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宝宝缺铁性贫血 应该怎么补?

 木云三君 2015-10-14

周女士的孩子小智刚刚上幼儿中班。最近幼儿园的老师打电话给周女士,说不知道怎么了,小智最近看上去有点疲倦,精神不是很好,做游戏的时候,刚一会就说自己累了,还有几次和老师反映说自己有头晕的症状。

虽然都做了适当的护理措施,但幼儿园老师还是建议周女士,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周女士想起小智在上小班的时候进行过一次体检,医生说小智有点轻微的贫血,当时她没有太在意,现在想着不会是贫血严重了?

周女士没有耽搁,第二天就带小智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印证了她的猜测,小智的贫血果然比上小班的时候严重了,检查结果是缺铁性贫血。

8821914_114227012000_2_meitu_8.jpg

最常见的贫血: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又被称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均可以导致机体内铁的需求和供给失去平衡,对铁需求大于铁的供应,就会导致体内贮存的铁耗尽,继而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该病的临床表现应该说是比较复杂的,可以从下面三个部分来观察:

1、缺铁原发病表现

此类表现是由于原发病导致缺铁性贫血,进而再表现出症状。诸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以及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和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导致的消瘦以及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这些情况都不同于一般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一定要注意原发病的治疗。

2、贫血表现

缺铁性贫血患者平时可能表现出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的症状。此外,食欲差、肤色苍白、甚至心悸、气短、心率增快的情况也可能出现。

3、组织缺铁表现

可能表现出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等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也可能像文中的小智一样,出现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的情况。相比之下,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水平相对较低。此外,该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口腔炎、舌炎、吞咽困难,以及发生在毛发、皮肤、指(趾)甲等方面的缺铁表现。总而言之,表现可谓多样。

补铁2.jpg

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三大原因

铁元素的供需失衡、铁元素吸收障碍、铁元素丢失过多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三大原因,下面让我们逐个来看:

1、铁元素供需失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女性身上。对于婴幼儿而言,对铁元素的需求量随着生长发育而增加,如果家长没有及时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就容易造成缺铁的情况发生。对于青少年而言,缺铁更多的是由于偏食造成的。此外,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期时,需铁量也会随之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也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2、铁元素吸收障碍:该情况常见于经过胃切除术的患者,因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使得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进而使铁吸收减少。此外,胃肠道功能紊乱也是导致吸收障碍的一大原因,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氏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3.铁元素丢失过多:像慢性胃肠道失血、月经量过多、咯血和肺泡出血、血红蛋白尿等情况都可以造成慢性且长期的铁元素丢失,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和补充,就可以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饮食补血:注意这五点

1、注意添加含铁量高的食物

平时要注意补铁,宝宝除了吃母乳或牛奶,还可以补充蛋类、油菜、荠菜等蔬菜类,以及动物肝脏和血液等含铁量较高的食品。

2、盲目补铁不可取 效果要看吸收率

补铁关键还是看最后能吸收多少,吸收率低,即使食物中的铁含量很高,补铁的效果也不行。食物中的铁有血红素铁和无机铁两种存在形式,前者好吸收,后者难吸收。动物肝脏、血液、畜禽肉、鱼肉和蛋黄中所含的是容易吸收的血红素铁,补铁效果很好。蔬菜中的铁和奶类中的铁属于无机铁。吸收率相对较低,补铁效果并不理想。

3、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宝宝长到6个月,母乳和牛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了,必须给宝宝逐渐添加鸡蛋、瘦肉末、肝泥、鱼肉茸、动物血等辅食。另外,6个月后的宝宝应该食用蔬菜,叶菜类。蔬菜用开水焯一下,去除草酸更有利于铁的吸收。

补铁3.jpg

4、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在补充铁的同时,给宝宝多吃猕猴桃、鲜枣、柑橘等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可以提高铁的吸收率。

5、烹调方法有讲究

有研究发现,发酵食品中的铁比较容易吸收,因此,馒头、发糕、面包等更适合宝宝吃。

责任审稿:健康科普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