气上熏所致。②阵发性绕脐剧痛,这是肠欲传导而燥屎不动。③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乍难时兼有喘促、昏冒、不能安卧等症状,其乍易是未结者旁流时出,不等于梗阻消失;其大便乍难,才是肠梗阻的真实情况。四是燥屎内结,再兼有目睛不和,视觉昏花,是自身中毒;身热汗多,是即将脱水;发汗之后,腹更满更痛,是无水舟停。这些都是更为严重的急下证。

凡燥屎证,都顽固难下,攻燥屎,又多是为了抢救,因此不能象下硬便那样从容不迫,只要确诊是燥屎,即使不兼有潮热,也要用大承气汤。

(二)阳明经证的治疗经证和腑证相比,腑证是有形之里实,经证是无形之里热。腑证可以直指为胃家实,而经证非但不能说成是胃家实,也不能局限为胃家热,而只能泛指为里热。由于里热外蒸,能表里俱热,所以在《伤寒论》中本来叫做三阳合病。但是表热来自里热,阳明主里,又是盛阳,因此后世注家把这一类型,叫做阳明经证,比起三阳合病这一名称,更为恰当。

阳明经证既然是里热炽盛,脉必洪大有力,或浮而滑大;里热外蒸,必表里俱热,身热汗出,热盛神昏,也能出现谵语,当用清法,宜选用白虎汤。有热炽伤津,口干舌燥,大渴欲饮的,当兼养津液,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三、阳明中风和中寒

阳明经证和腑证,都是已经定型的阳明病。当经证和腑证尚未定型之前,又往往能有一段既不同于腑证,又不同于经证的发展过程。所以必具有阳明里证的初步症状,如口苦、咽干、腹满、微喘等,和表证的残留症状,如发热、恶寒、脉浮等。这一过程,是以化热化燥的面目发展着,属于阳邪,所以《伤寒论》中称之为阳明中风。

阳明中风,从一开始就以化热化燥的面目进行着,这就和能明显分出表里症状的并病不同,不能采取先汗后下法。也与一经为主。同时波及别经的合病不同,不能分清哪是主,哪是次。这就必须清里透表,表里兼顾。古方用栀子豉汤,近代用防风通圣散、三黄石膏汤之类。这实际属于后世温病的范畴。

兹举201条“阳明病,脉浮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为例,说明阳明中风的发展过程。

脉浮而紧,紧是敛束,是向内。进一步身热变为潮热,浮紧也必变为沉实。同时腹微满称为腹满,微喘至于“而喘”,口苦咽干演变为“渴”,就定型为腑证。脉但浮者,浮是向外,无汗变为盗汗,进一步变为自汗,身热变为大热,浮脉也必变为洪大,这就定型为经证。

阳明病在形成腑证或经证的过程中。其化热化燥的迟速,和最后所能达到的里实里热的程度,取决于患者胃阳本身的盛衰。胃阳素盛者,是直线向前转化,这就是前面所讲的阳明中风。有些胃阳不足的患者,就化热迟缓,化燥费力,其结果也是出现一些极不典型的症状。这些就叫阳明中寒。例如:①大便不能成硬,却溏硬混杂而成“固瘕“。②蒸不出汗来,却身痒如虫行皮中。③虽亦腹满,却燥气不足,湿气有余,热与湿合,欲作谷疸。④甚至胃寒生浊,食谷欲呕。⑤或阳气时盛时衰,水气时上时下。或呕而咳,或不呕不咳;时而手足厥、头痛,时而手足不厥、头不痛,也可能阳气积渐而盛,驱逐阴邪,狂汗而解。

以上诸证,都是胃阳素虚,燥气不足,并且有的已接近于太阴证,只是尚未出现吐利,所以仍算作阳明病。这些病不但忌清忌下甚至应当温阳化湿,温胃祛寒。《伤寒论》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些症状,目的是让人们认识到:无论哪一经症状,既有其有余的一方面,也要注意其不足的一方面,这样才能学得更好,但究其实际,这些应属于杂病的范畴。

四、阳明病的兼证、夹证、变证

阳明病除自发者外,都是由别经转属而来,因此多兼有它经的症状。又因患者或素有宿疾、某些脏器素有弱点,在里热的情况下,又能出现不同的夹证和变证。如:

(一)兼证:阳明病,从太阳病转属而来,能兼有恶寒、发热、身疼痛等太阳表证。古法还不会表里两解,都是先解表后攻里,有汗用桂枝汤,无汗用麻黄汤。

病由少阳转属阳明,少阳之邪未尽,兼有胁下痞硬的,用小柴胡汤先解少阳之邪,少阳解后,根据情况,再治阳明。痞硬不在胁下而在心下的,改用大柴胡汤。

(二)夹证阳明主里热,太阴主里湿,湿郁热蒸,就构成了发黄的条件。所以发黄证,是阳明兼太阴,是里热夹湿证。

发黄的条件既然是热与湿合,所以它的病机必是无汗而同时又小便不利。因为如果有汗,则热有出路,小便自利,则湿有出路,有热无湿,或有湿无热,都不能发黄。只有既湿又热才可能发黄。

发黄仅凭湿热,还是不够的,要一定发起黄来,还必须湿热阻遏了胆汁的正常输泄,以致凌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才能发黄。这在《金匮要略·黄疸篇》中叫做“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又因胆液受到阻遏时,往往会出现心中懊恼或热痛这一症状,所以论中又说“心中懊恼者必发黄”柯韵伯把发黄的这一病机,总结为“无汗、小便不利,是发黄之源,心中懊恼是发黄之兆”非常恰当。

发黄既然是湿热郁结后的变证,所以治疗原则就必须清热、利湿。但是重点不同,方剂就要有针对性:重点在于小便不利的,其腹必满,至少也是微满。里热重于表热,就会渴饮水浆,小便赤涩,或郁热上蒸,但头汗出,当利湿泄热,茵陈篙汤主之。重点在于无汗的,腹满多不显著,亦不至于渴饮水浆,而身热则比较突出,当利湿散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又有介于二者之间,表里分不出主次的,当利湿清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又有里热夹湿,不影响胆汁的输泄,不懊恼,也不发黄,却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赤涩不利、舌赤苔黄腻的,这是湿热充斥表里三焦。在这种情况下,退热不在发汗,而在利小便,当以猪苓汤主之。

(三)变证阳明的经脉,起于鼻,环口唇。所以在脉浮发热的同时,如果又有口干、鼻燥,或但欲漱水,不欲咽等症时,便说明是热在阳明的经络,在血分,不在气分,是将要出现鼻衄的特征,这是阳明病的变证。

治阳明之衄和治太阳之衄不同。太阳之衄,是由于表邪郁闭,解表就能止衄,所以应当发汗。而阳明之衄,是由于血热,凉血才能止衄。后世的犀角地黄汤,可以补足这一证治。

里热之在血分者,除能上行致衄外,还能影响子宫而前阴下血。子宫本名血室,所以热入血分,最容易影响子宫。子宫血热妄行,便会下血;热从血室随冲脉上冲,又能但头汗出,肝主藏血,凡血热上冲,肝脏必实,肝实又能谵语。这样就当针刺泻肝的幕穴期门,使经络疏通,子宫之热能上行外散,就会濈然汗出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