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话杂钞(三七)

 江山携手 2015-10-13

  某君佛语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一花一世界》(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296.):

  某君耽内典,一龛香火,日礼华严。其室外榜一联曰:

  一花一世界
  三藐三菩提

可谓天衣无缝。

  何绍基等题海山仙馆图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海山仙馆图》(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296.):

  暇日偶检敝笥,得潘德畲都转《海山仙馆图》,并有跋云:

  荷花深处,扁舟抵绿水楼台
  荔子阴中,曲径走红尘车骑

图中为一山,层峦以下,松桧郁森,石磴百盘,拾级可上。闻此山本一土阜,当建园时,相度地势,运石担土,期年而成。俯临大池,广约百亩。其水直通珠江,足以泛舟。有舟曰“苏舫”,题额曰:“这苏舫呵”。何子贞太史题联云:

  无奈荔枝何,前度来迟今太早
  又从苏舫去,主人不饮客常醺

正面一堂极广,左右缭以廊庑。距常数十武,一台峙水中,每奏歌则音出水面,由堂而西,接以小桥,为凉榭,轩窗四开,一望空碧,夏时荔荷最繁。有联曰:

  荷花世界
  荔子光阴

东有白塔,高五级,悉白石所砌。西北一带,曲廊洞房,复十余处,有曰“鹿洞”,豢鹿数头,复仿都中骡车,制为数事,来往园中。主人以豪侈好客名一时,凡城中大吏显绅,及四方知名士,投刺园者,咸款接有加礼,故丝竹文酒之会,殆无虚夕。其中楹联,美不胜收,录其尤者:

  池馆偶陶情,看此时碧水栏边,那个可人,胜似莲花颜色
  乡园重涉趣,悔昔日红尘骑上,几番过客,虚抛荔子光阴

出联系园主人悼亡之作,对联以从都门改官归也。今上斜街番禺旧馆,本都转宅,出都时捐为邑馆者。留题者数十联,皆当时巨公。最佳者,翁祖庚同书联,云:

  珊馆迥凌霄,问主人近况何如,刚逢官韵写成,丛书刊定
  珠江重泛月,偕词客清游莅止,最好藕花香处,荔子红时

  陶观察题昭关观音堂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江木天诗》(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298.):

  《扬子江白话报》杜木天,指摘是非,为官场隐妒已久。四月初二日,有常镇道陶公子与英人劳些争妓交涉一案,陶观察误听谗言,罗织及杜,付之法吏。各省军界学界,无不为杜诉冤。然陶已电达督抚,无可营救。承审官丹徒县郭令,极保护之。故杜在悔过所中,饮食起居,皆按文明狱制。日本留学界遍发传单,陶亦微闻其事,因书一联,悬于昭关之观音堂上,文云:

  有感斯通,慈悲洒遍杨枝露
  无微不至,悔悟难期杜木天

杜闻是联,作诗二首,上之于陶,陶大知名人士称善,即函诘郭大令,二诗是否杜作。郭传杜至,示以陶函,并慰藉之,谓己当力任平反也。杜诗及书录后:

  夫人得一言之誉,则曰“此知我也”,得人一言之毁,则曰“此仇我也”。噫!此真庸夫俗子浅见耳。夫誉者虚,毁者实,毁之愈深,期望之愈殷,欲求其人之才能为济世之用,故毁者之深心,旁观者每每不能窥测,是以雷霆雨露,皆造化之默运。吾于公有感于斯,率成二绝,寄政钧座。

  昨日迅雷闻霹雳,今朝甘雨酿和风。可知多少闲花木,解箨萌芽感化工。
  南岳钟英现佛身,大开世界救群生。慈悲我乞杨枝露,启悟迷途证夙因

  某人题李瑗发绣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绣发观音》(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299.):

  高邮王瑗,进士李炳旦妻。幼通经史,工书画,尤精发绣观音。尝为亲疾,发愿以绢素绣璎珞大士像,析一发为四,精细入神,不见针线迹。宛如绘画。观者叹为绝技。后年至大耋。有颂之者曰:

  父家为王相国,夫家为李相国,高山深林,必蓄非常之宝
  书法则卫夫人,画法则管夫人,闲情逸致,应发大耋之年

一时传为盛事。

  某人赠妓女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赠妓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299.):

  有不甚通晓文义者,见人作赠妓联,亦效之。妓名金花。联曰:

  金曰可挥,何妨似土
  花如可折,莫待无枝

  梁小槎挽徐廷烺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梁小槎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299.):

  徐秋崖孝廉(廷烺)于会试场中得病,十四日而没于邸舍。时令嗣访斋亦以会试随侍京寓。封翁来若先生,年八十,犹在堂也。梁小槎比部挽以联云:

  十四日病莫能兴,幸乔梓相依,属纩尚能亲含玉
  三千里没而犹视,病桑榆垂暮,倚阁犹自盼泥金

  某官挽苏绎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挽苏子斋》(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0.):

  浙中苏子斋(绎),由翰林改官侍御,以公过镌级,捐复刑部副郎,转正郎,出守山西朔平。以忧归,起复,守山东青州,卒于官。有素交官于广东省者,闻其讣,痛之,寄联挽之云:

  誉美西清,望重西台,又威肃西曹,出治懋勋猷,两省春风思太守
  耗传东浙,心伤东鲁,奈身羁东粤,招魂长叹息,一江秋水哭先生

  鲍桂星自挽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觉生自挽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0.):

  鲍觉生先生(桂星),才气冠时,徒以傲兀凌人,为世所嫉。临终,自撰挽联云:

  功名事业文章,他生未卜
  嬉笑悲歌怒骂,到此皆休

遗命悬于灵几之前,则仍是本色语也。

  梁山舟挽妻联,同乡绅士挽梁山舟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山舟挽妻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0.):

  山舟学士,与其德配汪恭人,俱享大年。恭人长学士一岁,先学士二年卒,学士挽联云:

  一百年弹指光阴,天胡靳此
  九十载齐眉夫妇,我独何堪

逾二年,学士始卒,年九十三。没前数日,手书讣稿,遗命不治丧,不刻行状。同里绅士挽联云:

  朵殿奉丝纶,四百纸述事记言,史馆犹传大手笔
  明湖思俎豆,九十载清风俭德,邦人长想古衣冠

  梁山舟挽吴显德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梁山舟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1.):

  平湖吴台卿(显德),松圃协揆之犹子,山舟学士之甥也。幼聪敏。年十六,受知于朱文正公,补博士弟子员,才藻冠时,谓取青紫如拾芥矣。乃十上乡,未离席帽,郁郁不得志,遂遁而学仙,日从事乩鸾,叩长生之术。年未四十,以瘵卒。太夫人犹在堂也。学士挽联云:

  天道何知,不许阿弥留李贺
  神仙安在,翻教老泪哭羊昙

读之令人酸鼻。

  陈浩挽吴嗣富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挽吴湛山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1.):

  昌平陈紫澜宫詹(浩),与钱塘陈勾山太仆(北仑)并负重名,时有南北二陈之目。宫詹有挽吴湛山中丞(嗣富)联云:

  使节转闽疆,旧雨追思,鄂渚兰言如昨梦
  耆英推洛社,生刍遥奠,谢庭玉树总层霄

中丞为香亭侍郎之父,与宫詹为挚好,此联姜婉动人,写作双美。侍郎为裁截成卷,遍征同人题识。新建曾文恪公、仁和胡文恪公、富阳董文恭公及吴白华、褚筠心(廷璋)、陆贾彤(叔墀)、谢蕴山(启昂)诸公皆有跋。以一联而集成巨观,蔚为墨宝,宜中丞之孙红生舍人(葆晋)珍秘若球璧矣。

  某倅春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毕秋帆之赏识》(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1.):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此春联之鼻祖也。后世遂延用之。皆秋帆中丞督黔时,元旦出谒客,过一委巷,见一家贴春联曰:

  阶馥舒梅素
  盘花卷烛红

皆讶曰:此唐太宗守岁诗,非浏览群籍者,不能知也。叩其主人,则候补某倅也。翌日传见,与语,大悦,立畀以优差。

  乾隆御制联(十七首)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裕陵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2.):

  裕陵四次南巡,臣公奏编盛典百二十卷,内有御制诗文杂作三十二卷,美富莫名。敬录联语若干于后:

  金山寺云:

  甘露常流功德海
  香云遥映普陀山

  虎邱行宫云:

  风声满径竹铿尔
  春气入林花翳如

  邓尉寺云:

  万顷湖光分来功德水
  千重花影胜入旃檀林

  江宁行宫云:

  风物江山艳阳候
  人文都会太平时

  禹陵云:

  绩奥九州垂万世
  统承五帝首三王

  苏州行宫云:

  气清松竹有余韵
  雨足湖山是处佳

  灵岩山行宫云:

  三春烟景染新藻
  万顷湖光开远襟

  紫泉行宫云:

  涧筑松涛相问答
  峰容波态总氤氲

  又

  松阴真是盖
  鹤迹自成书

  思贤村行宫云:

  才闻善事心先喜
  每见奇书手自钞

  庭饶芳毯铺生意
  座有芸编结古欢

  太平庄行宫云:

  生机对物观其妙
  义府因心护所宁

  天宁寺行宫云:

  树将暖旭轻笼牖
  花与香风并入帘

  金山行宫云:

  江澄万顷净如练
  峰峙一拳高入云

  又

  泉冷石为瘦
  峰高树与遥

  穹窿山云:

  太湖万顷在襟袖
  穹窿亿丈凌星辰

  栖霞受翠楼云:

  众花胜处松千尺
  群鸟喧时鹤一声

  岳钟琪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岳家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3.):

  岳大将军成都府第门联,书云:

  金陀世系存南宋
  铁券家声壮本朝

  钱名世赠王文简春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柱帖遇合》(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3.):

  诗之遇合,有得知于柱帖者。钱侍讲名世未遇时,留滞京邸,岁除,几无以为生。时新城王文简官刑部尚书,素好士,钱不得已,以春贴子干之云:

  尚书天北斗
  司寇鲁东家

文简大契之,周恤甚至,并为延誉。钱不久遂登上第。

  严心萱自撰堂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稀而尤稀》(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4.):

  严恪字心萱,文靖公之父也。文靖已晋尚书,而封君犹健在,堂中悬一联云:

  有子万事足,我子作尚书,足而又足
  七十古来称,我年近大耋,稀之尤稀

相传封君八十余,犹多侍妾,文靖忧之。既请告归,寒暑昼夜,必与封君同寝处。封君屡因所亲,属为异室,文靖不从也。

  寒灰按:此联前曾另见,文字稍有异同,今并录之。

  鲍皋题扬州盐署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以诗对书》(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0.):

  乾隆间,丹徒鲍山人皋旅居维扬,时博陵尹少宰会一,以前巡抚视鹾邗上。方抵任,商人浼山人为厅事柱联,山人书十六字云:

  淮海维扬,贡金三品
  文武吉甫,为宪万邦

少宰一见,叹赏不绝,知为山人所作,遂延入为上客。山人一生温饱,皆十六字之力也。

  宋芷湾酬伊秉绶联(二首)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南北东西》(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5.):

  伊墨卿先生守惠州时,宋芷湾太史来谒。时太史一少年孝廉,先生耳其才名,厚礼之,席间嘱其赠联,而限以“南北东西”四字。太史即口诵云:

  南海有人瞻北斗
  东坡此地即西湖

先生激赏之,复请其撰丰湖书院长联,太史亦援笔立就,云:

  万间广厦庇来新,问秀才老屋深灯,他日几逢贤太守
  百顷澄湖平似掌,愿后学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

  纪筠寿阿文成公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死生二字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5.):

  阿文成公生日,辇下诸公以诗为寿,公必欲用“死生”二字。相传纪晓岚尚书一联云:

  丹心直得军前死
  白发新从战后生

  奇丽川自撰斋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戎马书生》(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6.):

  奇丽川中丞,起家幕府,尝随片西域日,驰骋于蛮烟瘴雨之中,后刻“戎马书生”小印,纪其实也。斋中有一联云:

  上马杀贼,下马作露布
  左手持螯,右手持酒杯

其豪其雅,可想而知。

  郑板桥三绝联,汪衡甫挽汤贻汾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三绝两对》(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6.):

  郑板桥宰潍县时,尝自写

  三绝诗书画

一联,嘱僚友属对,无一佳者。一日,忽得

  一官归去来

五字,大喜,书之。未几解任去。汤贞愍公贻汾殉节白门后,汪衡甫方伯挽以联云:

  孤忠祖父子
  三绝画书诗

贞愍三绝,世多知之。其祖大奎、父荀业,及身三代,皆以忠节死王事,世多不知。方伯此联,可谓天造地设,古今无第二人足当此联者矣。

  吴文衡自撰春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吴可权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6.):

  某友言三台诸生吴可树文衡,多才艺,以劳殁。某岁首书门联云:

  事冗书将零碎读
  时来花自整齐开

  西湖船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西湖船》(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7.):

  西湖船联云:

  五十里光景无边,开口问西湖,可能都变作尊中绿酒
  七百年风流未歇,从头数南渡,几曾见销尽窝里黄金

  育婴堂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婴堂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7.):

  夫非尽人之子与,从皇古洄溯宗支,大抵形骸一脉共
  是亦穷民无告者,忍若辈颠连呼吸,自家儿女两般看

  新都节孝总坊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节孝坊》(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7.):

  惜无三代采风诗,叶行露柏舟,同登四始
  可当一部列女传,与磨笄化石,并峙千秋

  佚名题孤山联、某名士挽林太守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孤山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7.):

  杭州孤山,即林逋栖隐处也。国朝鼎革,有林典史者,不为我屈,奉旨赐谥,并在孤山建有专祠。或题联曰:

  大节媲阎公,取义成仁,国史于今尊县尉
  忠魂依处士,补梅招鹤,孤山终古属君家

下联颇妙。近年杭府林太守没于任所,阖郡人士设奠孤山,有某名士题联,曰:

  树谷一年,树木一年,树人百年,两浙无两
  处士千古,少尉千古,太守千古,孤山不孤

下半联即用林处士及林典史两人事。故不但确切,抑且浑成。语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此之谓也。

  佚名题李广楼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李广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8.):

  卢龙为永平首邑,县署有李广楼,祀将军木主。楼不甚高,杂树环之,树缺处露危城一角。其下纵横菜圃,每当夕阳欲下,鸣鸟啁啾,殊多野趣。楹联则苦无佳者,只一联云:

  遗迹剩卢龙,滦水平山,想曩时结发从戎,争传飞将
  残年射猛虎,短衣匹马,动异代执鞭欣慕,何必封侯

  何绍基赠某君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何子贞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8.):

  何子贞太史绍基,与粤东某君最相善。某君家有园林之胜,多植荔支,太史曾再主其家,而未得啖也。太史至,某君必扫榻俟之;某君出,则嘱其姬人日制精馔劝加餐焉。太史临去,赠联云:

  无奈荔支何,前度来迟今又早
  莫如桃叶好,主人虽去我犹留

  何绍基酬郭松林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戒之在得》(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9.):

  河南提督郭子美松林,尝慕太史书名,以联纸乞书。太史傲而不应。郭立送千金,受之,书五字联云:

  古今双子美
  先后两汾阳

可谓前倨而后恭矣。孔子曰“戒之在得”,太史当愧斯言。

  顾紫珊等撰苏州湖南会馆戏台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湖南会馆戏台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9.):

  昆剧所演于叔夜、莫素辉相见之西楼,在今苏州府治。湖南会馆即其故址,故戏台榜一联云:

  南部新张洞庭乐
  西楼犹唱楚江情

上句为顾方伯紫珊所拟。方伯曾为宁绍道台,以词名著,有《眉缘盦集》。

  骆秉章自挽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骆文忠联》(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09.):

  骆文忠公将薨前数日,自撰联云:

  十载忝清班,由翰詹科道而转京卿,奉使遍齐州、汴州、吴州,回首宦途如梦幻
  廿年膺外任,历鄙黔滇湘以莅巴蜀,督师平石逆、李逆、蔡逆,殚心戎务识时艰

  杨重雅题成都试院联

  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成都试院》(大东书局1925年印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5年1月第1版,P.310.):

  成都府试十六州县童子,向假贡院。德兴杨庆伯侍郎重雅知府事时,始于贡院旁,相地创建试院,手题联云:

  我生与永叔同乡,衡鉴无私,得士亟求如轼辙
  此地是升庵故里,仪型未远,论文何必溯渊云

    只重排格式,未校对文字。 ——恶人谷珠楼注


 作者:冯天亮 录校:寒灰心事 原载:品味+品位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